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9月会同一中高二文科月考历 史 试 题考试范围 必修三第1课至第5课 组题制卷 陈名胜时 间 90分钟 满 分 1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3非选择题不要答出方框外,答案书写要求要点化、序号化、条理化第部分 选择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八佾。当时的宫廷舞乐,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 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只能用四佾的季氏, 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
2、不可忍也!”此言论反映了孔子的A“仁”的思想 B“礼”的思想C“为政以德”的思想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2战国时期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做法与下列思想相关的是A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D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3苏格拉底主张建立智慧与团结的和谐城邦,柏拉图主张在正义原则指导下,建立以个人灵魂和谐为基础的和谐城邦。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材料观点切合的是 4列子黄帝记载:“(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
3、之国。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黄帝既寤,悟然自得。”材料中黄帝所悟出的治国之道是A无为而治 B以德治民 C非攻尚贤 D以法治国5对人性的看法,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礼义是圣人所制定用以扰化恶性,而使之变为善,但又不主张纯粹的感化。这说明他倡导A发明本心 B知行合一 C礼法并施 D重义轻利6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A宣扬“天人感应”的理论 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7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
4、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A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 B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8自汉文帝、景帝时起,汉代诏令一改汉高祖时期“既无典故,也不讲究对仗之美,直自道来,几近口述”的风格,开始注重文辞的修饰和句式的工整,且在措辞中称引儒家经传成为常态。这主要反映了A黄老之学在汉代消失 B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C儒家思想已经取得统治地位 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日渐突出9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
5、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C“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 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10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能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起行不动裙,笑不露齿。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A宋代的观念趋于封闭和保守 B程朱理学的盛行C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强化 D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11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
6、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12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他在这里强调A教育应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B要继承和发展太学的传统C仁者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须全面贯彻孔子的教育理念13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观察绘画和
7、题诗可以得知 A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 B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C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D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14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记载郭巨“埋儿奉母”故事:其妻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该故事反映A元朝统治者利用儒学束缚人们思想 B理学对人伦关系的推崇带有极端倾向C三纲五常思想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儒家思想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相适应15宋朝时期,过去不疗养和供养生病的父母,祖父母父母在时即易财分居,都成为违背道德的罪过被禁止;原来是化外的宗教也必须随时注意皇权的存在过度饮酒
8、、贪恋美色、聚敛财物被越来越当作可耻的习惯。这表明A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B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水平提高C儒家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D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16“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A有所为有所不为 B格物致知,自我修行C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D不畏权贵,忠君爱国17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A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B有利于
9、儒家信仰的强化C不利于理学精神的推广 D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18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A汉代儒学的主张 B程朱理学思想主张C陆王心学的思想 D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9有一位思想家,具有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大胆地挑战正统思想。在其著作藏书中,赞扬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对历史人物做出了不与传统见解苟合的评价。这位思想家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20理学排斥私
10、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21“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宋明以后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但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明朝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市民文化开始兴起C思想界对理学的批判 D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22苏格拉底提出“美德
11、即知识”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孔子提出“礼”与“仁”的道德规范。其共同点是A重视智慧发展 B关注理性思考 C强调道德素养 D强调等级秩序23西摩尼得斯的 德行 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诗中所表达的思想与下列人物的思想最为契合的是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但丁24论真理中记载了普罗泰戈拉留传下来的哲学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据此判断:普罗泰戈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是A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B是否民主和强盛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
12、律 D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25下表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论点 论据 甲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 他们都对人和人类社会进行研究,都提出了人的重要性 乙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有相似的价值取向 他们同为教育家,都注重对公民的美德教育 A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 B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C甲的论点错误 D乙的论点错误第部分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8分,32题16分,33题16分 共50分)26儒家思想产生以后,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发展和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并天下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13、。(儒生)叔孙通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与臣第子共起朝仪。”上曰:“可试为之”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以尊卑次起上寿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司马迁史记叔孙通传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1) 结合材料一中的三则材料,概括汉代儒学地位上升的原因。(8分)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
14、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朱子文集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概括朱熹关于“理”的内涵,说说宋明理学为什么是“两汉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10分) 27古往今来,“经世”(治理国事)精神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特质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为此,他主张“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 摘编自金良年 撰孟子译注 材料二 明中叶以来,学术界“高谈性命”、“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等现象不断蔓延。黄宗羲以“求同存异”的方式评析明代学术。黄宗羲主张“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乃不为迂儒”,同时他又将重视儒者的道德操守和经世能力判为具有正面意义的明代思想。 摘编自史革新 著清代理学史等 (1)孟子主张君王要“施仁政”。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措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他提出上述主张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的思想与明代儒学的“求同存异”之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发展的特点。(8分) 28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
16、_。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人文主义源于古希腊,主张人是具有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独立个体,西方人文精神关注更多的是作为个体的人。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为学”的,“为学”就是指一个人要通过对知识无尽的探索,力求使自己成为独立的、具有自由意志的人。而中国的人文精神,习惯于从人与人的关系中去体认一切,将人视为群体的一分子,而非个体。可以说,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为道”的,人是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互动个体。 摘自吴惠红中西人文精神异同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西方传统思想对“人”的认识有何不同?(4分)结合孔子和古希腊思想家的主张简要说明这些差异。(4分)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
17、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摘自历史资料汇编 (2)根据材料一,比较韩非子和亚里士多德两者观点的异同。(6分) 2016年9月会同一中高二文科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 号12345678910111213答 案BCBACDADBBBAD题 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 案BCCBDABCCBDD二、非选择题26(1)原
18、因:儒学的主张利于维护君主权威和等级秩序;(2分)董仲舒倡导“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神化了皇权,使之进一步符合统治者的需要;(3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倡导儒学、推行教化的主张。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使儒学地位开始上升。(3分) (2)内涵:“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在社会上表现出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4分) 原因:重点从政治方面转向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吸取了佛道思想的精粹,将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宋明理学上升到思辩化阶段,形成
19、论证严密的儒学思想体系,是哲学化的儒学。(6分) 27(1)措施:君主要重民生、施教化。(4分。如未进行概括而列举具体措施,最多给2分) 背景:战国时期,政局动荡、社会变革;(2分。“战国时期”1分,后面两个任选一个给1分)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1分)孟子基于人性善(或“不忍人之心”)阐发主张。(1分) (2)“求同”:重视道德操守和经世能力。(2分) “存异”:反对空谈心学(或“高谈性命”),主张通过学习经术以经世。(2分) 特点:心(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出现了短暂的批判心(理)学的思想活跃局面。(4分) 28(1)不同:东方关注人的社会性(群体);注重伦理道德自觉;(2分)西方关注人的自然性(个体);强调个人的知识与理性。(2分) 差异:孔子主张“仁”与“礼”,强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遵守社会规范与秩序。(2分)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人自己”(或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即美德”等主张,体现了对个体的关注,体现了对人性和真理的理性探索。(2分) (2)异:韩非子主张用法律惩罚人民;亚里士多德主张用法律限制执政者。(或:韩非子认为法律是专制的工具;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4分) 同:二者都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其理论体系均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