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师大第二附属中学 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生 物 试 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表现生命特征的最基本结构单位是( )A氨基酸或核苷酸B真核或原核细胞CDNA或RNA病毒D基因或遗传密码2通常将某些物质对生命活动产生的具体作用称之为“活性”。以下有关“活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酶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其催化活性B激素只有被细胞识别后才能产生其调节活性C基因脱离细胞便不会表现其复制与转录活性D病毒脱离细胞便不会表现任何生物活性3目前,得到多数生物学家认同的“五界说”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按此学说的观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自养
2、生物都属于植物界B细菌和蓝藻都属于真菌界C真核细胞生物分为2界D病毒不属于任何一界生物4如果使用虑过孔径小于0.1m的滤膜过滤空气,则可以保证过滤的空气中不含有任何( )A蛋白质B病毒C细胞D有机物5亚显微结构研究表明( )A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器、核膜和染色体B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CDNA只存在于真核细胞核或原核细胞的拟核D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形态相同的双层被膜6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部分膜结构都由相同的磷脂与蛋白质分子组成B流动性是生物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联系的基本条件之一C选择透过性会使各部分膜的两侧液体成分有许多不同之处D使许多酶被固定化是生物膜系统的基本
3、功能之一7在培养液中加入3H-氨基酸培养细胞,经过一个细胞周期之后观察细胞的染色质和细胞质,结果是( )A只有染色质有放射性B染色质与细胞质都无放射性C只有细胞质有放射性D染色质与细胞质都有放射性8植物的叶肉细胞和动物的肌肉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核糖体、中心体B中心体、纺锤体、溶酶体C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D高尔基体、液泡、细胞板9能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因此( )A人体内各种组织细胞大多处于细胞周期中B细胞株和细胞系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周期中C配子一旦形成便立即进入细胞周期D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都已脱离细胞周期10用3H标记了某种动物细胞*DNA分子的双链,再将细胞
4、转入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于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后期分析染色体,若将染色体总数计为1,则相应时期被*标记的*染色体数:*DNA分子数:*脱氧核苷酸链数的比为( )A中期1:1:1;后期1/2:1/2:1/2B中期1:2:4;后期2:2:4C中期1:1/2:1/4;后期1/2:1/2:1/4D中期1/2:1/2:1/4;后期1/4:1/2:1/211图示“人工膜技术”制作的微球体药物。当药物被注射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首先在吞噬细胞内检测到药物进入。据此认为,药物进入的最可能方式是( )A细胞识别后诱发微球体的主动侵染B无细胞识别的药物分子自由扩散C无细胞识别的膜载体主动运输D细胞识
5、别后诱发膜融合或细胞内吞12一变异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叵不再发生染色体丢失,则对其精原细胞分裂所作推断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50%为正常染色体数B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25%为异常染色体数C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50%为异常染色体数D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100%为正常染色体数13在能够分泌抗体的B淋巴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15N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U),先后观察到放射性集中出现的部位是( )A高尔基体,细胞膜B染色体,核糖体C内质网,高尔基体D内质网,细胞膜14研究动物细胞分化和正常衰老、死亡的最好材料是( )A发育中的胚胎B成体中的骨髓C幼体中的脊髓D恶性肿瘤细胞15观察细
6、胞质的流动,最好是使用( )A有色素的细胞、临时装片、低倍镜B死细胞、永久装片、高倍镜C无色素的细胞、永久装片、高倍镜D活细胞、临时装片、高倍镜16衰老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功能受阻。不能肯定与之具有因果关系的是,细胞的( )A含水量减少B脂褐素积累C核/质比增大D酶活性降低17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杂种植株与花药离体培养进行单倍体育种,二者在技术上的共同之处是( )A制备原生质体和诱导愈伤组织分化B早期的无菌培养和诱导愈伤组织分化C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及染色体数加倍D早期的无菌培养和制备原生质体18癌细胞异常表现的最突出特征是:畸形分化、无限增殖、容易转移。对于癌细胞特征的形成,不合理的看法是( )A由于
7、未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出现畸形分化B细胞膜糖蛋白的显著异常与癌细胞容易转移有直接关系C由于致癌因子激活原癌基因可能导致恶性增殖D肿瘤病毒基因的表达严重干扰了细胞基因表达的选择性19图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种细胞器切面,对于所指部位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此细胞器中能合成ATP却不能分解ATPBa与b含DNA,c是基因复制和表达的场所C葡萄糖进入c,被彻底分解为CO2和H2ODa与b是生物膜,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20将小麦种子用水浸泡,其质量随浸泡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据此推断细胞内水和干物质的变化是( )A03h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增加,干物质含量增加B03h结合水减少、自由水增加,干物
8、质含量减少C46h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稳定、干物质含量稳定D46h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断增加、干物质不断减少二、非选择题21(14分)将小鼠肝细胞在稳定剂中制成细胞匀浆(适当破碎的细胞悬液),逐步对其进行离心分离,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注:稳定剂为适当浓度的蔗糖溶液;表示加入稳定剂后离心分离。】 (1)分离结果中来自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共有 项,其中含有糖基量最多的一项是 ;质量密度最高的是 ,其基本功能可概括为 。 (2)若有某种病毒,其密度与细胞中负责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相当,则从 号上清液离心分离得到的沉淀中病毒含量最高。该细胞器在细胞中可以有两种存在形式,即 。 (3)若要得到较纯的母
9、系遗传的基因(只能通过母本传给子代的基因),应选择与 号上清液同时分离得到的沉淀。该沉淀中含有的特殊酶负责催化细胞内 的主要反应,这些反应成为细胞生命活动 的主要来源。 (4)研究发现,许多分泌蛋白常被保留在与号上清液同时分离得到的膜被小泡中。推断这些小泡主要来源于两种细胞器; ,其中在生物膜系统内联系最为广泛的是 。 (5)该实验操作要求在04低温控制条件下进行,主要是为了防止与 号上清液同时分离得到的沉淀中的酶释放后会 。这样控制操作条件的做法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 。22(19分)下图示意植物细胞工程的主要步骤。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证明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最简单的技术步骤是(用有关
10、序号顺序表示): 。选择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两种外植体组织是(分生组织/薄壁组织/疏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 。 (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和“再分化”分别是指图中第 和 步骤。如果诱导再分化,除营养物质外,还必须使用的活性有机物是 。 (3)愈伤组织的形态结构特征是:细胞排列 、细胞质高度 化、核/质比值较 ,细胞大多处于 中。这种特征显示愈伤组织已经 ,具有 潜能。 (4)能用聚乙二醇(PEG)诱导的步骤是 。在第 步需要酶解处理,所使用的酶是 。始终需要无菌条件的步骤是 。 (5)科学家培育出“番茄马铃薯”植株,经过的技术步骤是(用图中序号顺序表示): 。 (6)请写出植物组织
11、培养技术的三个方面的应用: 、 、 。23(20分)目前,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主要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基本程序是: (1)接种的目的是使小鼠产生能专门分泌识别 的抗体的B淋巴细胞。此细胞在培养条件下 (能/不能)无限增殖。 (2)骨髓瘤细胞属于 细胞,B淋巴细胞能 ,从而使杂交瘤细胞具有了 的特性。 (3)“诱导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 (相同/不同),方法上常用 、 作诱导剂。 (4)“单克隆细胞”是指 细胞群。如果要用胚胎的肝组织块筛选培养出单克隆细胞群,基本步骤是: 将组织用 酶处理使之成为 悬沲液; 将前一步得到的悬浮液置于适当培养条件下经过 代到 代培养,得到能够 增殖的细胞
12、系; 将细胞系细胞进行适当处理,得到分散的细胞悬液,再分别对 细胞进行连续培养,即得到单克隆细胞。 (5)“单克隆抗体”是指 抗体,这样获得的抗体要比直接从动物血清中提取的抗体纯度 、特异性 、灵敏度 。单克隆抗体有着许多重要应用,例如 。24(7分)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一定范围内的温度变化会明显影响代谢率。原生质的流动速度是否受温度变化影响?试从下列条件出发为探究这一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材料及用品:符合要求的黑藻(培养水温25)、显微镜(可观测原生质流速)、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吸管、小镊子、剪子、清水(35、25、4)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将黑藻分为3组,同时准备好必要的仪器和用品。 (2)变量控制:将各组黑藻分别培养在 下一段时间。 (3)观察记录:分别取各组黑藻的叶片制备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原生质中叶绿体的流动状态,记录 。每组重复观察若干次,记录一组数据填写实验记录表。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预测结果和相应的结论: (1)结果一: ,结论:在实验条件下温度的升高能促进原生质流动。 (2)结果二: ,结论:在实验条件下温度的升高对原生质流动没有影响。 (3)结果三: ,结论:在实验条件下温度的升高能抑制原生质流动。 (4)结果四: ,结论:在实验条件下,存在促进原生质流动的最适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