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目录R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R1维新变法思想2R2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R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R4毛泽东思想2R5新时期的理论探索2R1维新变法思想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3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时期影响中国社会的“外国作品”其本质意义在于 A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把人性从礼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推动民主法制社会制度的建立 D
2、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知识点】R1 R2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分析出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等三个层面。结合题目中的时间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人们的探索从器物逐渐深入到制度和思想层面,先后兴起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二者都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故选: 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119世纪末,严
3、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力。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救亡图存 民主与科学 A B C D【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B 解析:进化论的中心含义是“优胜略汰、适者生存”,以此主旨分析各个小项,维新变法体现了适时而变,即适者生存,救亡图存体现了强者生存,弱者淘汰,即优胜略汰,正确,而中体西用是一种保守的做法,和适者生存相悖,民主与科学体现不出“优胜略汰、适者生存”。故选: 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中进化论的中心含义是“优胜略汰、适者生存”的准确
4、理解。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0. 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A西方的启蒙思想B西方的“长技”C介绍研究西学D早期维新思想【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C 解析:道光咸丰年后即1861年后,此时正是洋务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1912年,清朝末年先后出现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双鸭山
5、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0.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的共同之处是 A.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D.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知识点】R1 P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维新变法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答案】C 解析:联系史实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是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行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之实;而维新变法的鼓吹者康有为则是借助中国的传统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由此可见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其原因都是资产阶级力量小造
6、成的。C项正确。故选: 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维新变法和文艺复兴的共性进行正确分析。历史卷2015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201411)】R1 R244、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针对中西文化“两种极端的倾向”,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或自立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知识
7、点】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答案:观点:辩证的观点。(2分评价:“保存国粹”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就是主张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保留中国固有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文化。在思想文化方面就属于“保存国粹”。(2分) 洋务派的这种思想主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并推动了洋务运动的进行,从而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的进程。但阻碍了中国在更深层次上对西方的学习。最后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6分)评价:“醉心欧化”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
8、民主和科学,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并且要求彻底批判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就属于思想文化上的“醉心欧化”。(2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给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以沉重打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但这种观点存在着严重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对西方义化的盲目崇拜。 解析:从材料中“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可知此观点为辩证或全面的观点,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谈看法,注意史论结合,如“保存国粹”观点,需列举做法,然后阐述该做法带来的影响。【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然后结合史
9、实进行综合分析。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考试(三)(201411)word版】25.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想提出的“变法”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迅速传播,并很快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据记载,经典名曲送别歌的作词者李叔同曾私刻一印:“南海康君是吾师。”材料说明A.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严重动摇B.有识之士积极支持戊戌变法C.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D.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维新变法思想【答案】B 解析:“南海康君是吾师”的康君指康有为。李叔同曾师从康有为,并成为戊戌变法的积极支持者。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
10、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康有为的历史贡献的史实的准确记忆。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考试(三)(201411)word版】24.张之洞说:“不可改变的是基本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法律和制度;是圣人之道,而不是机器和工具;是人的思想和意图,而不是那些奇技淫巧。”对张之洞这一说法分析错误的是 A.主张复兴儒家为国家的道德基础B.主张采用西方的器械以备实用C.体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观点D.说明张之洞积极倡导变法改革【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维新变法思想-洋务运动【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不可改变的是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圣人之道,是人的思想和意图”, “可以改变是法律和制度,是机器和
11、工具,是那些奇技淫巧”体现出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观点,维护中国古代的儒家传遍思想道德,学习西方的器械。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反对学习西方的制度,D项说法错误。故选: 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的正确理解。 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2严复法意(今译论法的精神)卷一按语:“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文则通谓之法”。这一按语表明A中国的“理”与西方的“法”相通 B法治成为中国与西方的共识C西方的“法”与中国的“理”本质相同 D“法”与“理”各异互不兼容【
12、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维新变法思想严复的思想【答案】 A解析:材料中的“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文则通谓之法”说明中国“法”和“理”有着相同之处,所以A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思想中严复思想的理解。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201411)】11.王韬在弢园文录代上冯太守书中说“西商贸易之利,首在航海,顾风波之险,有时不可测料,于百中取二三。无事则公司得以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不至于大损,此其法诚至善也。”材料中国所说的“法”主要是指A.创设国家中央银行B.建立近代金融体系C.仿效西方公司制
13、度D.建立近代保险制度【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 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西方的海外贸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可预料的航海风险,要保障商人的利益,成立公司,收取一定的费用,避免商人的损失巨大,由此可知“法”主要指的是近代保险制度。故选: 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理解。历史卷2015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4、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14、”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D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共和思想【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B 解析:材料中“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说明“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近代以来的救国意识的觉醒,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最早把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运用于实践的是洋务运动,B项正确,A项不属于近代救国意识,C、D项晚于B项的救国主张。故选: 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
15、期期中考试(201411)】O2 R1 C3 51(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不少人习惯上也将这个时期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清初几位大师所提倡的“经世致用之学”,能令学者对于二百多年的汉宋门户得一种解放,大胆的独求其是。他们曾痛论八股科举之汩没人才,到这时候读起来觉得句句亲切有味,引起一班人要和这件束缚思想、锢蚀人心的恶制度拼命。他们反抗满洲的壮烈行动和言论,蓦地把二百年麻木过去的民族意识觉醒转来。总而言之,最近三十年思想界之变迁,最初的原动力,是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 摘编自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实
16、际是分为两部分的。第一部分是新文化运动,叫五四新文化运动,从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时就已经开始了。第二部分是1919年5月4日前后的抗议运动。但在我看来,这两个实际上是两回事、两个事件。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文化启蒙。个性解放和自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调,大批青年投入其中。五四运动本身也像各种政治运动一样,充满了爱国激情。但是这个政治运动中经常是限制别人自由的,道德口号起来了,你不跟着走就是卖国贼。 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1936年,陈伯达发表论新启蒙运动,一方面强调“新启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强调此次运动是对“五四”传统的继承。希望发扬“五四”自由讨论的传统,把思想文化统
17、一到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一时代主题上来。1937年5月,亦即纪念“五四”运动十八周年的前后,新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摘编自启良20世纪中国思想史(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所说的“残明遗献思想的复活”的核心,并说明19世纪末思想界重视“残明遗献思想的复活”的主要目的。(12分)(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五四运动”的相关观点。(4分)(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所描述的“新启蒙运动”的特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
18、思想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答案】答案:(1)条件:“经世致用之学”的产生;八股科举束缚思想;满汉民族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的强化。(6分) 核心:初步的反专制的民主与民权思想。(2分)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4分,如果学生回答“资本主义”的某个层面,1分或如果学生从“现代化”的角度作答1分) (2)观点:五四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一次文化启蒙,后期是一场政治运动;政治运动以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名义阻碍思想自由。(4分) (3)变化:由强调思想解放到把思想解放与民族救亡有机结合。(2分,未说明“变化”的1分) 影响: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的高
19、涨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近代意义上的形成。(4分) 解析:(1)据材料一“清初几位大师所提倡的“经世致用之学” 他们曾痛论八股科举之汩没人才他们反抗满洲的壮烈行动和言论,蓦地把二百年麻木过去的民族意识觉醒转来”即可归纳“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其核心并说明19世纪末思想界重视“残明遗献思想的复活”的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实际是分为两部分的。第一部分是新文化运动,叫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二部分是1919年5月4日前后的抗议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文化启蒙五四运动本身也像各种政治运动一样,充满了爱国激情”即可概括材料二中关于“五四运动”的相关观点。
20、(3)再结合上题即可知其不同的和影响。【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C2 J1 R1 L1 C3 49(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几个因素可以解释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的文官候选人一直是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 其次,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
21、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因此也就毫不奇怪,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最后,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也应负部分责任。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在民国初期起了主要作用,但他们却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你是否同意“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11分)(2)请结合史实举一例说明“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3分)
22、(3)概括近代史上中共是如何从“照搬别国道路”到“走自己的路”。(4分)【知识点】C2 J1 R1 L1 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答案】 答案:(1)原因:产生于中国内地的知识分子知识单一,不懂科技和战争。统治阶级不愿也不善于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年轻的革命者照搬别国制度,脱离国情。(每点2分,共6分)、 观点: 同意。理由:共
23、和体制有名无实;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力。 (5分) 观点:不同意。理由: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悔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分) (2)例1:洋务运动(1分),引入西方技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2分);、 例2:戊戌变法(1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变君主专制(2分); 例3:社会结构变化(1分),出现了买办阶层;(2分) 例4:经济结构变化(1分),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例5:社会生活变化(1分),西方衣食住行和娱乐方式传入; 例6:思想文化变化(1分),西学东渐。 (3)革命时代:“走俄国人的路”:在大城市举行工人运动、武装起义;(2分) “走自己的路”:把农民纳入
24、中国革命队伍;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民主主义革命。(任答一点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1)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可以梳理材料叙述角度,可知三段材料分别从儒家文化的影响力、统治阶级接受外来文化的历史、辛亥革命理论主张同中国国情的关系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理清材料逻辑及关键词予以提炼概括表述即可。(2) “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结合语境可知所指为面对西方冲击中国的应变行为,也即为向西方学习,联系19世纪后半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相关史实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变化予以罗列并简要分析即可。(3)中共是如何从“照搬别国道路”到“走自己的路”,联系中共成熟历程中,对国情
25、认识日益走向深刻,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过程中的相关史实予以罗列并简要分析即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综合分析、理解、归纳。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1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如。题干中划线内容很可能是 ( ) A辛亥革命取代戊戌变法、民国与清朝 B戊戌变法取代洋务运动、“预备立宪”与戊戌变法- C民国取代清朝、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D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知识点】R1 R3近
26、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新陈代谢”是指某些集团在历史上起到过进步作用但又被后者所超越,并最终推出历史舞台。A项中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改革,D项中的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农民运动,不符合“新的取代旧的”,排除A、D项;“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强调新事物中有一定的共性。“预备立宪”是一场仿行西方政治制度的骗局,其目的还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前者是旧的,后者是新的,不符合题意,B项
27、排除。第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即民国取代清朝符合此观点,二是新与新递嬗,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体现了这种变化,C项正确。故选: 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理清选项中的各个要素的关系。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5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如薛福成认为,“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蓝也”。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梁启超认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
28、议院也”。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 B有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的学习C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D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 C 解析:“中体西用”思想只学习西方器物,而材料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A项错误;结合晚清时期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可知不是盲目排外,D项错误;“西学中源说”不是科学的依据,C项错误;“西学中源说”出现一些仁人志士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有关,推动了当时向西方的学习,B项正确。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
29、期期中考试(201411)】42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洋务派:“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据此,可判断出他A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主张发动民众来抵抗外来侵略C已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D要求同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 A 解析:“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可以得出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而不变革社会制度是行不通的,C项正确;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代表,并非反对学习西方,而是认为学习西方的重点应是社
30、会制度,A项错误;维新派存在脱离广大民众的局限,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D项错误。故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的准确解读。 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81895年和 1898 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分别刊出,康有为“既不尽依公羊典范,更不乘承今文家法。惟取能合用其说者,合己说者则取之,不合者则伪之。”材料说明康有为两部著作的特点是A借用传统文化,以达经世之目的 B注重考据考证,以恢复儒学权威C借今古文之争,以重塑孔子形象 D注重材料取舍,以西学论证中学【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31、维新变法思想【答案】 A 解析:“既不尽依公羊典范,更不秉承今文家法。惟取能合用其说者,合己说者则取之,不合者则伪之。”依据其中的“既不尽更不秉承惟取”可见康有为在对待传统文化上的态度是借用传统文化,宣传自己的变法思想。 故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准确理解与认识。 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201410)】2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以下变革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学习西方制度、变法图强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政治制度出现里程碑式的变化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
32、B. C. D. 【知识点】R1 C1 C2 C3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贡献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五四运动【答案】B 解析:学习西方制度,变法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是指维新变法;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是指五四运动;政治制度出现里程碑式的变化是中华民国的成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历史基本史实的时
33、间的准确记忆。历史卷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J2 R1 R2 C1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7分)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方自治的呼声在社会上骤然兴起。康有为在1902年指出,欧美、日本等国强盛的原因在于实行地方自治,中国所以“败弱”,原因在于“官代民治”,因此救中国之道,“听地方自治而已”。梁启超认为,“抑民权之有无,不徒在议院参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强者,则其民权必盛,否则必衰”。某留日学生则认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起,其国力必最强盛。地方自治制与实业要有密接之关系”,“吾民族欲自发达其实业非亟亟趋向于地方
34、自治之规模而进行不可”。 据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马小泉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三人对地方自治问题论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时代背景。(10分)(请勿在此作答)材料二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8分)
35、(请勿在此作答)材料三 而儒家以孝弟二字为二千年来专制政治、家族制度联结之根干,贯澈始终而不可动摇。使宗法社会牵制军国社会,不克完全发达,其流毒诚不减于洪水猛兽矣。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一九一五年七月(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9分)背景主张评价(请勿在此作答)儒家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批判儒家思想。(请勿在此作答)【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
36、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答案:(1)角度:康有为:地方自治是强国之道,立国之本。(2分)梁启超:地方自治是伸张民权的基础。(2分)留日学生:地方自治是发展民族工商实业、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保证。(2分)背景: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严重;(1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分)主张变法强国,(1分)实业救国。(1分)(2)8分答案一: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答案二:若反对“冲击反应
37、”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答案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 示例: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中国社会内部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 从题目所给的材料来看,在 1856-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1894
38、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再次形成冲击,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希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挽 救民族危亡;1900 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 的朝廷” ,引起国内革命浪潮高涨,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推动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综上所述,冲击-反应模式有 其合理性。但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也并非仅靠外部冲击来实现,中国社会内部也蕴含着诸多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从经济上来看,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之前已经产生并壮大发展;政治上,反专制民主思想在明清之际也已经出现。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社会内部
39、已经孕育着变革的力量并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3)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2分);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2分)评价: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3分) 解析:(1)维新派人士是想着通过地方自治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权利。这种自治的思想是和当时的背景密不可分的。当时民族危机严重,挽救民族危亡成为了中国人的首要任务。再加上民族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因此提出了这样的主张。(2)评析“冲击反应”模式是现在历史学对中国近代的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角度,主要的思路是中
40、国近代的社会变革是在西方侵略的冲击之下,被迫应变而产生的。如果赞成该模式,则应该重点强调外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如果不赞成该模式,可以从内因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社会的变革主要是中国内部发展的结果。言之有理即可。(3)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15年7月、批判儒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来分析背景,全面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历史卷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27.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
41、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A.强国御辱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科学理性【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A 解析:引西救儒至西儒对立,都是在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积极探索。 故选: 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历史卷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25.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论述能证明其观点的有 开辟了向西方学习之路
42、,促进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 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成为20世纪民主革命的开端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 近代中国的首次思想解放潮流,开创新时代风气 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符合近代中国的发展趋势 A. B. C. D.【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 D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戊戌变法是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一场救亡图存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最大的历史功绩是思想启蒙。项洋务运动时期就开始过;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是指洋务运动;成为20世纪民主革命的开端是指辛亥革命。故选: 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
43、的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性质、特点、作用的准确把握。 历史卷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21.郑观应在公法中说:“公法者,彼此自视其国为万国之一,可相维系而不可相统属者也。”“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侵夺。”依据以上言论判断,郑观应主张A.平等交往 B.学习西方 C.依法治国 D.公平竞争【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各国之权利而他人不可侵夺”对应到A选项“平等交往”。故选: 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历史卷2015
44、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19. 下列言论摘自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其中体现维新思想的是 “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 “道为本,器为末,器可变,道不可变” “我国只知造购船炮,不重艺学,不兴商务,尚不知富强之本”“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 . . .【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C 解析:郑观应的维新思想主要包括经济上发展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政治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设议院。符合题干要求;是洋务运动时期,顽固派的思想;是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的观点。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
45、题的关键在于对维新思想的特征的准确把握。 R2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4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撰文:“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书,以真理为归,真理所在,毫不旁顾。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魄力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下列有关该资料的说明正确的是A该文章可能发表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B冲决封建网罗成为追求理想世界的根本目标C毛泽东深受维新派的思想熏陶 D中国共产党人的救国之路已日渐清晰【知识点】R2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A 解析:依据材
46、料中的关键信息“今之陈独秀”可知该文章可能发表在新文化运动时期;B项中的根本目标不正确;毛泽东强调谭嗣同等人追求真理,并未深受维新派思想的熏陶,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 A【思路点拨】 历史卷2015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201411)】R1 R244、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针对中西文化“两
47、种极端的倾向”,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或自立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知识点】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答案:观点:辩证的观点。(2分评价:“保存国粹”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就是主张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保留中国固有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文化。在思想文化方面就属于“保存国粹”。(2分) 洋务派的这种思想主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并推动了洋务运动的进行,从而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的进程。但阻碍了中国在更深层
48、次上对西方的学习。最后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6分)评价:“醉心欧化”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并且要求彻底批判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就属于思想文化上的“醉心欧化”。(2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给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以沉重打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但这种观点存在着严重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对西方义化的盲目崇拜。 解析:从材料中“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可知此观点为辩证或全面的观点,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谈看法,注意史论结合,如“保存国粹”观
49、点,需列举做法,然后阐述该做法带来的影响。【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然后结合史实进行综合分析。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410)word版】23J2R2 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上海总商会、沪南商会代表全埠商人致南北大总统(孙、袁)、临时政府、参议院、各省都督的电文:“民军起义,海宇光复。以战争之故,农辍于野,工休于肆,商绝于途。所望共和速成,国利民福,讵以南北统一,争持地点,纷扰浃旬,人心静而复动,大局安而又危。商界生计攸关,剥肤切痛。建设之初,端绪万千,一著之差,关乎全局。切盼早定统一政府,免在
50、风动云绕,致生意外干涉。” 摘编自申报(1912年3月9日)材料二 各大爱国团体联合以国民大会上海事务所的名义发布宣言内容:“我们请徐世昌办卖国贼,是请卖国贼办卖国贼,是万万做不到的。”“国民若是有救国的决心,要先把私通日本的卖国贼政府推翻,然后可以废除密约,争回山东,除了这个法子,是万万不行的。”摘编自国民日报(1919年6月6日)材料三北洋军阀统治建立后,进行了大量的法律条文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东方杂志从1915年1月开设“法令”栏到1921年此栏结束,其公布的各种法令数目如下:其实,五四时期,中国社会远未实现“以法立国”“以法治国”,统治者也从未真正做到“依法行事” 。统治阶级玩弄法律这
51、个魔方,是他们利用“共和”这块招牌的组成部分。 他们实际上是政法不分、以政代法的。摘编自王跃变迁中的心态五四时期社会心理变迁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怎样的政治心理诉求?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资产阶级对北洋政府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分析其转变的原因。(12分)(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洋政府在统治观念上与清末的封建统治相比发生了什么显著地变化?并简要评价这一转变。(6分)【知识点】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五四运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
52、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 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所望共和速成,国利民福,讵以南北统一,争持地点,纷扰浃旬,人心静而复动,大局安而又危。切盼早定统一政府,免在风动云绕,致生意外干涉”的信息来概括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国贼办卖国贼,要先把私通日本的卖国贼政府推翻,然后可以废除密约,争回山东”并比较材料一从希望、抱有幻想到失望、对立的角度概括答案;第三小问结合民国时期政治、经济以及思想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视角分析作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会远未实现“以法立国”“以法治国”,统治者也从未真正做到“依法行事”的信息从
53、“从人治到注重“法治”的角度概括作答;第二小问属于评价历史现象题,评价时候依据材料围绕民主平等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追求民主平等的思潮,是北洋政府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在统治形式上的调整,是为对抗当时蓬勃发展的南方革命政权以及应对内郁不断升级的争权夺利斗争的需要”的角度进行评述。参考答案:(1)对政局稳定的期望远远高于对民主共和的要求。(2分) 从希望、抱有幻想到失望、对立。(2分) 转变的原因:国际: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民族矛盾激化。(2分)国内:政治上: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出现“春天”,资产阶级实力增强,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促
54、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发展与传播,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6分) (2)从人治到注重“法治”。(2分)评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追求民主平等的思潮,是北洋政府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在统治形式上的调整,是为对抗当时蓬勃发展的南方革命政权以及应对内郁不断升级的争权夺利斗争的需要。(4分)【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辛亥革命后民主法治建设历程进行评述,并会解读史料和依据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答题。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DBACD6-10CDBBA11-15BDDCD16-20ACDCD21-25CABDA
55、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信息一:建国以来,我国水稻亩产不断增长。(2分)说明一: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期,浮夸风盛行,粮食产量实际偏低。(2分)袁隆平发明高产杂交水稻,加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产量不断提高。(2分) 信息二: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政策在不断探索。(2分)说明一,1958年我国正在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违背了经济发展舰律,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2分)1978年以后,我国开始了伟大的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2分)27.(1)法家:以“法”作为基本规矩尺度,以此去规范、约束一切行政活动,非常重视对官吏的监控。(4分)
56、儒家:强调加强道德修为,自内而外从思想上防控腐败。(2分) (2)信奉法律,力求法治,完善制度,细节防腐,设立机构,专司反腐,严格执法,铁腕惩腐。舆论监督。第四权力。(每点2分,满分10分) (3)反腐败必须加强法治建设,反腐败必须加强道德建设。 (4分,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28. (1)对政局稳定的期望远远高于对民主共和的要求。(2分) 从希望、抱有幻想到失望、对立。(2分) 转变的原因:国际: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民族矛盾激化。(2分)国内:政治上: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出现“春天”,资产阶级实力增强,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促进了资
57、产阶级思想的发展与传播,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6分) (2)从人治到注重“法治”。(2分)评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追求民主平等的思潮,是北洋政府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在统治形式上的调整,是为对抗当时蓬勃发展的南方革命政权以及应对内郁不断升级的争权夺利斗争的需要。(4分)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6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
58、求C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 D弘扬国粹以凝聚民族精神的理想【知识点】R2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的信息说明当时中国传统艺术遭受重大的打击,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时代要求。故本题选择B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解。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4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生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近代
59、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B西学涌入致中西文化碰撞交融 C近代中国政局变化和社会转型 D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知识点】R2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答案】 C解析:A、B、D三项中的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都属于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转型的具体表现,故C项正确,故本题选择C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思想转型的理解。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201411)】13.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倡导“整理国故”运动。“就是
60、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材料表明胡适A.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目的B.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知识点】R2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分析出,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的初衷本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进而在此基础上融合中西文化,“再造文明”。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
61、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1.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C.民族主义的高涨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知识点】R2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答案】 C 解析:关键要抓住时间信息“1924年”。1924年国民大革命开始,反帝爱国运动高涨,这与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的一面相吻合,所以陈独秀认同了义和团运动
62、的作用和进步意义。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11辛亥革命后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排除B项;当时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不同时期的民族主义的含义的正确理解。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2“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 )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点】R2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63、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答案】D 解析:新文化运动较为彻底地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同时宣传了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因此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的各种学说得到迅速传播,一部分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找到支持者”。 戊戌变法时期、清末新政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均未宣传过布尔什维克主义。故选: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正确解读,并对新文化运动的宗旨的准确理解。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3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由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
64、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 ) A都提倡吸收外来文化 B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 C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D都主张古典文化的复兴【知识点】R2 P1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答案】C 解析:文艺复兴没有吸收外来文化,A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是理性主义,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主张思想解放,打破了传统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束缚,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而文
65、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就是人文主义,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的传统思想,D项错误。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找出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共性。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201410)WORD版】O1 C1 J1 R2 F1 G1 G2 N2 38(25分)外语在近代中国教育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中国从孟子时代开始,“华夏正音”之外的语言被贬为“鹱(h)鸟之音”,意思是并非人类的语言,读书人谁要学它,就是“下乔木而迁于幽谷”自甘堕落。近代中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
66、、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10名学生,后扩大到100多名。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现代中国第一阶段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1952年明确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我们学会俄文,就能打破语言、文字上的隔阂,搬掉放在我们发展中苏友谊大道上的一座大山。我们学会俄文,就能更加直接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可以使我们祖国更加速向社会主义前进。我们学好了俄文,就可以更加促进两大民族的文化的交流,促进两大民族的友谊和合作。”现代中国第二阶段1978年底,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
67、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1)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对待外国语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1862年前后清政府开始了一场什么改革?简要说明1904年后学习外语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联系。(9分)(3)材料中现代中国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8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经济结
68、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答案】答案:(1)古代态度:认为并非人类语言,不屑于学习(2分) 原因:古代中国强盛;中华文明先进,领先周边世界;儒家正统思想影响。(2分,每点1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给分)近代态度:政府主导(鼓励)学习外语(2分) 原因:近代中国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机深重;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先进;有识之士的
69、推动;外语是与西方沟通的媒介。(2分,每点1分,任答2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给分)(2)改革:洋务运动(3分)原因:明治维新,日本强盛;日俄战争,日本取胜;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清末新政,政府推动;邻近日本,方便留学。(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给分)(3)不同:第一阶段学习俄语为主,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2分)第二阶段学习英语为主(2分)趋势:政治格局从两极对峙向多极化趋势方向发展(2分)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2分)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表格中的“古代中国”中的从孟子时代开始,“华夏正音”之外的语言被贬为“鹱鸟之音”,可以看出态度为认为并非人类语言,不屑于学习
70、,原因结合古代中国强盛,中华文明先进,领先周边世界,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等来作答;第二小问根据表格“近代中国”中的“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和“1904年,政府规定”,可以得出态度为政府主导(鼓励)学习外语,原因结合近代近代中国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机深重,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先进,有识之士的推动;外语是与西方沟通的媒介等来作答。(2)第一小问结合问题中的“1862年前后”可以得出当时进行的改革为洋务运动;第二小问结合1904年左右的历史如民族危机加重,日俄战争,清末新政,以及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完全西化等主张来作答。(3)第一小问结合表格“现代中国第一阶段”中的“俄文,它
71、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我们学会俄文,搬掉放在我们发展中苏友谊大道上的一座大山。我们学会俄文,加速向社会主义前进。我们学好了俄文,促进两大民族的友谊和合作。”可以得出第一阶段学习俄语为主,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另外结合表格中“现代中国第二阶段”中的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可以得出第二阶段学习英语为主;第二小问结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末国际政治经济特征来作答,即政治格局从两极对峙向多极化趋势方向发展,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关键信息的准确理解、综合分析归纳。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201410)】
72、R2 39.(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 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材料三
73、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4分)王韬评论他“实倡先声”的含义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4分)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6分)(3)毛泽东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2分)运用这一观点,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2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国知识
74、分子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 (6分)【知识点】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思想理论成果西学东渐【答案】答案:(1)观点:提出学习西方,但认为封建制度和儒家道德不能改变。(2分)含义:对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2分)(2)观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或答认为中国文化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2分)(3)观点:批判吸收。(2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答“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分)(4)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2分)解析:(1)从材料“势变道不变”可以看出,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技术,但是不主张
75、改变封建制度。对中国人了解西方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从材料可以看出,胡适认为中国事事不如人、处处不如人,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3)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批判继承。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的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4)近代对西方文化经历了由排斥、到全盘西化最后正确认识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过程。【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并对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对中国的影响的准确把握。历史卷2015届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J2 R1 R2 C1 34.阅读下列材料,回
76、答问题。(27分)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方自治的呼声在社会上骤然兴起。康有为在1902年指出,欧美、日本等国强盛的原因在于实行地方自治,中国所以“败弱”,原因在于“官代民治”,因此救中国之道,“听地方自治而已”。梁启超认为,“抑民权之有无,不徒在议院参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强者,则其民权必盛,否则必衰”。某留日学生则认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起,其国力必最强盛。地方自治制与实业要有密接之关系”,“吾民族欲自发达其实业非亟亟趋向于地方自治之规模而进行不可”。 据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马小泉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
77、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三人对地方自治问题论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时代背景。(10分)(请勿在此作答)材料二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8分)(请勿在此作答)材料三 而儒家以孝弟二字为二千年来专制政治、家族制度联结之根干,贯澈始终而不可动摇。使宗法社会牵制军国社会,不克
78、完全发达,其流毒诚不减于洪水猛兽矣。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一九一五年七月(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9分)背景主张评价(请勿在此作答)儒家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批判儒家思想。(请勿在此作答)【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答案:(1)角度:康有为:地方自治是强国之道,立国之本。(2分)梁启超:地方自治是伸张民权的基础。(2分
79、)留日学生:地方自治是发展民族工商实业、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保证。(2分)背景: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严重;(1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分)主张变法强国,(1分)实业救国。(1分)(2)8分答案一: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答案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
80、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答案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 示例: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中国社会内部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 从题目所给的材料来看,在 1856-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1894 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再次形成冲击,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希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挽 救民族危亡;1900
8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 的朝廷” ,引起国内革命浪潮高涨,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推动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综上所述,冲击-反应模式有 其合理性。但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也并非仅靠外部冲击来实现,中国社会内部也蕴含着诸多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从经济上来看,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之前已经产生并壮大发展;政治上,反专制民主思想在明清之际也已经出现。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变革的力量并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3)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
82、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2分);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2分)评价: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3分) 解析:(1)维新派人士是想着通过地方自治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权利。这种自治的思想是和当时的背景密不可分的。当时民族危机严重,挽救民族危亡成为了中国人的首要任务。再加上民族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因此提出了这样的主张。(2)评析“冲击反应”模式是现在历史学对中国近代的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角度,主要的思路是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是在西方侵略的冲击之下,被迫应变而产生的。如果赞成该模式,则应该重点强调外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和
83、思想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如果不赞成该模式,可以从内因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社会的变革主要是中国内部发展的结果。言之有理即可。(3)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15年7月、批判儒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来分析背景,全面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R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1孙中山曾明确指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下列哪一主张与上述观点相一致A没收大企业扶助
84、农工B节制资本为北伐胜利进军奠基C与时俱进完善民生主义D积累资金以利于驱除鞑虏【知识点】R3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主旨意思,实际是主张通过限制独占性质的企业(包括本国和外国企业)以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家生计。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材料引言出自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B、D项时间不符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R4毛泽东思想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4“中国革命到了今天,它的意义更加增大了。在今天,是在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已经一天
85、一天把世界拖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是在中国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已经形成了一个伟大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的时候。在今天,我们是处在这种时候,那末,应该不应该估计中国革命的世界意义是更加增大了呢?我想是应该的。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这段论述出自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 D论十大关系【知识点】R4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答案】 B 解析:题干中“一天一天把世界拖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是审题关键句,“二战”于1939年爆发。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于1927年;新民主
86、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发表于1928年。论十大关系发表于1956年。故选: 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毛泽东的著作的时间的准确记忆。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C3R4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只有为着保卫祖国而战才能打败侵略者,使民族得到解放。只有民族得到解放,才有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被打倒了,同时也就是帮助了外国的人民。因此,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材料二 中国
87、今天的民族革命任务,主要的是反对侵入国土的日本帝国主义,而民主革命任务,又是为了争取战争胜利所必须完成的,两个革命任务已经联系在一起了。那种把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革命阶段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 如此伟大的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取得胜利的。 抗战以前,没有抗日的政治动员,这是中国的大缺陷,已经输了敌人一着。抗日以后,政治 动员也非常不普遍,更不说深入。论持久战材料四 任何思想离开了三民主义,即不能长存于民族意识之中。所以,抗战的最高指导原则,惟有三民主义。抗战的最高指导组织,惟有中国国民党。我们可以说,没有三民主义就没有抗战
88、。没有中国国民党就没有革命。如果中国国民党失败了,这亦就是中国国家的整个失败。简单地说: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中国国民党。培养国民救国道德,即是恢复我国固有的伦理而使之扩充光大。而最重要的条目,则为发扬我国民重礼尚义、明廉知耻的德性。这种德性,即,四维八德之所由表现。而四维八德乃又以“忠孝”为根本。蒋介石中国之命运(1943年)(1)依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观点。(4分)(2)依据材料四指出,蒋介石民族主义的思想渊源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思想?(6分)(3)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思想有何共性?分析二者在如何处理民族与政党利益关系问题上的区别及其对战后中
89、国政局的影响。(6分)【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答案】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二和三从“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 那种把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革命阶段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如此伟大的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取得胜利的”的角度去分析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中“任何思想离开了三民主义,即不能长存于民族意识之中。所以,抗战的最高指导原则,惟有三民主义。”信息来概括渊源;第二小问评价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去分析作答,积极从团结抗战角度思考,消极从
90、维护专制统治的视角分析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从抗日维护民族独立的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区别从蒋介石和毛泽东阶级利益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三小问影响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从中共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党逐渐失去权威,空前孤立,丧失了大陆政权的角度归结答案。参考答案:(1)观点: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具有一致性; 民族主义与民主革命应该结合起来; 要充分发动民众起来抗战。(4分)(2)思想渊源: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分) 评价:有利于团结鼓舞中国人民抗战,具有进步性和爱国性; 强调维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具有专制性;强调用“忠孝”观念来维护其统治,具有
91、落后性和保守性。(4分) (3)共性:都要求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2分) 区别:蒋介石强调维护独裁统治,把民族利益与党派利益等同起来;毛泽东把保障民众权益与实现民族主义目标相结合;(2分)影响:中共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党逐渐失去权威,空前孤立,丧失了大陆政权。(2分)【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并会依据所学知识从民主主义以及抗日战争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综合答题。历 史 参 考 答 案1、C 2、B 3、C 4、B 5、D 6、D 7、B 8、D 9、C 10、B 11、D 12、A 13、C 14、C 15、D 16、B 17、
92、C 18、A 19、B 20、C 21、A 22、B 23、C 24、C25(16分)(1)趋势:分封制、宗法制瓦解。(1分)原因:诸侯享有较大独立性,实力日益壮大,周天子势力衰微。建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4分)(2)进步意义: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的原则,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4分)不同: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维护君主专制;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则反对专制,维护民主政治。(2分)(3)观点: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命,主张由君主来完成革命;中央集权制适应了大革命后的
93、新社会。(2分) 趋势:走向共和,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共和制逐步取代了君主制及帝制)。(1分) 根本原因: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2分)26(20分)(1)商标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标的命名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工商业者重视产品质量和信用的宣传;手工业者采取家庭经营的模式;出现假冒他人品牌的侵权行为;政府发布法令打击假冒行为。(6分)(2)拥护民主共和;实现国家富强;抵御外国的经济掠夺;挽救民族危亡。(2分)状况:中国经济落后,民族工业处于初创阶段;中国门户被打开,外国产品霸占中国市场。(2分)原因: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政治革命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
94、的地位;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措施;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观念的进步。(4分)(3)社会主义改造使同仁堂由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文化大革命对同仁堂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破坏;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迎来了同仁堂的春天;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同仁堂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走上市场经济之路。中华老字号同仁堂的兴衰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6分)27(16分)(1)观点: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具有一致性; 民族主义与民主革命应该结合起来; 要充分发动民众起来抗战。(4分)(2)思想渊源: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分) 评价:有利于团结鼓舞中国人民抗战,具有进步性和爱国性; 强调维护国
95、民党的独裁统治,具有专制性;强调用“忠孝”观念来维护其统治,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4分) (3)共性:都要求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2分) 区别:蒋介石强调维护独裁统治,把民族利益与党派利益等同起来;毛泽东把保障民众权益与实现民族主义目标相结合;(2分)影响:中共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党逐渐失去权威,空前孤立,丧失了大陆政权。(2分)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襄阳四中、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高三四校联考(201410)】18下图中的叙述是中共在某次会议前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宝贵探索,有利于 初步提出区别于苏联的经济思想,如发展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
96、律等。提出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制定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A“三大改造”的启动 B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展开 C“八字方针”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 【知识点】R4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双百方针【答案】B 解析:题目中的信息“初步提出区别于苏联的经济思想”应为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制定双百方针”也发生在1956年,故排除1953年的A项、1960年的C项、1978年以后的D项。此阶段应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故本题应选B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能力。历史卷2015届河南省实验中
97、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6、法国总统德斯坦说:“由于毛泽东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以下各项中,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B.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C.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 D.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知识点】R4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答案】A 解析:材料从思想方面对毛泽东进行了高度评价;依据所学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即“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理论等。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98、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容,A项不能佐证。故选: 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毛泽东思想的内容的准确记忆。 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4.发表于1940年1月,阐述中国革命理论和策略,在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性质、领导权等问题。“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上述材料来源于百度词条,它是毛泽东的哪部著作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知识点】R4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答案】 C 解析:1940年1月,阐述中国革命理论和策略,在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性质、领导权等问题。从时间1940年1月来判断,是新民主主义论。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毛泽东的著作的核心内容的准确记忆、理解。 R5新时期的理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