收藏 分享(赏)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四十四 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岳麓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6101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四十四 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四十四 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四十四 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四十四 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岳麓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四十四 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岳麓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四十四 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岳麓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四十四 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岳麓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核心素养测评四十四 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不再出现新盖的祠堂;以祠堂为中心的各种活动日益式微,共同祖产由子孙瓜分变卖的事也渐渐增多。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推动了地方政制变革B.农村经济出现了根本变化C.民主观念渗透到基层生活D.传统的宗法关系彻底瓦解【解析】选C。“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不再出现新盖的祠堂;以祠堂为中心的各种活动日益式微”,说明辛亥革命冲击了传统的宗法观念,民主观念渗透到农村基层生活中,故C正确;材料信息与地方政制变革无关,排除A ;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农村经济的变化,排除B;D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

2、除。2.(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19世纪中期开始,追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20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一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B.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C.新文化运动的洗礼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解析】选A。梁启超本来是学习西方,到20世纪初却对西方文明“失望”,联系时间,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3.(2020成都模拟)从1894年,孙中山在建立兴中会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宗旨;到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这反映出孙中山()A.改变了社会变革

3、手段B.近代民族观念的根本变化C.革命目标的巨大进步D.丰富了近代民族国家构想【解析】选C。从1894年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到1905年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不难看出后者的革命目标增加了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重新分配土地财富的内容,故选C;据所学可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坚持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挽救中国,其革命手段没有改变,排除A;“根本变化”说法有误,排除B;从1894年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到1905年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可知,孙中山关于民族国家的构想没有变化,排除D。4.(2020长沙模拟)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

4、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 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 ()A.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C.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D.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解析】选C。据题干信息“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说明孙中山认识到联合工农的必要性,因而内涵进一步丰富。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故A错;革命指导思想从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是改变,但不是根本改变,故B错;D答非所问,故排除。5.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提到“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

5、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据此可知()A.民生主义关注工农B.土地革命深入人心C.社会主义大行其道D.国共两党纲领一致【解析】选A。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中蕴含着关注、改善工人、农民生活,故选A;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实施的,排除B;孙中山的纲领是资产阶级的纲领,不是社会主义,排除C;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但是纲领不一致,排除D。6.(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20世纪20年代,在吸取革命屡次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基于这一认识,他进行的努力是()A.寻求共产国际帮助B.发动护法运动 C.重新

6、解释三民主义D.创立黄埔军校【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看,孙中山认识到了唤起民众的重要性,四个选项中,“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主张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旨在唤起民众,故选C;寻求共产国际帮助与唤起民众无关,排除A;护法运动发生在20世纪初期,是孙中山革命失败的教训之一,排除B;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唤起民众关系不大,排除D。7.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指出:“共产主义者在现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毛泽东的主张()A.回归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B.利于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C.消除了国共两党的思想分歧D.标志着毛泽

7、东思想的成熟【解析】选B。根据材料“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可知,毛泽东主张全面抗战时期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可以并存与合作,这有利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故选B;二者是求同存异,并非是回归,排除A;国共两党的思想分歧始终存在,无法消除,排除C;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排除D。8.毛泽东的某部著作发表后,在沦陷区,日伪政权将其严行查禁;而在国统区,诸多国民党人围绕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步骤论等问题,对其发动围攻。这部著作应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论人民民主专政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新民主主义论【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这是抗日

8、战争时期发表的著作,而且该著作主要涉及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步骤论等问题,故为新民主主义论,故选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表于土地革命时期,故排除A。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故排除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于国民革命时期,故排除C。9.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A.都反映了社会现实B.各自具有片面性C.都是为了发展经济D.从根本上是对立的【解析】选A。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毛泽东和邓小平对

9、义利观认识的不同,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故A正确;各自具有片面性说法错误,故B错误;毛泽东的义利观是为了革命,故C错误;二者的观点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D错误。10.(2020珠海模拟)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讲话后,该报告一直未公开发表,1975年邓小平强调这篇报告“太重要”了,1976年12月26日,论十大关系在人民日报全文发表。在当时,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目的是()A.为改革开放进行思想动员 B.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彻底清算“文化大革命”时期错误 D.传递发展战略调整信息【解析】选D。为改革开放进行思想动员的主要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故A错误;当时

10、还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故B错误;论十大关系在人民日报上的发表,与“文化大革命”结束没有太大的关系,故C错误;论十大关系中的思想有很多与后来改革的思想相一致,因此发表的目的是释放一种战略调整的信号,故D正确。11.1979年 11月26日,邓小平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他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这些言论()A.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B.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C.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到关键时期提出的D.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尚未形

11、成科学的理论体系【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故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故B错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到关键时期”是指世纪之交,与题中“1979年”不符,故C错误;排除A、B、C,故选D。12.“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邓小平的讲话推动了()A.

1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B.深圳作为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标志的形成C.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解析】选C。邓小平的上述讲话是在1992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故A错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是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故B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故C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是在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一致探索中国的独立之路、富强之路、发展之路,正是由于社会各阶层的努力,中华

13、民族逐步觉醒、抗争、独立、走向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中国社会进入近代,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在西方各种思潮传入的影响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性因素,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性因素”同时“中国社会的特定的历史土壤从根本上限制、影响与规定着不同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格局”。摘编自孟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变迁的社会原因初探材料二毛泽东曾说:“事情很明显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如果忽视或者不认真研究俄国革命的经验,不认真研究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

14、设的经验,并且不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分析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经验那么,他就会或者陷入教条主义的错误,或者陷入修正主义的错误。”(1)依据材料一和近代中国社会背景,概括1840年后中国思想界发生变化的特点。(6分)(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6分)(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开创了怎样的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这些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有何共同特点?(13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得出思想近代化开始起步,由材料“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得出思想多元化,由材料“历史土壤从根本上限制、影响与规定着不同时

15、期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格局”得出传统思想的束缚,结合时代特征得出“救亡图存”的特点。第(2)题结合“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性因素,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性因素”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作答。第(3)题,第一问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方面分析作答;第二问结合“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有分析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经验”和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即可。答案:(1)特点:思想近代化开始起步;思想的多元化;传统思想的束缚;救亡图存。(6分,任答3点即可)(2)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西方思想的传

16、入;经世致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等。(6分,任答3点即可)(3)道路: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了中国经济腾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8分)特点:基于国情,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勇于创新;与时俱进,针对性强。(5分,答出两点即可)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

17、行妥协。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和民生主义,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方略,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革命设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应围绕“革命设想与实践”,从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共和国的实践及辛亥革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进行论证。答案:论题:资产阶级革命派自己葬送了革命成果。(2分)阐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设计了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但是,革命派的多数成员未认识到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重要性,认为推翻清政府即完成了革命任务;袁世凯掌权后走上复辟帝制的独裁道路并废除临时约法,袁世凯及北洋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新的代理人,资产阶级革命派向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妥协。所以,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暂时失败。(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