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轻巧夺冠4615-16苏教版(无)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
2、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
3、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xn s yng y w g zhn ln qi r b sh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
4、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二、按要求写词语。10分1、至仁至义(ABAC):( )( )2、描写冬天景色的成语:( )( )3、提起孙悟空我就想到的成语:( )( )4、描写日出或日落情景(4字词语)( )( )5、古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让我想到这两样农具:_,我还知道的农具有:_。2分三、按要求答题。(10分)1、早晨初升的太阳照进窗口,小闹钟不停地响着。把这句写得生动有趣(1分)2、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儿。”(不用引号,意思不变)(1分)3.口语交际。6分六年级针对学生上网这一普遍现象,决定召开一个小小的辩
5、论会。假如你是一名主持人,这次辩论会的开场白是:_正方的观点是“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如果你是正方的一个辩手,你会这样说:_反方的观点是“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反方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反驳正方:4、“温和”既可以表示气候,又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请分别写一句话。表示人的性格: 表示气候: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里有“三打_”的故事;水浒传里有“三打_”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三请_”和“三气_”的故事。此外,还有一部名著是_。(4分)(2)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可以看出当时情况,请你用几个成语形容 。(2(3)伯纳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宁,其中我
6、对 印象最深,原因是 。(2分)五、阅读回家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了。那地方拦不到出租车,我只好顺着公园边上的环行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走到一棵树下,一个影子突然从树根下站起来,吓了我一跳。 借着路边的灯光,仔细看了看,是个女孩,十来岁的样子。我清了清嗓子,镇定一下情绪,正准备走,那孩子在我身后喊:“叔叔,叔叔,等一等。”我停下脚步,回过头来。 “叔叔,你能不能帮我在那个报亭买份报纸?”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前方50米的地方果然有个报亭。 “买报纸?”我有些惊讶。 “嗯,买张新城晚报。”孩子边说边将一枚硬币放在我的掌心。 我很诧异,心想:你怎么自己不去呢?但我没说出口。天这么黑,我一个大人,对孩
7、子的这一点小要求不能不满足吧。拿着钱,我就过去了,将1元钱递给那个妇女,取了报纸,转身往回走。 那孩子还站在树底下。“你怎么站在树底下呢?”我_问。 “我怕被我妈妈看到。”_ “你妈妈?你妈妈在哪儿?” _“就是那个卖报纸的。”_ 我真的是一头雾水。“你怎么从你妈妈那儿买报纸呢?”我怔怔地看着小女孩问。 小女孩低头摩挲着手上的报纸,说:“我晚上给她送饭时,她还剩下一份报纸,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我在这儿等了她一个小时,她肯定卖不掉了。” 我看着小女孩说不出话来的时候,她妈妈已在收摊儿了。小女孩把报纸往我手里一塞:“叔叔,给你看吧。我回家了。”说完,她从树影底下跑开了。1请给文章选择一
8、个合适的题目,在后面括号里打“”。 一枚硬币( ) 最后一份晚报( ) 晚归路上( ) 请人买报的小女孩( )2文中有几处人物的对话,请多读几遍,体会一下说话人的心情、动作等。然后,模仿带下划线部分的样子,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3小女孩为什么要请“我”替她去买最后一份晚报?_4“我看着小女孩说不出话来”但是“我”的心里想对小女孩说什么?_六、作文。351、文题:_的乐趣2、提示与要求:生活中有许多乐趣,如养金鱼、集邮票、学画画、种花草、读课外书、踢足球、钓鱼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任选一种生活乐趣来写。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反映你的生活中的乐趣是什么?重点部分写具体,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或体会,字里行间如能洋溢出乐趣就更妙了!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