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老师,您好!1.看拼音,写汉字。(1)瞧,神奇的大自然又在bin zh()绚丽的彩虹。(2)那篇小说s()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它jn()透了爸爸的心血。听说那篇小说获奖了,爸爸的眼中yng()出幸福的泪水。2.读句子,给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朝(chozho)霞(jixi)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句谚语蕴(ynyn)含着劳(rolo)动人民的智慧。3.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项:钱,经费;颈的后部;用于分项目的事物。(1)鹅,鹅,鹅,曲项向天歌。()(2)近些年,我国环保方面的用项逐年增加。()(3)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4.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飞速()祝愿()崇
2、高()茁壮()蕴含()辛劳()5.本课中的许多词语可以组成对子,请你回忆课文内容填一填。昨天对()现实对()春晖对()悄悄地对()()对架起金桥()对地北天南1.把句子改为肯定句。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2.照样子,仿写一个赞美春天的感叹句。例: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1.本诗是一首饱含感情的诗歌,“老师,您好”饱含着怎样的感情?()(多选)A.饱含着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B.饱含着对老师美好事业的赞颂和对老师的良好祝愿C.饱含着作者长大后想成为一名老师的强烈愿望2.“,/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其中,“甘露”是指。(一)课内阅读用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3、。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每当看到,我就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老师,您好!1.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句子。2.画“”句中的“春晖”比喻,“朝霞”比喻(A.早晨的霞光B.老师的谆谆教诲)。在文中,下列词语又分别比喻什么?选一选。“春蚕”比喻(),“茁壮的新苗”比喻()。A.学生B.老师3.作者对老师有怎样的祝愿?请用“”画出来。你对老师又有怎样的祝愿呢?(二)课外阅读山沟里的师生情城里的张老师来山沟里支教了。张老师上第一节课时,班里的学生有坐着的,有趴着的,有把脚跷在凳子上的,有想发言不举手就嚷开了的没有良好的习惯怎么行?从此,张老师要求
4、学生们每天练习10分钟坐姿,她笑盈盈地说:“大家挺起胸来!女孩子要亭亭玉立,男孩子要坚韧挺拔,让老师看看谁最美!”她还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学生唱歌、画画儿,纠正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和字形的错误样样都一丝不苟。张老师来了半年,班级里的面貌今非昔比,孩子们都喜欢上了张老师。张老师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她和学生的笑声。一天早晨,几个孩子笑眯眯地送给张老师一大捧山菊花,一朵朵金黄色的山菊花怒放在枝头。一直拿着一个苹果沉默不语的小鹏突然大声说:“老师,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再也不打架了!这个苹果是给您吃的,可甜了!”张老师接过苹果,感觉很奇怪,原来苹果已经被咬了一小口,咬过的地方有一个发黄的牙印。张老师心
5、头一热很是感动,一定是小鹏咬了一口苹果,发现它很甜,所以就拿在手里很长时间,想送给老师吃。每当深夜,批改着山里娃们的作业,听着大山深处的鸟鸣声,张老师内心总是感觉很温暖,她已经爱上了这所山村小学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成语写下来。(1)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2)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2.孩子们为什么喜欢上张老师的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张老师帮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B.张老师很严厉,要求学生必须喜欢她的课C.张老师教他们唱歌、画画儿,纠正他们写字的笔顺、笔画和字形的错误3.小鹏为什么要把一个咬了一小口的苹果送给张老师?4.读了短文
6、,你觉得张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们常用诗句“”来赞美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填序号)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老师,您好!字词训练营1.(1)编织(2)塑浸涌2.zhoxiynlo3.(1)(2)(3)4.飞快祝福高尚强壮蕴藏辛苦5.今天理想朝霞轻轻地铺设大道古今中外句子闯关岛1.地北天南,每一项创造都蕴含着教师的辛劳。2.示例:啊,春天的景色多么美丽!重点突破吧1.AB2.笑语盈盈老师的心血阅读小长廊(一)1.真理和智慧编织理想的丝线鲜花在幸福地开放2.老师的关心和爱护BBA3.老师,您好!示例:我祝愿老师永远年轻美丽,身
7、体健康!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二)1.(1)亭亭玉立(2)一丝不苟2.AC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
8、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3.小鹏对老师充满感激之情,他咬了一口苹果,发现苹果很甜,就用甜苹果表达这种感情。4.略“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素养提升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