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1312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三 课题3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题32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思维引领1.理学形成的背景是什么?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素养点拨1.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宋明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3.从家国情怀角度全面认识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深远影响。一、宋明理学1.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 原因: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表现:唐末五代之后,官方儒学不断受到质疑,

2、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受到削弱。 (2)儒学复兴运动。 唐代中后期,韩愈和李翱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北宋士大夫掀起儒学复兴运动,为理学的创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2.概况:(1)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主要成就地位及影响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建构关于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他们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张载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

3、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在理论上,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是 “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不但能化物于无形,而且能够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2)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主要思想。a.理气关系方面:认为理比气更根本。b.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c.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主要贡献: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地位及影响。a.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b.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

4、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3)陆王心学。代 表主 张影 响陆九渊(南宋)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主张“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剥落和扫除“物欲”和“意见”是心学的开创者,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王守仁(明)致良知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知行合一”心学的集大成者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区别(1)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起一套以“理”为本体、以“穷理尽性”为方法的理学体系,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了一套以“心”(道德仁心)或“良知”为本体、以“发明本心”或“致良

5、知”为方法的心学体系,属主观唯心主义。(2)从道德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朱熹地位前后变化的原因(1)朱熹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的原因:朱熹的观点尤其是“正君心”的观点,触犯了统治者的利益;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需要。(2)朱熹死后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的原因:“存天理,灭人欲”旨在压抑人们的自然欲求,消磨人们的反抗意识和不满情绪,用三纲五常作为道德标准,维系专制统治,从根本上说他的思想更加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思维引领1.探讨明末清初的思想出现的背景是什么。2.列举明末清初思想家及主要思想、作用有哪些。3.如何全面评价明末

6、清初思想?素养点拨1.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2.从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角度,评价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的地位及影响。3.从中外关联角度认识明清进步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差异。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背景:(1)政治: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经济: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3)阶级:市民工商业者队伍扩大。(4)文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2.概况:(1)李贽的离经叛道。著作主要思想作用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

7、书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主张“童心说”。在诗文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封建伦理道德,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李贽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a.主要活动:参加抗清斗争,浙东学派的创立者,代表作是明夷待访录。b.思想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学校是决

8、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c.评价: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a.主要著作: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b.思想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梁启超将其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a.著作:船山遗书。b.思想主张: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哲学思想:在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c.评价:在一定意义上,王夫之

9、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黄宗羲的思想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针对的仅仅是个别残暴的“恶”君,“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并不能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的观念,他的思想本质上还是封建传统的民本思想;他所倡导的法治主要是一系列的统治方法,而不是法治统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明清思想家及其观点“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明清民主思想与儒学的关系(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

10、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2)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探究点一宋明理学1.宋明理学兴起的条件材料一城市与生活材料二生活与观念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摘编自宋会要辑稿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摘编自梦粱录材料三在儒学发展史上,唐宋转型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隋唐以来,儒、释、道三教鼎立,但

11、在斗争中他们彼此融合、相互渗透。面对三教并存,尤其是佛教的异军突起和势力膨胀,儒学内部就如何应对佛教的挑战,存在着分歧。一派以韩愈为代表,他认为佛老不讲君臣礼仪、伦理纲常,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扰乱了封建的等级秩序,故力主建立儒家道统,排除异学。另一派以柳宗元为代表,主张以儒学为主体,兼容各家之长,以开放的思维使儒家获得新生。唐代的思想论争开启了宋学的新局面。摘编自李伏清柳宗元:唐宋思想转型与宋明儒学复兴的先驱思维交互: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愈、柳宗元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影响。【微点拨】核心素养时

12、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关键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发现问题关键信息根据材料一、二从经济角度分析儒学面临的挑战根据材料三所获信息从思想角度分析儒学危机提示:(1)说明: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2)背景: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儒学地位受到挑战,传统伦理思想出现混乱。影响:有力地回应了佛道的挑战,儒学得到复兴,为儒学的发展开启了新局面。2.特点及现代价值材料一理学家们为

13、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程朱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赵志霞浅淡程朱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思维交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的特点。【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关键信息体现了理学形成中的特点,同时从哲学角度论述宋代儒学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提示: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完成了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材料二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

14、,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思维交互:(2)据上述材料,说明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宋明理学?【微点拨】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关键能力发现问题、论证和探讨问

15、题关键信息材料介绍了朱熹创立理学的时代背景,区分了“欲”和“人欲”的不同,从侧面指出了理学的进步之处: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提示: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一、宋明理学的三大特点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

16、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二、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影响:(1)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2)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3)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影响:(1)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

17、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3)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之风。 【拓展延伸】宋明理学的现实意义1.宋明理学作为一定时期内时代精神的精华,标志着理论思维的时间维度,因而今人在诠释、评价宋明理学时,应把它们放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维结构的环境中,来审视它们的理论思维的价值和意义。2.宋明理学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追求理想的圣人人格,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这在物质生活较为丰富,而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日显贫乏、道德标准缺失的今天,尤有借鉴的必要。3.注重道德建设,

18、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提升集体的凝聚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互敬互助风尚,既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身心的健康,也有利于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探究点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 1.明清进步思想材料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思维交互: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思想家提出了哪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进步思想。【微点拨】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19、、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发现问题关键信息结合画线中信息及所学的知识进行提炼提示:反对程朱理学;批判君主专制,倡扬民族气节;反对空谈性理,提倡经世致用。2.对明清进步思想的认识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思维交互:(1)据材料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转型?【微点拨】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关键能力发现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关键信息由材料可知明末

20、清初思想家仅停留在批判的层次上,并没有提出新的制度构想,因此也没有促进明清社会的转型提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传统思想文化的束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材料二(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摘编自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921年)思维交互:(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黄宗羲“大胆之创论”的最精彩处,简述梁启超对黄宗羲“此等论调”的认识。【微点拨】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关键信息第一问,联系

21、所学即可判断是批判君主专制;由得出具有批判性与创造力,由可得出黄宗羲的思想在20世纪初的中国还很普通和浅显,由可直接得出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提示:最精彩处:敢于批判君主专制。认识:梁启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在明末清初极具批判性与创造力;他的思想在20世纪初的中国虽很普通和浅显,但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思想价值1.特点: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

22、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提倡“经世致用”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2.思想价值:(1)明清时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具有鲜明的反专制启蒙色彩,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2)尽管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仍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但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儒学)重新焕发生机。二、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但未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1.经济

2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2.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制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以上因素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跳不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备选要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对孔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继 承发 展政治批天理理性存人欲民本批判君主和三纲平等限制君主专制民主“人欲”天然合理个性解放经济文化经世致用务实否定权威,独立思想名家评史材料(清初)大儒召唤士人摆脱宋明学派加诸他们身上的束缚,直接从古代经典中探求真谛,并且鼓吹经世致用和端正学风有其自身现实的目标

24、,即造就一种将有利于推翻清统治的健康学术氛围。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解读:材料“大儒召唤士人摆脱宋明学派加诸他们身上的束缚,直接从古代经典中探求真谛”“鼓吹经世致用和端正学风有其自身现实的目标,即造就一种将有利于推翻清统治的健康学术氛围”反映出摆脱宋明理学的束缚,从古代经典中探求真谛,经世致用,注重实学的结论。1.(2020盐城模拟)北宋儒家学者范祖禹赞扬宋仁宗,认为他“其事有五:畏天、爱民、奉宗庙、好学、听谏,仁宗行此五者于天下,所以为仁也”。该观点反映了北宋儒学()A.具有神化君权色彩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被确立为正统思想D.继承孟子“仁政”学说【解析】选

25、D。范祖禹赞扬宋仁宗“畏天、爱民、奉宗庙、好学、听谏”,肯定其遵循孟子“民本”思想的行为,反映出北宋儒学继承了孟子“仁政”学说,D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神化君权”,A错误;材料中对宋仁宗的评价,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无关,B错误;儒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是在西汉武帝时期,C错误。2.(2020盐城模拟)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正君心”才能天下平C.通过“格物”获得知识D.“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解析】选C。本题材料提到,“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

26、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格物”获得知识,可以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3.(2020南京模拟)与朱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不同的是,明朝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王艮认为:格物致知无非就是说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身体是根本,而家国天下是枝节,并开始大谈“百姓日用就是道”。这一思想()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蕴含近代民主启蒙思想C.凸显“家国一体”观念D.顺应工商市民利益要求【解析】选D。王艮大谈“百姓日用就是道”,认为个人身体是根本,而家国天下是枝节,体现了民众的利益,顺应了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工商市民利益要求,故选D;泰州学派属于儒家思

27、想,明朝儒学仍然占正统地位,排除A;泰州学派属于儒家思想,与近代民主启蒙思想有本质区别,排除B;“家国一体”的观念是把家国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据“个人身体是根本,而家国天下是枝节”可知,这一思想淡化了“家国一体”观念,排除C。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宗羲认为政治之所以腐败,人民之所以受难,最大的祸根就是专制君主。为此他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恢复宰相制度,使宰相有职有权,能与天子“同议可否”。重视学校的作用,认为学校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应当成为“公其非是”的议政机关。并且要求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要把学校发展成含有近代意义的议会机关,要求将决定是非的最高权力从天子手中转移到学

28、校。他还主张将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起来,加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立性。摘编自武树臣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材料二根据黄宗羲的学说和后来传入的西学民主理念,谭嗣同提出当前的改革不是要“反满”“反清”,只和今天的统治者过不去,而是要根本改变几千年以来的专制统治。在黄宗羲、谭嗣同看来,君民本是“平等”的,“君亦一民也”,民本君末,“非君择民,而民择君”,民可“共举之”,当然也可“共废之”。摘编自秦晖从黄宗羲到谭嗣同:民本思想到民主思想的一脉相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主要主张及对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谭嗣同对孔孟儒学的传承之处,并说明对儒学

29、改造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解析】第(1)题第一问,注意紧扣材料,提炼信息,从反对君主专制、成立制约君权的机构、给地方自主权等方面作答;第二问,可结合近代民主思想,从变革和革命两个角度作答。第(2)题第一问,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黄宗羲和谭嗣同对时政的关注可以看出二者均主张民本、积极入世;第二问依据材料对比可得出答案;第三问,可从各自所处时代的经济、阶级、思想、社会状况等角度作答。答案:(1)主张:反对封建专制、主张限制君权;重视民意;中央和地方适度分权。影响: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主张限制君权、重视民意,是维新派理论源泉之一,促进了19世纪末维新派要求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的形成;黄宗羲

30、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对辛亥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传承之处:具有民本思想;积极入世。不同之处:黄宗羲仍是传统民本思想;谭嗣同则上升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原因:黄宗羲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微弱;资产阶级尚未形成。谭嗣同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西方启蒙思想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有所发展。【备选习题】1.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表明在政治上他主张()A.主权在民B.君民平等C.反对君主专制D.实行君主立宪【解析】选C。据材料“天下为主,君为客”

3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其主张为反对君主专制,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主权在民的内容,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反对君主专制,没有体现君民平等,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开国会、设议院等信息,不能得出主张君主立宪制,D不正确。2.(2020南京模拟)王夫之认为:“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管弦而无礼乐之道。则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故无其器则无其道, 诚然之言也。”这一观点()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C.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D.启示了后人的思维方法【解析】选D。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王夫之认为物质是其他一切存在的基础,体现的是他的唯物思想,这种思想启示了后人的思维方法,D正确;A、B、C都与材料中强调唯物的思想无关,排除。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