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复习试题-阅读与习作专项|苏教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2936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复习试题-阅读与习作专项|苏教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复习试题-阅读与习作专项|苏教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复习试题-阅读与习作专项|苏教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复习试题-阅读与习作专项|苏教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复习试题-阅读与习作专项|苏教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复习试题-阅读与习作专项|苏教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复习试题-阅读与习作专项|苏教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与习作专项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一) 竹石(17分)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

2、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清)郑燮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3、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1郑燮就是人们熟知的“扬州八怪”之一_(人名),其_、_、_世称“三

4、绝”。他尤善画_。(5分)2这首诗前两句写竹子扎根_,基础牢固。后两句写任凭“_”,竹子仍然_。(6分)3这首诗表面上写_,其实是写_,赞美了那种_的人。(6分)(二)乡愁(13分)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来源:ZXXK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来源:ZXXK我在外头 /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1这首诗把乡愁分别比做_、_、_、_。(4分)2这首诗是按_顺序写的,交代这种顺序的词有_、_、_、_。(5分)3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指_,由此可知诗人在写这

5、首诗时身居_。(2分)4整首诗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2分)(三)_(18分)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在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A_,B_,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吧。”老子说:“你就是仲

6、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我一定会大有长进的。”从此,孔子每天紧跟老师,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更敬重他们的品行。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孔子,字_,春秋时期_国人。他拜师的故事让我们明白_。2根据意思在文中第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成语。(4分)A风里吃饭,露天睡觉。B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3用心默读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对话,我认为孔子是一个_的人;老子是一个_的人。(4分)4用“”画出文中使你深受启发的一句话

7、,然后再写一句孔子的其他名言:_。(4分)5在文前横线上给短文加上一个题目。(2分)来源:学*科*网Z*X*X*K(四)大海的呼吸(16分)大海会呼吸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你到海边去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流】向岸边,飞溅起朵朵浪花。要不了多长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水浸没【mim】了,沙滩和岩石都不见了。几小时以后,海水慢慢地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llu】了出来。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隐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置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

8、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能不能利用海潮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作了肯定的回答。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1用“”划去文中“【】”内不恰当的字、词和音节。(4分)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2分)3短文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了_。(4分)4大海的呼吸叫_,它的特点是_;_。作用是:_。(6分)来源:学|科|网Z|X|X|K(五) 习作(36分)读下列作文题目,按要求归类。(填序号)A我学游泳 B可爱的家乡 C游天池D. 我最敬佩的一个

9、人E. 小狗吠吠F. 我克服了一个困难G. 这是我应该做的H我家的巴西龟 I. 美好的一天 J. 冬梅K我的卧室 L难忘的一件事 M荷花公园1写人类文题:_2记事类文题:_3写景类文题:_4状物类文题:_答案:来源:学科网(一)1.郑板桥诗书画竹2破岩之中千磨万击坚劲有力3竹子人坚韧不拔,立场坚定(二)1.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2时间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3台湾海峡台湾4.思念家乡,渴望统一(三)1.仲尼鲁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2.风餐露宿日夜兼程3.谦虚好学和蔼可亲4.略。示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孔子拜师(四)1.2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3列数字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4潮汐按时涨落力量无穷可以产生电能,为人类服务(五)1.D2AFGIL3BCM4EHJ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