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开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2013年10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lOO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铅笔将考试科目(物理)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将相应的准考证号信息点涂黑。2选择题每不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3非选择题必须用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一、单
2、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处于激发状态的原子,如果在入射光的电磁场的影响下,引起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同时在两个状态之间的能量差以辐射光子的形式发射出去,这种辐射叫做受激辐射,原子发生受激辐射时,发出的光子的频率、发射方向等,都跟入射光予完全一样,这样使光得到加强,这就是激光产生的机理,那么发生受激辐射时,产生激光的原子的总能量、电子的电势能、电子动能的变化关系是( )A增大、减小、减小 B减小、增大、减小C增大、增大、增大 D减小、增大、不变2如图所示,运动员“3m跳板跳水”运动的过程可简化为:运动员走上跳板,将跳板从水平位置B
3、压到最低点C,跳板又将运动员竖直向上弹到最高点A,然后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落入水中跳板自身重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B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板的压力一直增大C运动员向上运动(CB)的过程中,超重,对极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D运动员向上运动(CB)的过程中,超重,对板的压力一直减小3,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可看成质点),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下列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一时间图线是(
4、 )4、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一个挡板,截面为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l3所示。现在从球心 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予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甲对斜面的压力为,在此过程中( )A缓慢增大,缓慢增大B缓慢增大,缓慢减小C缓慢减小,缓慢增大D缓慢减小,不变5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光滑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看做直线运动过程中,
5、电流表示数如图(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到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从到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从到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从到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6、在一根绳下串联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小球比下面小球质量大,当手提着绳端沿水平方向并使两球一起作匀加速运动时(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图中正确的是( )7如图a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以轻弹簧相连接,这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研究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瞬间到木块B刚离开地面瞬间的这一过程,并选定该过程中木块A的起点位置为座标原点,则下面图
6、中能正确表示力F和术块A的位移x之间关系的图是( )8、AB是一条平直公路上的两块路牌, 一辆汽车由右向左经过B路牌时,一只小鸟恰自A路牌向B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率飞回A,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A。它们的位置与时问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由图可知( )A小鸟的速率是汽车的两倍B相遇时小鸟与汽车位移的大小之比是3:lC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3倍D小鸟和汽车在 时间内位移相等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9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
7、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lN/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IOON/mC弹簧的原长为6cmD弹簧伸长0.02m时,弹力的大小为4N10.如下图所示的水平传送带静止时,一个小物块A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传送带左端冲上传送带,然后从传送带右端以一个较小的速度v滑出传送带;若传送带在皮带轮带动下运动时,A物块仍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冲上传送带,且传送带的速度小于A的初速度,则( )A若皮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A物块仍以速度v离开传动带B若皮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A物块不可能到达传送带的右端C若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A物块离开传送带的速度仍可能为vD若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A物块离开传送带右端的速
8、度一定大于vl1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予核的组成部分B波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的变化无关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不牢固12、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现突然将作用在B上的力F改为作用在A上,并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如图所示,则关于A、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 A一起匀速运动 B一起加速运动CA加速,B减速 DA加速,B匀速13、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 )第卷本题共6小题,共48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9、。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6空,共汁12分)1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15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圆盘加速转动时,角速度的增加量与对应之间的比值定义为角加速度(即 )我们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游标卡尺、纸带、复写纸来
10、完成下述实验:(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A、B、C、D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如图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然后固定在圆盘的侧面,当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匀加速转动;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l)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圆盘的半径如图乙所示,圆盘的半径r为_cm;(2)由图丙可知,打下计数点D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_rad/s:(3)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圆盘转动的角加速度大小为_.四、计算题(共4题,共计36分)16 (8分)、一
11、质量m=2.Okg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个足够长的倾角为的固定斜面,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出了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做出了小物块上滑过程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取)求 : (l)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2)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小物块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17(9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着轻质定滑轮O的木块A,它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它的右侧是一个倾角的斜面。放置在A上的物体B和物体C通过一轻质细绳相连,细绳的一部分与水平面平行,另一部分与斜面平行。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A、B、C恰好保持相对静止。已知A、B、C的质量均
12、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求恒力F的大小。( sin370 =O.6,cos370 =0. 8) 18 (9分)、我国南方大部分省区曾经遭遇了罕见的雪灾,此次灾害过程造成17个省(区、市、兵团)不同程度受灾。尤其是雪灾天气造成输电线被厚厚的冰层包裹(如图14甲),使相邻两个铁塔间的拉力大大增加,导致铁塔被拉倒、压塌(如图14乙),电力设施被严重损毁,给这些地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和巨大损失。当若干相同铁塔等高、等距时,可将之视为如图所示丙的结构模型。已知铁塔(左右对称)质量为m,塔基宽度为d。相邻铁塔间输电线的长度为L,其单位长度的质量为,输电线顶端的切线与竖直方向成角。已知
13、冰的密度为,设冰层均匀包裹输电线上,且冰层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半径为R(输电线的半径可忽略)求(l)因为冰层包裹,每个铁塔塔尖所受的压力将比原来增大多少?(2)被冰层包裹后,输电线在最高点、最低点的张力19(l0分)如图所示,一位质量为m =72 kg的特技演员,在进行试镜排练时,从离地面高高的楼房窗口跳出后做自由落体,若有一辆平板汽车正沿着下落点正下方所在的水平直线上,以的速度匀速前进已知该演员刚跳出时,平板汽车恰好运动到其前端距离下落点正下方3m处,该汽车车头长2m,汽车平板长4.5 m,平板车板面离地面高m,人可看作质点,g取 ,人下落过程中未与汽车车头接触,人与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问:(1)人将落在平板车上距车尾端多远处?(2)假定人落到平板上后立即俯卧在车上不弹起(提示:要考虑该瞬间人水平方向的速度变化,同时因车的质量远大于人的质量,该瞬间车的速度近似不变),司机同时使车开始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则人是否会从平板车上滑下?(3)人在货车上相对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总热量Q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