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专题六整合考点2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所有动物的调查B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基础是负反馈调节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某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改变环境条件,K值一定增大解析:对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并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基础是负反馈调节,B正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C错误;某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改变环境条件,K值一定增大或者减小,D错误。答案:B2(2017长沙高三综合)念珠藻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蓝藻,其
2、细胞中含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下列有关念珠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念珠藻属于生产者,其因没有细胞壁所以不是真核生物 B 提取和分离念珠藻中的色素时,能够得到菠菜叶肉细胞一样的四条色素带 C. 念珠藻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禁止采挖念珠藻属于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的易地保护解析:念珠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其因没有核膜所以不是真核生物,A错误;念珠藻是一种蓝藻,只有藻蓝素和叶绿素,B错误;念珠藻的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禁止采挖念珠藻属于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的就地保护,D错误。答案:C3(2017洛阳高三试题)调査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有关叙述
3、正确的是()A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B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査植物种群的密度C用标志重捕法调査时,标记物的脱落,将会导致调査结果较实际值偏小D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解析: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A正确;样方法也适用于调查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的密度,B错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C错误;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将样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再用显微镜观察,D错误。答案:A4(2017河北高三试题)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
4、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边坡处理方式植被覆盖率(%)小型土壤动物土壤有机质(g/kg)物种数个体数甲种植植物973726019.8乙不干预892811. 9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种植植物的边坡物种数较多,营养结构复杂,群落结构稳定,A错误;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B正确;边坡甲可能自然长出乔木,C错误;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
5、间延长而趋于稳定,D错误。答案:B5(2017河北高三试题)鱼鳞藻和脆杆藻是鱼类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某研究小组调查了当地部分湖泊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取样调查的方法可测定藻类的种群密度B富营养化水体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若该水体出现了“水华”现象,将对鱼鳞藻的影响最大D当水体达到中营养化时,可以利用脆杆藻控制微囊藻的数量,净化水体解析:藻类属于低等植物,可以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测定其种群密度,A正确;在中营养化水体中,鱼鳞藻、脆杆藻等数目较多,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鱼类),B错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鱼鳞藻的数
6、量最少,说明其适应性最弱,若该水体出现了“水华”现象,将对鱼鳞藻的影响最大,C正确;脆杆藻适宜在中营养化水体中生存,因此能用脆杆藻来控制中营养化水体中微囊藻的数量,D正确。答案:B6(2017杭州高三检测卷)下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对此图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减去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B上图可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可以反复循环,所以该生态系统可以处于平衡状态C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D由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
7、就越少解析:图示中的A为生产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项错误;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B、C、D)和分解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不能被生产者再度利用,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B项错误;B同化的能量即输入B的总能量,其去路有三,一是B呼吸消耗的能量,二是输入到C的能量,三是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因此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C项正确;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也越多,D项错误。答案:C7(2017吉林高三试题)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
8、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解析: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种群的数量呈周期性的波动,且捕食者数量高峰变动滞后于被捕食者,对比甲、乙两种群相对数量的变化,可知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乙以甲为食,即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A选项正确;M点时从整体上看,甲种群相对数量逐渐减少,表明此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选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变化是信息传递的结果,这种调节方式是双向的,C选项正确;两个种群的相对数量波动幅度逐渐减小,说明该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这是生态系统自我
9、调节的结果,D选项错误。答案:D8某研究者想调查某菜地的一只菜青虫每天用于生长和发育的能量。他需测定的内容是()虫子吃的叶片的干物质量每天虫子粪便的干物质量每天该虫子水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每天该虫子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ABCD解析:菜青虫每天用于生长和发育的能量摄入量粪便量呼吸散失的能量。虫子吃的叶片的干物质量,属于菜青虫的摄入量,正确;每天虫子粪便的干物质量,属于菜青虫的粪便量,正确;每天该虫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实际是菜青虫一天呼吸作用的总量,包括呼吸散失的能量和转移至ATP中的能量,转移至ATP的能量主要用于菜青虫的生长发育,错误;每天该虫子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属于菜青虫的呼吸散失的能量
10、,正确。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答案:B9近年来苏北各地规模化养殖发展很快,畜牧业已逐步由农村副业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但规模化养殖场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如图是集污水净化、养鱼、休闲为一体的人工湿地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养殖场污水中的化学能B人工投放的饲料是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鱼类的主要食物C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D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发生初生演替的过程解析:该人工湿地输入的污水中含有有机物,有机物中含有能量,所以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
11、物的能量,A错误;人工湿地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所以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鱼类的主要食物应该是该湿地自己体系内的有机物,而不是外界投放的,B错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C正确;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发生属于次生演替的过程,因为最初具有一定的土壤条件和植物种子等繁殖体,D错误。答案:C10(2017吉林高三试题)某生物研究小组观察到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休息与其他物种的关系进食其他活动物种A20%15%与B争夺食物55%吃植物种子10%物种B20%25%与A争夺食物45%吃植物种子10%物种C75%15%吃物种A10%物种D75
12、%20%吃物种C5%(1)碳元素进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_开始的。(2)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设计的生态系统成分外,还应有_。(3)根据表中信息,写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营养结构关系。(4)物种C与A属于_关系。从食性角度看,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而休息时间较长,其可能的原因是_。假设种群A与种群B争夺食物的时间比例增加,说明种群A与种群B之间的_关系_(填“增强”或“减弱”)。(5)经调查,第一年物种A种群数量为N0,如果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1.6,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该食物链中,物种A到物种C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_。解析:通过
13、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可使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表中只涉及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生态系统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依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即可绘出营养结构图(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物种A和B为植食性动物,均属于初级消费者。画出简图后可直观的看到物种A和B为竞争的关系,而C和A则是捕食关系。物种C、D均属于肉食性动物,食物中蛋白质、脂肪较多,含有的能量多,所以休息时间长。根据公式NtN0可计算得第三年种群数量为N01.622.56N0;物种A未被物种C利用的能量多,导致能量传递效率达不到10%20%。正确判断表中生物间的关系结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是解此题的关键。答案:(1)生
14、产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全不得分)(3) (4)捕食物种C、D均属于肉食性动物,食物中蛋白质和脂肪较多,含有的能量多竞争增强(5)2.56N0物种A未被物种C利用的能量多11(2016江苏卷)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_元素营养。(2)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_法,分别统计_的种群密度。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稻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
15、,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稻田动物的种类,降低了_的优势度。某种农药降解菌分解农药的能力不同,体现了_多样性。(3)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_。(填序号)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好氧光合放氧厌氧兼性厌氧(4)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解析:(1)富营养化是水体中N、P元素含量过高造成的。(2)该稻田呈正方形,可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稻田害虫的发生情况,分别统计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稻田动物的种类,降低
16、了害虫的优势度。某种农药降解菌分解农药的能力不同,体现了基因多样性。(3)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好氧、厌氧、兼性厌氧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而进行光合放氧的微生物是生产者,不分解有机物。(4) 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水稻与藻类竞争光照和营养、同时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等因素导致藻类数量减少。答案:(1)N、P(2)五点取样各种害虫害虫基因(3)(4)竞争光照和营养、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等12(2017柳州高三模拟)某受重金属污染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存在有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以及A、B、C三种鱼类,各种群生物体内
17、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且已知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种群浮游藻类浮游动物ABC重金属含量(Ug/kg鲜重)0.00370.0150.0160.0170.57(1)请根据上述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2)下图中,表示鱼类A和B的种间关系的是_(选填“”或“”),表示鱼类C和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的是_(选填“”或“”)。解析:(1)生物富集现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如农药、铅、汞等,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其浓度在逐步升高,浮游藻类重金属含量最少,属于最低营养,是生产者,浮游动物、A和B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差不多,说明处于同一营养级,C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
18、最高,处于最高营养级,因此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是:(2)鱼类A和B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图中属于竞争关系。鱼类C和浮游动物为捕食关系,图中表示捕食关系。答案:(1)(2)1(2017新余四中试题)某兴趣小组调查了某块玉米大豆间种试验田的基本成分和能量(单位:107kJ)流动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种类基本成分植物玉米、大豆、杂草动物人、畜禽、灰鹤、蜗牛、玉米螟等微生物多种细菌和真菌(1)玉米和大豆间种有利于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_结构的复杂性。与单种相比,间种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每个生态系统均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2)大豆与其根部的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大豆和玉米的种间关系为_
19、。(3)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请写出一种对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方法:_。(4)第二营养级能够从该生态系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 kJ。(5)无论是单种还是间种,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栽种密度过低导致产量较低的原因是_,而栽种密度过高也会导致产量偏低的原因是_,所以需要合理密植。解析:(1)玉米和大豆间种有利于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的垂直结构的复杂性。与单种相比,间种可使农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化,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2)大豆通过光合作用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为大豆提供氮源,两者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大豆和玉米相互争夺水分、阳光等,
20、二者的种间关系为竞争。(3)引入玉米螟的天敌或培育具有抗虫性的玉米可以有效控制玉米螟的数量。(4)分析图示可知:输入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植物固定的总能量91071.51074.510715107kJ,则第二营养级能够从该生态系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15107kJ20%3107kJ。(5)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栽种密度过低,因固定的太阳能太少而导致产量较低;而栽种密度过高也会导致产量偏低的原因是:固定相同的太阳能,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所以需要合理密植。答案:(1)垂直抵抗力负反馈调节(2)互利共生竞争(3)引入玉米螟天敌(或培育具有抗虫性的玉米)(4)3107(5)固定的太阳能太少固定相同的太阳
21、能,但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2(经典全国卷)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生态瓶编号光照含微生物的泥沙浮游藻类水草浮游动物AB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回答:(1)A瓶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_,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间关系为_。(2)一段时间后,B瓶中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_,原因是_;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_,原因是_。(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解析:(1)一定区域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生物群落,因此A瓶中的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浮游藻类和水草都为生产者,会争夺光照、生态瓶中的无机盐等,因此两者为竞争关系。(2)B瓶缺乏光照,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一段时间后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将降低;藻类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但使其数量减少,也会导致瓶内O2含量减少,而浮游动物以植物为食,因此浮游动物会因食物和氧气不足导致其种群密度降低。(3)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无机物,重新供生产者利用。答案:(1)生物群落竞争(2)降低没有光照,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降低氧气与食物不足(3)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无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