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给家乡孩子的信 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1877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给家乡孩子的信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给家乡孩子的信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给家乡孩子的信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给家乡孩子的信 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8、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会认1个生字。2、通过自主读书、相互讨论,了解巴金爷爷信中的内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等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寄予的希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从字里行间、从课外书以及网络中了解巴金爷爷,受到巴金爷爷为人之道的感染,从而珍惜时间,学会做人,让生命更有意义。教学重点:1、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希望。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文中重要句子的体会。教学难点:1、理解“生命开花”。2、理解巴金爷爷是“杰出人物”同时又是“普通人”。教学准备:搜集巴金的有关资料、图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题质

2、疑,简介巴金。板书课题,读题,质疑:谁给家乡孩子写的信?信中写了些什么?他的家乡在哪里?巴金是个什么人?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2019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他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

3、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他曾说:“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靠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应对那摧残爱的;在众人的幸福里谋个人的快乐,在大众的解放中求个人的自由。”二、初读课文,自主预习。1、自学生字,把课文读正确。2、利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

4、争先恐后”、“辜负”的含义。3、在文中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上批注。4、整体了解课文大意,试着理清信中的主要内容。三、检查预习,互动交流。1、检查生字读音。注意:“闹”是鼻音。2、交流信中的主要内容。(1)感谢家乡孩子的来信;(2)克服困难回信;(3)原谅不能回乡;(4)写作是为了表达感情;(5)珍惜有限的时间;(6)对孩子们的羡慕与祝福。3、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或班级交流与解答。四、回归课文,练习正确、流利朗读。五、导析字形,练习书写。“添”右上为“天”,“福”左边不要加点,六、巡视指导,评价书写。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引领“标”。“信”,是由单人旁和“言”字组成。实际上就是

5、指的人在说话。这封信是巴金爷爷对他的家乡的孩子所说的话。我们读来也很受教益。你对哪些话感受很深呢?从这些话中你看出巴金爷爷是个什么人呢?字里行间又表达了他的什么情感呢?二、细读课文,感悟“话”。同学们,自由小声朗读或默读全文,细读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补充完善批注。小组交流自己对有关句子的所感所悟。全班交流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不能得到。”共三句话,三层意思:一是我们的爱、同情、精力、时间,除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外,还有更多的可以奉献别人;二是为别人奉献了它们,生命才会有意义;三是一心为自己的人

6、什么也得不到。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举例。三、品读话语,认识“人”。1、品读:“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在矛盾处激发学生思维:“杰出”与“普通”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为什么都用在巴金爷爷身上?他杰出在哪里?普通又在哪里?2、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杰出”。(1)受爱戴;(2)作品多;(3)求奉献;(4)惜时间。相机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和“生命开花”。相机补充2019年感动中国颁奖词:巴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

7、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3、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普通”。相机理解“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我和别人一样”等。四、回读全文,体会“情”。1、再读全文,体会巴金爷爷的情感:爱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爱同胞、爱生命。2、重点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的喜爱和希望。五、总结全文,激发“行”。1、师:巴金爷爷用真诚、朴实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时间的宝贵,更让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正如巴金爷爷所说,同学们的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心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请大家好好学习吧!2、请同学们把下面句子中的“你们”换成“

8、我们”再读读吧!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你们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9、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六、课堂作业,检测“标”。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1、听写词语:热闹无论如何原谅无限添彩维持羡慕祝福2、文中三次提到“生命开花”,每次是在说什么?你如何理解“生命开花”?3、选做题:读了这封信后,请给巴金爷爷写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