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22九色鹿_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5956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22九色鹿_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22九色鹿_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22九色鹿苏教版 像九色鹿这样生动形象而又通俗易懂的故事,学生最爱阅读。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懂得了故事的大意和蕴含的道理。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偏偏会在学生能自己读懂的地方翻来覆去地纠缠,所教的所问的及学生所答的,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废话。如此教学,教与不教、学与不学,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原地踏步,怎能不感到枯燥乏味?怎能不败坏学生的阅读口胃?难怪乎,学生自己读津津有味,而一上课便昏昏欲睡。盖因教学缺乏内在的“力量”,没有教给学生不知、不会、不能的东西,未能获得学习的“新鲜感”与“进步感”,就难以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一直倡导“三不教”:学生已经懂的不教,学生能自己读

2、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教。教的必须是学生自己读不懂的,自以为读懂实际上没有读懂的,以及学生读懂了却还不会用的,如此等等。教学的“力量”就在于促进学生进步的“指导力”。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种子的主动性、创造性,更要及时体现教师的示范性、指导性。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说一说”正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并适时阐明自己的理由。说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评判人物是非、鲜明人物形象的过程,也是引用故事情节的概述过程,更是选词用句的言语训练过程。一说多得,学生的能力在这自然的交谈中获得了长进。那个不肯开口的学生,在期

3、待中终于开口说出了自己不喜欢的种种理由;那些原本误读、误解文本的学生,在点评中获得了正确的解读。而教师对人物形象的简明准确的归纳,则进一步鲜明了人物的形象:善与恶、正与邪。这就体现了教学的意义。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未曾学过的东西。“读一读”在“忽悠”中揭示故事阅读要“想象”的方法,而故事的朗读要用“讲故事”的办法来读,则体现了“这一课”朗读教学的特质:故事的叙述语言要“讲”得自然;故事中的人物语言要“讲”得有声有色,合乎人物的角色和情境。这样的指导,及时纠正了学生朗读时惯有的“读书腔”,区分了故事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语言之间读法的差异。而这么一篇长文,段段都要教都要指导,时间不够,也没必要。教学就

4、是给学生指点方法、做个示范,而大量的实践则须学生在日常阅读中慢慢练习。因而选择了重点的第8自然段作为训练点,让学生真切地学到了两种读法,这就是长进!教学更要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写一写”这个板块的设计初衷是让学生在写中加深对文本事理的理解。以往教学中设计的是将国王“斥责、惩罚、下令”的内容,转述成国王的语言,而这次设计的是从调达这个反面角色来作忏悔、从国王这个配角来作惭愧的心里体验,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其角色体验训练更切合学生阅读的心理期待,因为像九色鹿这样几乎完美的人物形象可望而不可及,而调达、国王这样凡有错误的“常人”则比比皆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让学生比照九色鹿,进行角色体验,反思“常人”的不足与过错,写下忏悔或者惭愧的文字,既是一种事理的深刻理解,更是一种无痕的教化。而九色鹿这个佛经故事,用意正在于此!总而言之,三个板块的教学,简简单单,却又扎扎实实,回到了语文路上,又回到了儿童学习语文的路上,引着学生在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这些寻常而又饶有情趣的语文活动中,获得语文能力的生长和精神生活的丰满。语文,其实并不复杂;语文教学,其实并不太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