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学科语文授课人时间第一课时课题3. 桃花心木课型精读课文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插秧、枯萎、幸而、一番、锻炼、优雅自在、无缘无故、语重心长、狂风暴雨、勃勃生机”。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二)能力培养点 1、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培养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树的成长喻育人的成长,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才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的心理。 2.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教学重、难点:1. 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道理。(重点)2. 体
2、会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的道理。 (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活 动 过 程环节一:一.复习导入新课1.学弈选自 ,这篇古文让我明白了 。2.两小儿辩日选自 ,它让我懂得了 。3. 这篇课文让我知道了要勇于面对挫折,不管失败多少次,都不能 ,而要 ,这样才能取得成功。4.匆匆这篇散文写出了朱自清对 ,让我明白了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林清玄。1、课件出示人物介绍。2、林清玄的很多散文都隐含着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板书:桃花心木),齐读课题,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有何
3、想法?3、课件出示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谈谈感受。(生机勃勃、高大挺拔、很美、郁郁葱葱、茂盛、优雅自在)环节二:二、学习课文第2,15自然段过渡:我们来看看林清玄是如何来描写桃花心木的。1、 课件出示: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儿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2、 请同学朗读这段话。(应该怎么读?能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什么味道来?)随机纠错,强调“膝”的字形及读音。3、 课件出示: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环节三: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1、桃花心木为什么能
4、长得如此茂盛,优雅自在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原因。(是种树人正确的方法。)2、种树人是如何种树的?3、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天数、时间、浇水量、带的树苗,不确定)过渡:如此种树引发了作者的好奇,换成你,看到这样的种树方法相信你也会有同样的疑问吧?4、 为什么这么种树?(1) 根据回答课件出示: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
5、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2) 交流品读。(随文识字、词)(3) 根据回答课件出示: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4) 品读种树人说的话,领悟其中的道理。环节四四、拓展延伸,感悟表达1、作者林清玄只是在写桃花心木这种植物吗? 2、我们以前学过哪借物寓人的文章吗? 环节五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是的,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更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更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正如俗话说得那样:“不经风雨,难成大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为男。”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作业:1.在不确定中你获得过哪些考验?你是怎么做的?请写下来。2.课外建议读一读林清玄写的心田上的百合花。板书设计3、桃花心木天数 时间 浇水量 带的苗数 困难 挫折 坎坷 失败不确定 不确定 拼命扎根 找到水源 经受考验 独立自主喻种树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