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3白桦林的低语_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2517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3白桦林的低语_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3白桦林的低语_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3白桦林的低语北师大版这是一篇新课文。好像在所有教过的小学教材中,这是第一次接触刘心武的作品。虽说他对红楼梦的解读还是有不少不敢苟同之处,但白桦林的低语还应该算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课文。课前还是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的,但在孩子们自由读文之后,基本就没有按准备来了。不知道别的老师们会不会这样,反正我是十有八九上着上着就会随心所欲了(当然,公开课除外)。今天随心所欲的原因是概括大意,可能因为是抒情散文的缘故吧,一开始要求概括时有些孩子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稍微提醒才明白过来(本来还以为很简单的内容呢)。于是课文也就从大意入手,课文的第一句话其实就能基本概括文意:“从大兴安岭回来以

2、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是指谁?为什么要怀念?给了不少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勾画、旁注,巡视时,发现大部分孩子都能找到重点。应该说,这样的文章读来不算难,但是,从旁注可以看出,对文章内涵深入思考的却并不是太多,很多孩子的阅读都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这也是为什么,理解“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一句时,到底是什么样的“胸怀”,什么样的“目光”时,很多孩子答得并不到位的原因吧(当然,还是有理解得非常不错的孩子,如珂燚、佳婧等,但我知道,这并不能代表班上大多数孩子,所以今后,这恐怕是训练的重点了。)。文质兼美的散文,朗读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与前面两课的教学一样,并没有自己来范读,而

3、是一遍一遍地引,让孩子们自己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读出作者的意图。让孩子们自己读懂了,理解了,再来读出情感,应该比单纯地对老师的范读进行模仿要好些吧,即使效果可能并不如前。拓展时,让孩子们来说说自己身边那些普通但不平凡的人们,孩子们说了很多,医生、清洁工、警察、一线的工人、支教的老师其实,非常希望能听到孩子们能说说他们的父母,但却没有听到。也许,孩子们对于身边那些默默付出已经习以为常,也许,他们以为那些琐碎的小事并不能算得上伟大,所以只好亲自补充了,当然还提醒孩子们,别忘了他们的启蒙老师,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才让大家能够读书识字,告别愚昧。本文的人称也挺有意思的,并没有一般散文所用的第三人称,总结时,特别提醒孩子们关注这样的写法,并且要求本周的日记中,学习这样的写法,也写一篇赞美身边普通人的文章,能写成什么样呢,挺期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