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_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2449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_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_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苏教版今天听了高亚东老师的一节阅读课把握的心脏带回祖国,整个一节课就在读中寻,寻中思的过程中度过了。有了这样的基调,就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体会作为一个“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来说,肖邦如何“爱国”。再通过读来品味他的具体行为与思想。这也是我听这节课感受最深的一点,下面我具体说一说我的感受。 一、阅读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第二自然段的阅读是对学生情感体验、文本感悟诸多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的问题的一次集中性的对话。所以高老师重点放在阅读、体验、对话这样的三步骤训练上。读出肖邦对祖国的爱,读出对沙皇的恨,读出与亲人的难舍,读出肖邦临行前对波兰的留恋。二、体验

2、通过反复读送别这一情景,让学生感受肖邦的心理活动。从而进一步理解了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的原因。三、对话在充分体验了当时的情与境之后,教师让学生就“特殊礼物”所含的象征意义进行了讨论,同样答案也是多重的,从而学生对课文理解也上了一个台阶。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但能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能领会文章的主题,把握情感基调。从“把心脏带回祖国”这样的字眼,显然可以体会到肖邦深厚的爱国情感以及文章悲壮的情感色彩。四、 板书 对学生进行写字教学。教师端正规范的板书,是对学生的示范。课题中如有生字,抓住揭示课题的时机进行及时的教学,往往事半功倍。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中介桥梁。一堂课能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能不能使学生透过特定的文学符号理解其中的深藏的意蕴,进入教材规定的情景,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师这个中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我们只有将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在生动活泼地在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读书,去感悟,去思考,去创造,去表现,我们的教学质量才会获得切实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