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5234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0页
《解析》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一、选择题(单选每空2分共60分)1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无丝分裂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可能发生B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C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D真核细胞都进行有丝分裂2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3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和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过

2、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C该免疫过程有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因此属于细胞免疫过程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反应,因为过程可迅速发生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5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

3、信号的形式传导6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7如果某人下丘脑严重受损,其身体的哪些指标可能发生异常()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组织液中的O2的含量 甲状腺激素的浓度血糖浓度 血浆蛋白的含量 体温ABCD8如图为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融合,将释放到的过程需ATP供能B与特异性结合并将其运进细胞C在中能够长时间存在且持续作用于D在处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9下图为人体内肾上腺素合成的简

4、化过程对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B外界环境温度下降会降低催化肾上腺素合成的酶的活性,使肾上腺素合成和分泌减少C垂体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D寒冷和低血糖刺激可以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10种群的分布型包括甲、乙、丙三种,其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莎草(一种杂草)的分布属于丙型B乙是种内竞争的结果C种群分布型与其资源需求有关D种群分布型就是群落的水平结构11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不断增多B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

5、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富度表示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1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高倍显微镜观察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D调查跳蝻(蝗虫的幼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13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的一种野兔进行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5hm2统计所捕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以下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6、捕获数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标记数初捕50282250重捕50321810A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B此调查方法可常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D两次捕获期间,若有较多个体的出生或死亡,则统计数据就不准确14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

7、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15如图中甲表示用某种杆菌为饲料培养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其中实线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虚线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变化乙图表示生活在同一环境中A、B两种动物在120d(d表示天)内的种群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见,大草履虫的存在与否对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增长有一定的影响B图甲中大、小草履虫之间通过竞争关系而发生作用C图乙中A、B之间为捕食关系,且A为被捕食者D图乙中A、B之间为竞争关系,且A竞争力较强16在进行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

8、的调查时,如果动物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一般用的方法是()A目测估计法B样方法C记名计算法D标志重捕法17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18在光滑的裸岩上长出森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A一一一一一B一一一一一C一一一一一D一一一一一19种群数量在有环境阻力(非理想)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为“S”型增长曲线的其他表现方式(

9、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MSY表示种群最大增长速率;N表示种群数量;K值表示环境容纳量)下列有关该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种群数量达到时,控制有害动物最为有效B在种群数量达到时,最大,可以任意捕捞且不会影响种群再生C种群数量超过时,下降,会导致该种群的丰富度下降D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可以提高K值(环境容纳量),从而达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目的20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该杂草地物种丰富度要高于甘蔗田该杂草地动物没有分层现象,所以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

10、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ABCD21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增长率逐渐下降C种群迁入新环境常在一定时期内出现曲线X增长D阴影部分代表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22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23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

11、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C若种群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24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B能够产生H2O的细胞器不包括叶绿体C精瘦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25下列关于a、b、c、d四种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b、d均不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a和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d仅含有一种核酸且与其他三种生物在结构上差别最大Da、b、c、d都可发生基因突变26

12、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等,依次分别为()A糖类,脂类,核酸B蛋白质,磷脂,核酸C蛋白质,糖类,核酸D蛋白质,核酸,磷脂27如图曲线表示物质M生成物质N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M生成物质N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Bab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M生成物质N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C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D若只改变反应的温度或pH条件,则图中的曲线原有形状可发生改变28下列有关细胞生理的各项叙述中,正确一组是()癌细胞是

13、能连续分裂的细胞人体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成熟生物体细胞自然更新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ABCD29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影响,曲线a、b、c分别代表了()A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B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D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30为叶肉细胞在不同条件下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判断各自所处的条件,并在坐标图中找到对应的点或线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只进行细胞呼吸无光合作用,对应坐标图中的A点B表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对应坐标图中的A

14、B段C表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对应坐标图中的B点D表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对应坐标图中的C点以后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入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1)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_关系(2)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_ 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

15、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_(3)本研究涉及到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_32将酵母菌研磨,取出一部分匀浆进行离心,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将等量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1)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葡萄糖液,一段时间后各试管内的主要物质是:甲_,乙_,丙_(2)丙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总反应式是_(3)再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丙酮酸,乙试管的产物是_(4)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做(1)题,甲试管的最终产物是_(5)如果要检测是否产生酒精,则可用橙色的

16、_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变成_色33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图1据图回答下面问题:(1)两树种的关系_(2)在a年的优势树种是_,在d年的优势树种是_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_,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需求(3)由此可见,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群落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种群_了,而另一些种群兴起了,从而使整个群落的结构和_都发生了变化,一直到群落达到动态平衡,这就称为群落的_(4)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火灾,几十年后得以恢复,此过程为_演替(5)研究

17、人员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昆虫种群数量的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曲线增长,5年后值开始变小的原因是_34如图是1845年至1935年的90年间,北美加拿大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用字母_表示,其数量最多的年份曾达到_只(2)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是_,_(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所起到的作用具体是_(4)在所研究的18901935期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K值为_左右从图中任意一时段看出,当雪兔种群达到K

18、值后,猞猁种群的K值变化是_(答早于或晚于)雪兔的K值出现(注: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2015-2016学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单选每空2分共60分)1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无丝分裂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可能发生B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C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D真核细胞都进行有丝分裂【考点】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分析】1、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共同点:都有DNA复制)2、原核细胞分裂方式:二分裂【解答】解:A、无丝分裂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可能发生,A正确;B、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19、,B正确;C、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C正确;D、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有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增殖方式,要求考生识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20、,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解答】解: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21、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C正确;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引起组织水肿,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组织水肿为题材,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渗透压,能合理解释各种现象引起的组织水肿问题3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和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C该免疫过程有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因此属

22、于细胞免疫过程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反应,因为过程可迅速发生【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人体体液免疫过程,是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抗原的阶段,是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的阶段,是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阶段,是当相同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解答】解:A、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A错误;B、吞噬细胞吞噬呈递抗原要经过细胞的识别作用,与识别作用密切相关的是细胞膜上的糖被,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抗体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正确;C、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过程,C错误

23、;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反应的原因是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使之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即过程可迅速发生,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体液免疫过程,二次免疫的过程和特点,糖被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对于体液免疫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根据题意,本题主要考查

24、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可以根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进行解答【解答】解: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故A错误,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故B正确,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经血液循环,然后作用于靶细胞,故C正确,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

25、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分析】本题是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考查,回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静息状态,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同时通过协助扩散维持膜外钠离子高于膜内,A错误;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没有变化,B错误;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而传递兴奋,不是

26、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C错误;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以电信号的方式进行传导,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对兴奋神经纤维上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的理解与掌握是解题的关键,其中对于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理的理解是本题的难点,A、B选项往往因对该过程的理解不透彻而误选6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考点

27、】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由于自身免疫系统被破坏,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该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据此答题【解答】解:A、根据题意分析,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B、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血糖升高,可能导致尿糖现象,B错误;C、效应T细胞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C错误;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导致效应T细胞增多,则可使该病病情加重,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从题中获取信息,能理解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识记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识记胰岛素的化学本质,结合自己

28、所学知识解答7如果某人下丘脑严重受损,其身体的哪些指标可能发生异常()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组织液中的O2的含量 甲状腺激素的浓度血糖浓度 血浆蛋白的含量 体温ABCD【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是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解答】解: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所以下丘脑严重受损,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异常,正确;组织液中的氧气含量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错误;下丘脑严重受损会影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最终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正确;血糖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严重受损,血糖浓度异常,正确;血浆蛋白在细胞中合

29、成分泌,与下丘脑无关,错误;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严重受损,体温异常,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下丘脑的功能,主要考查对下丘脑相关知识的记忆8如图为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融合,将释放到的过程需ATP供能B与特异性结合并将其运进细胞C在中能够长时间存在且持续作用于D在处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图示为突触结构,是突触小泡,是神经递质,是突触前膜,是突触间隙,是突触后膜,是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突触包括【解答】解:A、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后膜的过程是胞吐,需要ATP供能,A正确;

30、B、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神经递质不会运进细胞,B错误;C、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不能够长时间存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C错误;D、在突触后膜处可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突触结构,要求学生识记和理解突触结构,能分析在突触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原因和在突触处信号的转变过程,难度不大9下图为人体内肾上腺素合成的简化过程对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B外界环境温度下降会降低催化肾上腺素合成的酶的活性,使肾上腺素合成和分泌减少C垂体

31、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D寒冷和低血糖刺激可以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析】1、与分泌蛋白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而肾上腺素不是分泌蛋白2、肾上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外界温度降低,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会增多3、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激素,垂体分泌促肾上腺激素能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4、从促进新陈代谢方面看,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从升高血糖方面看,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解答】解:A、肾上腺素是有机小分子,不是分泌蛋白,A错

32、误;B、人是恒温动物,外界环境温度下降时,体温能维持相对恒定,则酶的活性基本不变,另外寒冷时肾上腺素合成和分泌增加,进而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B错误;C、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错误;D、寒冷和低血糖刺激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它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代谢等,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肾上腺激素的合成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10种群的分布型包括甲、乙、丙三种,其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莎草(一种杂草)的分布属于丙型B乙是种内竞争的结果C种群分布型与其资源需求有关D种群分布型就是群落的水平结构【考点】种

33、群的特征【分析】由图可知,甲是集群分布,乙是均匀分布,丙是随机分布,三者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解答】解:A、杂草的分布一般为随机分布,A正确;B、均匀分布是种内竞争的结果,如沙漠植物争夺水分所进行的竞争,B正确;C、种群的分布与其资源需求有关,如动物的领域行为,C正确;D、种群的分布型是种群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群落的空间结构,考查图形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1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不断增多B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群

34、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富度表示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1)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生物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等稳定型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是处于动态平衡的或者说在近期内相对稳定;(2)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动物的分层现象由食物和栖息场所决定【解答】解: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维持相对稳定,A错误;B、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率不变,B错误;C、种群密度是种群

35、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富度表示,C正确;D、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动物的分层现象由食物和栖息场所决定,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难度适中1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高倍显微镜观察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D调查跳蝻(蝗虫的幼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36、【分析】1、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常用放大镜2、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3、酵母菌的种群密度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解答】解:A、观察肉眼难识

37、别的小动物常用放大镜,A错误;B、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B正确;C、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正确;D、由于跳蝻的活动能力弱,调查跳蝻(蝗虫的幼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高中生物课本中的相关实验的方法的考查,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方法的总结,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记忆科学实验的方法的理解13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的一种野兔进行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5hm2统计所捕获野兔的数量、性

38、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以下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捕获数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标记数初捕50282250重捕50321810A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B此调查方法可常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D两次捕获期间,若有较多个体的出生或死亡,则统计数据就不准确【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分析】1、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505010=250只,但总面积为2hm2,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2=1

39、25只/hm2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因为活动能力强(不适合样方法)、身体微小(不适合标志重捕法)【解答】解:A、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5050102=125只/hm2,A错误;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采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C、根据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分母变小,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高,C错误;D、两次捕获期间,若有较多个体的出生或死亡,则统计数据就不准确,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

40、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4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考点】种间关系【分析】据图分析,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

41、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则甲表示被捕食者,即藻类,乙表示捕食者,即浮游动物【解答】解:从图象分析可知,甲乙是捕食关系,且甲是被捕食者(藻类),乙是捕食者(浮游动物)而丙为后期向水池投放的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建立食物链的话应该是:藻类(甲)浮游动物(乙)鱼(丙),即丙和乙存在捕食关系,但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两者也存在竞争关系由于鱼是大量的,所以短时间内它们的食物浮游动物急剧减少,而由于食物缺乏等生存斗争加剧,鱼类也

42、随之大量减少所以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的话,该种群肯定是藻类,即甲种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理解种间关系曲线表示的含义,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5如图中甲表示用某种杆菌为饲料培养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其中实线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虚线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变化乙图表示生活在同一环境中A、B两种动物在120d(d表示天)内的种群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见,大草履虫的存在与否对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增长有一定的影响B图甲中大、小草履虫之间通过竞争关系而发生作用C

43、图乙中A、B之间为捕食关系,且A为被捕食者D图乙中A、B之间为竞争关系,且A竞争力较强【考点】种间关系【分析】1、据图甲分析,实线表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双小核草履虫种群数量持续增加,而大草履虫种群数量最终减少,说明两者是竞争关系2、据图乙分析,图乙中A、B之间为捕食关系,且A为被捕食者【解答】解:A、据图甲可见,大草履虫的存在与否对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增长有一定的影响,A正确;B、据图甲可见,大、小草履虫之间通过竞争关系而发生作用,B正确;CD、据图乙可见图乙中A、B之间为捕食关系,且A为被捕食者,C正确;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

44、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6在进行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时,如果动物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一般用的方法是()A目测估计法B样方法C记名计算法D标志重捕法【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分析】1、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计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

45、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二是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划分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解答】解:计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因此在进行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时,如果动物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一般用的方法是记名计算法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种丰富度调查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7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

46、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陆地群落垂直分布主要受光的影响,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解答】解: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如植物的垂直结构就是对光照的充分利用,B正确;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C正确;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不是温度和水分,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群落的结构的非生物因素是

47、阳光18在光滑的裸岩上长出森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A一一一一一B一一一一一C一一一一一D一一一一一【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解答】解:裸岩上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先驱物种是地衣,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有机物,这为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岩石分解,土层加厚;草本阶段各种昆虫和小动物开始进

48、入到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来越好;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使得群落结构变得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因此生物的演替顺序: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19种群数量在有环境阻力(非理想)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为“S”型增长曲线的其他表现方式(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MSY表示种群最大增长速率;N表示种群数量;K值表示环境容纳量)下列有关该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种群数量达到时,控制有害动物最为有效B在种群数量达到时,最大,可以任意捕捞且不会影响种群再生

49、C种群数量超过时,下降,会导致该种群的丰富度下降D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可以提高K值(环境容纳量),从而达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目的【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J型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S型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

50、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解答】解:A、由于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多,所以在种群数量达到时,控制有害动物效果不是最好,A错误;B、在种群数量达到时,最大,应该在种群数量超过时捕捞,并且捕捞后,种群数量达到,这样可以保持最大的种群增长速率,不影响种群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任意捕捞不会影响种群再生,B错误;C、种群数量超过时,下降,但种群数量继续增加,从而导致该种群的数量增多,但不会改变物种丰富度,C错误;D、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措施可以提高K值,从而达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目的,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S型曲线、J型曲线实现的条件及二

51、者的区分,注重平时的总结和积累有助于解答该类试题20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该杂草地物种丰富度要高于甘蔗田该杂草地动物没有分层现象,所以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ABCD【考点】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

52、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解答】解: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但最终是否能演替成为森林,还有看环境条件,故错误;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故正确;甘蔗田物种比较单一,弃耕后,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故正确;该杂草地动物有分层现象,该杂草地也存在垂直结构,故错误;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弃耕的甘蔗地为背景,考查群落演替和群落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21

53、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增长率逐渐下降C种群迁入新环境常在一定时期内出现曲线X增长D阴影部分代表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据图分析,曲线X表示J型曲线,即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曲线Y表示S型曲线,即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解答】解:A、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54、,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A正确;B、BC段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B错误;C、种群迁入新环境,由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传播能力强,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期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C正确;D、图中阴影部分代表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22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

55、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盖玻片下,培养液厚度为0.1mm,可算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的公式:2.5104x(x为小方格内酵母菌数)【解答】解: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会改变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故A错误;B、样方法是调查植

56、物种群密度的方法,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采用抽样检测法,故B错误;C、应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计算,则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不对,故C错误;C、养分、温度,PH,有害物质的积累等都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会分析本实验的结果23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C若种群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D除了图中所示

57、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特征包括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取决于种群的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c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种群数量会增大,B错误;C、种群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C正确;D、图中显示的特征是种群的数量特征,除此以外,种群还有空

58、间特征,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种群特征,及种群的不同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4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B能够产生H2O的细胞器不包括叶绿体C精瘦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

59、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解答】解:A、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A正确;B、叶绿体在光合作用中,既有水的消耗,也有水的产生,B错误;C、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C正确;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进入暗反应,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对于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5下列关于a、b、c、d四种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b、d均不具

60、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a和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d仅含有一种核酸且与其他三种生物在结构上差别最大Da、b、c、d都可发生基因突变【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与遗传物质核酸,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复杂的细胞器,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并且含有多种细胞器【解答】解:A、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d噬菌体属于病毒,原核生物不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水绵是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错误;B、蓝藻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水绵含有带状叶绿体,两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C、d病毒仅含有一种核酸且与其他

61、三种生物在结构上差别最大,其他三种生物都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D、四中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在繁殖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可结合示意图识记各种生物的结构特点,基础题,难度不大26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等,依次分别为()A糖类,脂类,核酸B蛋白质,磷脂,核酸C蛋白质,糖类,核酸D蛋白质,核酸,磷脂【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核酸想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的主要组成成分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解答】解

62、:由分析可知,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膜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识记组成细胞的有机物的功能、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27如图曲线表示物质M生成物质N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M生成物质N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Bab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M生成物质N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C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D若只改变反应的温度或pH条件,则图中的曲线原有形状可发生改变

63、【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酶的特性【分析】此题可结合酶的特性以及酶促反应的原理进行解答(1)酶的催化活性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以及pH只等特性;(2)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点的速度,酶本身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也不能参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会发生改变(3)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4)分析曲线图可知:在没有催化剂时,反应物M要达到活化态需要能量为ac,在有酶催化时需要活化能为bc所以ab段代表的意思是:a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M生成物质N反应发生酶所降低的活化能,也就是说酶降低的活化能是a

64、b【解答】解:A、bc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A错误;B、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B错误;C、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因为酶比无机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C错误;D、若只改变反应的温度或pH条件则酶的活性会发生改变,故图中的曲线原有形状可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结合曲线图考查酶的特性以及酶促反应的原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以及识图分析曲线图的能力难度适中28下列有关细胞生理的各项叙述中,正确一组是()癌细胞是能连续分裂的细胞人体细胞中都

65、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成熟生物体细胞自然更新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ABCD【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癌变的原因【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

66、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4、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解答】解: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是能连续有丝分裂的细胞,正确;人体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即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确;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不都处于衰老状态,如造血干细胞,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正确;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错误;成熟生物体细胞自然更新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正确故选:D【点

67、评】本题考查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凋亡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掌握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之间的关系;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能正确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29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影响,曲线a、b、c分别代表了()A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B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D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分析】1、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性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2、乳酸菌属于厌氧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的

68、条件下不能生存3、草履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需氧型生物,且只能进行有氧呼吸【解答】解:(1)由于酵母菌既能进行无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在氧气浓度为0时,无氧呼吸比较强,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无氧呼吸逐渐减弱,而有氧呼吸逐渐增强,对应图中的曲线a;(2)草履虫只能进行有氧呼吸,在氧气浓度为0时,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有氧呼吸逐渐增强,对应图中曲线b;(3)乳酸菌属于厌氧生物,在氧气浓度为0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但是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呼吸作用逐渐受到抑制,对应图中曲线c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着重考查了三种微生物的呼吸方式,解题关键是能够明确三种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特

69、别是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0为叶肉细胞在不同条件下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判断各自所处的条件,并在坐标图中找到对应的点或线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只进行细胞呼吸无光合作用,对应坐标图中的A点B表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对应坐标图中的AB段C表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对应坐标图中的B点D表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对应坐标图中的C点以后【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70、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分析曲线:图中A点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B表示光的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点表示光的饱和点,即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最小光照强度【解答】解:A、表示只进行细胞呼吸无光合作用,所以对应坐标图中的A点,A正确;B、从外界吸收氧气,表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所以对应坐标图中的AB段,B正确;C、表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所以对应坐标图中的B点,C正确;D、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表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对应坐标图中的B点以后,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从题目

71、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区分细胞和曲线各区段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能一一对应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入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1)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被滨螺取食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竞争关系(2)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浒苔 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

72、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B坑中浒苔不占优势,该环境不利于岸蟹躲避海鸥的捕食,因而数量较少,由于天敌(岸蟹)数量少,滨螺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所以数量较多(3)本研究涉及到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浒苔滨螺岸蟹海鸥【考点】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1、由“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且加入滨螺后浒苔数量下降,可知食物链为:浒苔滨螺岸蟹海鸥2、图A中,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随着浒苔数量下降而下降,两者间为正相关3、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

73、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解答】解:(1)由食物链可知,滨螺与浒苔之间是捕食关系;移入滨螺使浒苔数量下降,浒苔和角叉苔都是第一营养级,属于竞争关系(2)图中所示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随着浒苔数量下降而下降,所以两者间为正相关的关系由题意可知,B坑浒苔较少,不利于岸蟹躲避天敌,岸蟹被海鸥大量捕食,对于滨螺的天敌岸蟹数量少,因而滨螺较多(3)本题涉及的食物链是:浒苔滨螺岸蟹海鸥故答案为:(1)被滨螺取食 竞争 (2)浒苔 B坑中浒苔不占优势,该环境不利于岸蟹躲避海鸥的捕食,因而数量较少,由于天敌(岸蟹)数量少,滨螺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所以数量较多 (3)浒苔滨螺岸蟹海鸥【点评】本题考查捕食与被

74、捕食的相互影响关系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生物学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对图形的分析32将酵母菌研磨,取出一部分匀浆进行离心,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将等量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1)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葡萄糖液,一段时间后各试管内的主要物质是:甲丙酮酸,乙葡萄糖,丙CO2和H2O(2)丙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总反应式是C6H12O6 +6H2O+6O2 6CO2+12H2O+能量(3)再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丙酮酸,乙试管的产物是CO2和H2O(4)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做(1)题,甲

75、试管的最终产物是C2H5OH和CO2(5)如果要检测是否产生酒精,则可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色【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TP+4H;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2丙酮酸+6H2O 6CO2+20H+2ATP;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24H+6O212H2O+34ATP2、无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 2丙酮酸+2ATP+4H;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2丙酮酸+4H 2C2H5OH【解答】解:(1)甲试管中只有细胞质基质,可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而有

76、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乙试管中含有线粒体等细胞器,而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因此乙试管中最终物质还是葡萄糖;丙试管中含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能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其最终产物是CO2、H2O(2)丙试管中含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能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总反应为:C6H12O6 +6H2O+6O2 6CO2+12H2O+能量(3)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丙酮酸,乙试管中含有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场所,能将丙酮酸氧化分解为CO2、H2O(4)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甲试管中有细胞质基质,是无氧呼吸的场所,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2H5OH、CO2(5)检测是否产生酒精,则可用橙

77、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色故答案为:(1)丙酮酸(【H】、ATP) 葡萄糖 CO2和H2O(2)C6H12O6 +6H2O+6O2 6CO2+12H2O+能量(3)CO2和H2O(4)C2H5OH和CO2(5)重铬酸钾 灰绿色【点评】本题结合实验,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及意义,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场所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根据题中条件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3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图1据图回答下面问题:(1)两树种的关系竞争(2)在a年的优势树种

78、是马尾松,在d年的优势树种是山毛榉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环境,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需求(3)由此可见,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群落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种群消失了,而另一些种群兴起了,从而使整个群落的结构和物种组成都发生了变化,一直到群落达到动态平衡,这就称为群落的演替(4)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火灾,几十年后得以恢复,此过程为次生演替(5)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昆虫种群数量的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J”型曲线增长,5年后值开始变小的原

79、因是环境阻力增大【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组成的,它既包括生产者、消费者,还包括分解者由于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变化,种群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使生物群落也发生变化【解答】解:(1)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马尾松和山毛榉属于竞争关系(2)对于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具竞争关系的马尾松和山毛榉的存量来说,其比值C1,则马尾松占优势;C1,山毛榉占优势;C=1,则两树种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在a年的优势树种是马尾松,在d年的优势树种是山毛榉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环境,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需求(3)在群落的发展过

80、程中,一些种群消失了,而另一些种群兴起了,从而使整个群落的结构和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一直到群落达到动态平衡,这就称为群落的演替(4)火灾过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5)据图分析,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的基本不变,所以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5年后值开始变小的原因是环境阻力增大故答案为:(1)竞争(2)马尾松山毛榉环境(3)消失物种组成演替(4)次生(5)“J”型 环境阻力增大【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及种群增长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想是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34如图是1845年至1935年的90年间,北美加拿大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雪

81、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用字母A表示,其数量最多的年份曾达到140千或140000只(2)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是可食的植物增加,猞猁争剧减少(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所起到的作用具体是猞猁捕食一定数量的雪兔,使森林植被不致被过度破坏,从而维持了系统的稳定(4)在所研究的18901935期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K值为60千只左右从图中任意一时段看出,当雪兔种群达到K值后,猞猁种群的K值变化是晚于(答早于或晚于)雪兔的K值出现(注: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生

82、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生物数量的恒定不变,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A增加、B增加;B的增加又导致了A的减少,A的减少,从而又使B减少于是得出结论:B的数量变动和A相近,但是有滞后性这说明二者之间是捕食关系,而且捕食者是B 被捕食者是A那么能量是由捕食者流向被捕食者的,也就是说能量有A流向B因此,雪兔的种群数量变

83、化用字母A表示,其数量最多的年份曾达到140千或140000只(2)该食物网中存在的食物链是草雪兔猞猁,如果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是可食的植物增加;猞猁争剧减少;(3)猞猁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较常见,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猞猁捕食一定数量的雪兔,使森林植被不致被过度破坏,从而维持了系统的稳定(4)在所研究的18901935期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K值为60千只左右从图中任意一时段看出,当雪兔种群达到K值后,猞猁种群的K值变化是晚于雪兔的K值出现故答案为:(1)A 140千或140000 (2)可食的植物增加 猞猁争剧减少 (3)猞猁捕食一定数量的雪兔,使森林植被不致被过度破坏,从而维持了系统的稳定(4)60千只 晚于【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及生态平衡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