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案11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1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8湖南益阳、湘潭调研)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战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B)A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B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C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主权”使用频率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B项正
2、确。题干材料强调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无关,且该时期清政府“天朝上国”思想受到彻底动摇,排除A项。C项只强调民族危机加深,而没有涉及民族意识觉醒,排除。在甲午战争之前,西方主权思想已经引入中国,排除D项。2. (2018四川绵阳一模)1894年7月28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当时(D)A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理念B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C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D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解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
3、认为日本对清采取军事行动是不理智的行为,不能调动民众,故B项错误;材料认为清朝国力远胜于日本,未提及是洋务运动之功,故C项错误;申报轻视日本国力,体现了社会舆论盲目自信的心态,故D项正确。3. (2018吉林统考)1895年8月,日军以强大兵力进攻台湾彰化城北的八卦山,黑旗军和义军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此役日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战争。这体现出(C)A清政府出卖人民抗日活动B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很大C台湾军民英勇的抗日精神D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日军与台湾黑旗军和义军的斗争,没有体现清政府出卖人民抗日活动,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日军伤亡很大与材料“此役日
4、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战争”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台湾黑旗军和义军自发反抗日军侵略台湾,给予日军沉重打击,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台湾人民抗击日军,没有体现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故D项错误。4. (2018江西百所名校诊断)1894年6月18日,美国驻朝公使西尔向国务院报告,日本派遣大批军队进驻汉城“肯定怀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并表示“造成目前困难局面的错误很显然都是由于中国人的行动,他们将军队派到朝鲜”。西尔的报告(C)A识破了日本挑起战争的企图B力图维持东亚地区的固有均势C体现出美国对朝鲜局势的关注D建议美国支持日本的朝鲜政策解析西尔的报告认为日本派遣大批军队进驻汉城“肯定怀有某种不
5、可告人的目的”,并没有识破日本挑起战争的企图,故A项错误;西尔的报告只是对甲午战争前中日的活动进行猜测,并没有体现出美国的目的,故B项错误;西尔的报告注意到了甲午战争前中日的活动,体现出美国对朝鲜局势的关注,故C项正确;西尔的报告注意到了甲午战争前中日的活动,体现出美国对朝鲜局势的关注,没有给美国政府提出建议,故D项错误。5. (2018山西五校联考)1895年2月,在光绪帝召集的朝会中,文廷式主张效仿俄皇亚历山大一世迁都(其最终战胜拿破仑),要求迁都与日本继续作战,但该主张由于其他大臣的反对而被否决。材料体现出(A)A晩清中央政府腐败无能 B甲午战争决定了中国国运C中日经济变革结果不同 D清
6、政府成为列强侵略工具解析根据材料“光绪帝召集的朝会中由于其他大臣的反对而被否决”,表明清政府的决策层,腐朽自保倾向明显,故A项正确;甲午战争是中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故B项错误;材料的主题是清政府内部战和的讨论,与中日经济变革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故D项错误。6. (2018安徽皖南八校联考)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西方国家进行了多次交涉,承诺保证它们在中国的利益,甚至向英国保证不在上海地区用兵。这反映出日本(D)A希望西方国家配合作战 B充分利用了列强间矛盾C大肆出卖中国国家利益 D企图从外交上孤立中国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日本保护西
7、方国家在中国的既得利益,不是希望西方国家参战,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日本保护西方国家在中国的利益,没有涉及列强之间的矛盾,故B项错误;日本维护的是列强已经获得的利益,不是出卖中国的国家利益,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日本对西方国家的承诺,可知日本会获得西方国家的支持,避免西方国家干涉日本侵华,使中国失去国际支援,故D项正确。7. (2018河南中原名校考评)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B)A革命任务不明确 B指导思想不科学C革命目标不清晰 D具有空想性解析义和团运动
8、“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出其反帝的革命任务是明确的,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以宗教发动群众,指导思想不科学,最终导致惨败,故B项正确;义和团驱逐洋人的革命目标是清晰的,故C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出民族矛盾严重的时代特征,能够广泛调动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并非空想,故D项错误。8(2018安徽安庆联考)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从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 “退款”用于办学。可见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D)A推动中国教
9、育发展B树立其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C建立中美友好关系D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解析A项是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客观影响,故A项错误;B、C两项都不是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故排除;通过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美国向其灌输自己的思想文化,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即“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20分)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在近代文明
10、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材料二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看圆明园和故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掠到海外的国宝不知有多少。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也同时惊醒
11、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也正是由于中国的被侵略,让中国理所当然站在正义的一方,在两次大战中不至于沦为世界所不齿的邪恶轴心国。(1)材料一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如何理解?(10分)(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6分)(3)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历史研究中的什么观点?(4分)答案(1)观点:鸦片战争是使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的转折点。理解:鸦片战争使中国被迫放弃了闭
12、关锁国的政策,开始面对世界;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惊醒了部分中国人,使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面对世界。(2)直接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间接影响: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观点: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探究和认识问题的能力。(1)通过阅读材料可知,作者的观点主要是指出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对这种转型的理解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三方面阐释。(2)归纳材料内容,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回答。(3)结合三大史观回答。“清代中国”向近代文明转型,说的就是近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惊醒了中国,中国人开始向世界看齐,就是全球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