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1课时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标:概述新中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初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道这三项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参照学习过的政治知识,初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2、过程与方法:粗读、精读,快速浏览,圈点划批,提高历史阅读能力;阅读材料(文字、
2、图片、影视等),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和视频播放,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通过对三大政治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历史和现实要求的必然结果;把握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展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美好前景;培养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学习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内容和意义,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第一部宪法的诞生
3、及其特点和意义。学习难点: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具有的中国特色。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课主要讲述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2、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以备课上集体讨论、突破。3、完成预习自测题目。4、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教材助读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 背景:随着 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始筹建新中
4、国的工作。2、 形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2)内容:通过 (临时宪法)选举产生了 。决定了首都、代国歌、国旗、公元纪年。(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3、发展(1)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 职权,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 。(2)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 ”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三、 1、条件: 的有关规定;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5、。2、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通过了 。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影响: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 制度。原则:宪法体现了 和 两大原则。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2)建立了新的国家机构。3、意义(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 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 ,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原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 局面;为了保证 和共同发展。2、建立:(1) 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2) 年
6、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含义:是在 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 。4、 表现:成立了五个民族自治区和一百多个自治县(旗) 5、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过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预习自测 1“人民的解放”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基本主题之一,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有 ()结束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 国内各民族平等,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消灭了剥削制度,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AB C D2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耐斯比特在
7、他的新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的“中国没有陷入争斗的局面”和“一党体制”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3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
8、革具有()平等性广泛性继承性深刻性A B C D4.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A 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C 率先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D.率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课内探究情景导入师:从2000年开始,每年3月王小丫都会做一个专题节目跑两会,两会指的是哪两会?反映了我国的什么制度?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
9、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这三大制度是何时确立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始于疑1、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如何?2、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是什么?如何认识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学习建议:请用5分钟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第一,理解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意义;第二,总体把握新中国政治建设的特点。质疑探究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互动探究】1954年9月的一个早晨,一位梳着两条大辫子的山西女青年申纪兰,穿着连夜缝制的一身蓝色卡其布新衣,“骑上毛驴去见
10、毛主席”。从村子到长治,山连山,沟套沟,毛驴走了7个小时,火车又把她带到北京,柯罗莎大客车把她和其他代表送到中南海。在那里,她和一千多名代表审议通过了新中国宪法,并且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投了毛主席一票”。1、 申纪兰骑上毛驴到北京参加什么重大活动?联系所学知识,指出这次重大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她为什么“无比激动”?、2、就阶级本质而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有何根本区别?二、建国初期民主制度及其特征【互动探究】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1、简述图三与图一、图二之间的关系。2、综述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
11、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2.2012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简称“两会”。“两会”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都是()A通过选民选举其成员 B国家权力机关C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 D实践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3.青藏高原:“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
12、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改革开放AB C D二、非选择题4、阅读下列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朱德与民主党派人士合影(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什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这一制度有何新的重大发展?材料二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13、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1954年宪法中的上述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规定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材料三 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胡锦涛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北京2010年1月22日电)(3)建国初期,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1984年,这一制度又获得了怎样的重大发展?请写出我国除西藏自治区之外的四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课后反思课后训练课本p69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