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蟋蟀的住宅【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3. 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4. 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2. 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
2、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 检查学生初读情况。三、自主探究,精读感悟顺学而导品词句。1. 默读课文,进一步的了解蟋蟀的住宅。边读边做批注。2.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3. 全班交流。(学生谈学习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理解,读中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比研读,指导朗读,体会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个性特点。) 学习住宅特点部分,感受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认识课文表达的一些方法,指导朗读
3、。) 了解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引导自读自悟,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修建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的特点, 感受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四、总结谈话,读写结合。1.归纳小结,升华情感。2.下节课下节课,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听写生字、新词。二、积累好词佳句。1. 有感情朗读课文2. 课文中的许多地方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如,“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它们抄写下来。三、领悟写法,练笔运用。1. 交流学习收获,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2. 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仔细观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四、拓展阅读。1. 交流阅读昆虫记的感受。2. 推荐阅读两只蟋蟀蟋蟀放蟋蟀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