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语文1参考答案一、1.D 2.C 3.略 4.(1)去西安的慢车 西安府 杨虎城 邵力子 (2) 姚 安塞 卞 黑色大胡子 5 其实不然 如果阴阳失衡6. 标题: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意思对即可。2分)理由:因为点明了新闻的核心事件(2分)(1) 示例:该图案由外部圆圈和内部圆形组成。外部是五颗星、麦穗、“54”围成的圆圈,正上方的五颗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下部的左右对称的两条麦穗象征辛勤的劳动,最下方的“54”表示中国青年。内部的圆形图案由火炬和青年人像剪影组成,以地球经纬图为背景,寓意中国青年积极进取为世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言之成理即。介绍图案2分,寓意
2、2分,共4分析)(2) 二、(一)7.袖手旁观(观望)目睹无人扶自行车看到倒地的自行车都被扶起,自己没有可扶的了自我满足(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3) 8.【A】示例:“三根烟”“十六个人”“没有一个人”等级表示数空降兵词语,写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众人都无视倒地的自行车的冷漠表现,与大力回忆中到处都是“小雷锋”形成 对比,表现了大力对现在人的失望。(4) 【B】示例:从“急匆匆地跑”“扶起”竺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了聋子师傅看到车倒后就立即扶车的行动,表现了他做好事时的自觉果断。(每句2分,共4分)(5) 9.修鞋的聋子师傅带头扶起了自行车,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他是善良淳朴的代
3、表,他的行为展示了生活中美好感人的正能量;他与不能主动扶车的丁大力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丰富了小说的主题。(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共4分)(6) 10.示例1:“扶自行车的人”题目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扶自行车的人”;(1分)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要不要“扶自行车”展开,赞扬了像聋子一样毫不犹豫做好事的人,批评了像丁大力一样有荣荣心的人。(3分)(7) 示例2:“测试”设置悬念,引志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丁大力的一次测试,赞扬了通过“测试”像聋子一样毫不犹豫做好事的人;批评了没有通过“测试”的像丁大力一样有虚荣心的人。(3分)(共4分)(二)11.“我“与
4、藤野先生的相处。12.“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尾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也都一一订正13.(1)添改讲义;(2)纠正解剖图;(3)关心解剖图;(4)了解裹脚14.吃了一惊:藤野先生竟然为一个外国留学生细心地添改讲义;不安:“我”的讲义错误多,让先生费神)二、 (一)15. 断有时快全,都 16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17.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18.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二)19.答: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所见风光,表达了他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20.答:理解为“远过”示例:前句已有“问边”二字,次句的“过”理解为“远过”既不和上句意思重复,又接续了上句的句意,去的地方比居延还远,更能表现作者被排挤出都访问时内心的寂寞飘零的孤寂心情。理解为“访问”示例:前句已有“问边”二字,但访问的哪个地方,并未点明,下句的“过”字理解为“访问”,正好点明属国要访问的具体地点,补足上句文意,有利于表现作者被排挤出京慰军的寂寞飘零的孤寂心情。四、21.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