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21珍珠鸟_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5863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21珍珠鸟_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21珍珠鸟_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21珍珠鸟_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21珍珠鸟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一文,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 冯骥才先生精心结撰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情文并茂,寓理于事,值得我们品味鉴赏。而与此同时,珍珠鸟又是一篇略读课文。陈老师的教学平实、扎实,基本符合略读课的课型特点,教学较为成功。突出的特点有:一、 整合教学问题,问题设计提纲挈领,统领全文陈老师围绕“我是怎样对待珍珠鸟的,珍珠鸟对我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问题,让学生找出“我”照料与呵护珍珠鸟及珍珠鸟对“我”的感情发生变化的句子,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句子、关键段落进行学习,顺利地把握了文章

2、的主要内容,领悟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特别是其中的一个话题设计“我不管它。”是指“我”不管它,不管它,不管它,引着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接读。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体会到,这“不管它”背后隐含着的宽容与关爱,更是作者给予小珍珠鸟的自由,真正的自由。这一话题设计看似简简单单,但却是陈老师的匠心独具。二、激趣揭题,自然流畅,体察喜爱之情。陈老师在上课伊始,直接让学生读课题,再配合优美的语言文字介绍:“它,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还生着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让学生说说“珍珠鸟”这一名字的来历,学生非常感兴趣。继而追问,如果此时你有机会亲近它,摸摸它,会是怎么样的感觉?这样的导入顺理成章,

3、更是激起学生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三、延伸课外,拓展视野与思维,领悟美好境界在学完了课文以后,陈老师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与本课的主旨,巧妙地节选了沈石溪的保姆蟒片段,让学生阅读后说说读后的感受。这样,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蛇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四、关注插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新课标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大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图文结合,图文并茂。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对插图视而不见,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教学资源。陈老师在教学中关注插图,而且和课文教学有机结合。像“生意葱茏”等词语的理解借助了直观的插图,将抽象的含义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听了陈老

4、师的这节课,我忍不住翻看别人的听课记录,看一看其他的老师究竟是怎样上珍珠鸟这节课的。虽然我没能看到他们亲临课堂的风采,但从记录上却能看出他们不拘一格的设计思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点,就拿陈老师这节课来说,我觉得陈老师抓的重点词语很恰当,话题设计有效,不过缺少朗读,学生体会不深。教师应该更多地倾听学生发言,利用有效的生成资源,顺势引导学生更多地去发现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能够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朗读,肯定能做到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并能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和读者独特的体验,打动自己,感染他人,给学生更多发展的空间。诚然,对于一节课的看法,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仅是自己的一些浅见,加之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权当抛砖引玉,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