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21_1516苏教版(无答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2139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21_1516苏教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21_1516苏教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21_1516苏教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2115-16苏教版(无)“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2、,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一、基础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笔画

3、数不一样多的一组字是()。(填序号)(2分)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A、鼎愧焰缘B、诞迫兔怯C、凸凹匝永D、离偶勉殊2下列成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锦囊妙计名落孙山穷途末路为非作歹B、头晕目眩游手好闲气壮山河废寝忘食C、实事求是穿流不息应接不暇粉妆玉砌D、一如既往肜云密布苟延残喘轻举妄动 二、积累与运用。(共34分)写出下列历史故事的主要人物,并选择其

4、中的一个谈一谈你的理解。(3分+2分)画龙点睛()卧薪尝胆()望梅止渴()毛遂自荐()囊萤映雪()铁杵成针()我的理解: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2分)()胜()汰 弄()成() 舍()忘() ()逸()劳()江()海 ()天()地( )云()雾 ()风()雨你能把下面的谚语、诗句或歇后语补充完整吗?(8分)A、谁言寸草心, 。B、 ,明月何时照我还。C、莫愁前路无知己, 。D、 ,柳暗花明又一村。E、良药苦口利于病, 。F、 ,来年枕着馒头睡。G、路遥知马力, 。 三、阅读理解。 三顾茅庐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可是都没有见着。冬去春来,刘

5、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chn)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和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台阶下等候。

6、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诸葛亮出山以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t)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和张飞说:“我得到诸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3分)三顾茅庐: 蜿蜒: 茅塞顿开: 2分析下面的比喻句。(2分)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句话把 比作 。我得到诸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把 比作 。3读文章,完成练习。(6分)这段故事选自古典名著,作者是 。刘备拜访诸葛亮的目的是 。四:习作 我的 (横线上可填“烦恼”、“心里话”、“同桌”)要求:(1)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先要将题目补充完整)(2)字迹工整,不少于4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