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莆田市八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A. 分裂期和分裂间期B. 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C.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D.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至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为了研究方便,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至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是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染色体的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A、B、D不正
2、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2.下列有关生物体细胞中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可以为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B. 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不同种类的细胞中C. 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D. 需能反应都由ATP直接供能,且需能反应越强,ATP/ADP比率越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酶是通过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但不提供能量,故A错误。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不同种类的细胞中,如呼吸酶在多种细胞中都有,故B正确。ATP分子的结构式简写是A-PPP,故C错误。需能反应大多数都是ATP直接供能的
3、,但无论需能反应强弱,ATP/ADP的比率是相对稳定的,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酶和ATP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ATP有关的5点总结:(1)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但是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3)ATP的形成需要满足4个条件:2种原料(ADP和Pi)、能量和酶。另外合成ATP的过程中有水生成。(4)ATP并不都是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转化成有机
4、物中的能量。(5)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由ATP直接提供能量。但ATP并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唯一直接来源,其他核苷的三磷酸酯也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酵母菌在代谢中产生CO2的部位可能是 ( )A. 细胞质基质B. 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C. 线粒体D. 细胞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在线粒体基质生成二氧化碳,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生成二氧化碳,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4.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A. 间期B. 前期C. 后期D. 末期【答案
5、】A【解析】有丝分裂的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进行了染色体的复制,故选A。5.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色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具有叶绿体的生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B. 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催化C. 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和分离色素D. 叶绿素只能吸收蓝紫光【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色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条件,从叶片中提取色素和把色素的不同成分分离开的方法不同,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不同。【详解】没有叶绿体的生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A错误. 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的过程不是化学反应,不需要酶的催化,B正确.可用无水乙醇
6、提取色素,但是并不能分离色素,分离时用层析液,C错误.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其它可见光吸收量较少,D错误.【点睛】叶绿体中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叶绿体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酶是细胞代谢的催化剂,不是化学反应不需要酶的催化。6.当衣藻进行细胞分裂时,决定细胞分裂方向的结构是( )A. 中心体B. 高尔基体C. 细胞板D. 染色体【答案】A【解析】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将分裂开的子染色体拉向两极,从而决定了细胞分裂的方向,A正确;低等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不能决定细胞分裂的方向,B错误;细胞板逐渐形成细胞壁,但不能决定细胞分裂的方向,C错
7、误;染色体不能决定细胞分裂的方向,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名师点睛】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总结: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核糖体:无膜结构,能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线粒体:具有双膜结构,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中心体:无膜结构,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7.对植物“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实验研究的结果如图所示,对其错误的分析是( )A. 光强度为V时,植株对CO2的同化速率为0B. 以W光强度照射25cm2的叶片12小时可积累2mol
8、的葡萄糖C. 光强度X以后CO2的吸收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与植物的种类有关D. 图中某一数值是在严格遮光及其他适宜条件下测定的【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曲线表示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其中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释放CO2速率为4mol/100cm2.h,即植物的呼吸速率为4mol/100cm2.h;光照强度为V时,植物释放CO2速率为0mol/100cm2.h,即植物呼吸速率等于真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X时,植物释放CO2速率为8mol/100cm2.h,此时植物的真光合速率为8+4=12 mol/100cm2.h。【详解】结合前面的分析,光照强度为V时,植物的
9、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4 mol/100cm2.h,A错误;根据相同条件下植物每吸收6molCO2积累1mol葡萄糖计算,而植物在W光强度下植物每小时每100cm2吸收CO2量为4mol,以W光照强度照射25cm2的叶片12小时可积累的葡萄糖为4(25/100)126=2mol,B正确;据图可知,光强度X以后CO2的吸收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与植物内在因素有关,因为不同种类植物所含的叶绿体数量和分布等不同,C正确;图中CO2的吸收速率=-4 mol/100cm2.h就是在严格遮光(光照强度为0)及其他适宜条件下测定的,D正确。【点睛】注意: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看成同化速率。图中曲
10、线含义表示的植物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8.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合理的是A. 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不利于抵御寒冷B. 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影响可溶性糖合成淀粉C. 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增加,以适应低温环境D. 在休眠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有利于降低植物的细胞代谢【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释放能量增加,利于抵御寒冷,A正确;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使细胞呼吸减弱,氧
11、化酶与可溶性糖合成淀粉无关,B错误;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增加,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液浓度升高,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C正确;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提供能量少,细胞吸收矿质营养能力下降,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9.下列有关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体细胞增殖的唯一方式是有丝分裂B.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均相同C. 细胞核中DNA的含量相对稳定是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
12、大的因素之一D. 显微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视野,往往看不全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像【答案】A【解析】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有些体细胞还可以以无丝分裂的方式增殖,A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均相同,都具有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B正确;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之一是细胞核中DNA的含量相对稳定,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有限,C正确;各个细胞的细胞周期不是同步的,而且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故显微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视野,往往看不全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像,D正确。10.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为一个
13、细胞周期 C.d两段都要消耗ATP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段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若该细胞为植物细胞,则在b段最初时期高尔基体活动增强A. B. C. D. 【答案】B【解析】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间期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图中a和c是分裂间期,b和d是分裂期。细胞周期中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a+b或c+d,正确;c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要消耗ATP,d段分裂期,纺锤丝的活动也要消耗ATP,正确;b段为分裂期,而DN
14、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分裂间期,错误;d段为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正确;若该细胞为植物细胞,则在b段末期高尔基体活动增强,以合成新的细胞壁,错误。所以本题中叙述正确的是,答案为B。【考点定位】细胞有丝分裂11.在a、b、c 3个研钵中分别加入2 g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用3种不同方法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过研磨、提取、过滤得到了3种不同颜色的溶液,有深绿色、黄绿色和几乎无色3种情况,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组别试剂abc二氧化硅加入加入加入碳酸钙不加加入加入乙醇(3 mL)加入不加加入蒸馏水(3 mL)不加加入不加A. a组处理会造成滤液呈黄绿色,因为部分叶绿素会被破坏B
15、. b组处理会造成滤液几乎呈无色,因为叶绿素不会溶解于蒸馏水中C. c组处理会造成滤液呈深绿色,经分离会得到4条色素带,其中第三条的颜色为蓝绿色D. a组与b组相互对照,可以证明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乙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组黄绿色,原因是碳酸钙的作用是保护叶绿素,不加碳酸钙会使部分叶绿素被破坏,导致滤液成黄绿色;B组无色,原因是叶绿素不溶于水,加水提取不到色素;C组深绿色 ,原因是不加水色素没被稀释故颜色较深;A、B、C正确。A与C作对照说明碳酸钙对叶绿素具有保护作用。A组与B组自变量不止一个,无法准确分析;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意在考查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
16、分析和处理的能力。12.下面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过程ATP、H和O2都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生B. 过程中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C. 过程发生在生物体的活细胞中D. 过程为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散失的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形:是ATP的合成过程,是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可能是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是呼吸作用过程,是ATP的分解过程。【详解】光合作用过程中ATP、H和O2都是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而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A正确;过程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利用ATP和H将CO2还原为糖类的过程,根据
17、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转移到三碳化合物中,接着暗反应进行的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所以碳原子又转移到有机物中,B正确;过程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形成ATP的过程,发生在活细胞内,C正确;过程消耗ATP,用于生物体细胞的各种活动,比如主动运输、肌肉收缩、神经冲动的传导等,而不是以热量的形式散失,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需要熟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ATP的合成和水解等过程。13.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矿质元素含量。为探究有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温度、光照和水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测得数据如表
18、。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项目物种355molmol-1的C02539molmol-1的C02不施磷肥施磷肥 /20kghm-2a-l不施磷肥施磷肥/20kghm-2a-l浄光合速度/molm-2s-l欧州蕨2.183.743.625.81石楠1.376.765.4315.62蒸腾比率/molmol-1欧洲蕨1.402372.223.86石楠0.250.660.712.10蒸腾比率:植物消耗1摩尔水,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02微摩尔数。A. C02浓度升高和施磷肥都能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含作用,施磷肥的效果更明显B. 两种C02浓度下,施磷肥对于石楠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都大于欧洲蕨C. 试验结果可推测
19、,干旱对欧洲蕨光含作用的影响大于石楠D. 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C02浓度都高于355molmol-1【答案】C【解析】本题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了实验的设计思路和相关的实验数据,要求学生能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本实验在温度、光照和水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所以根本没有说明干旱因素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所以C选项明显错误。其他的选项均可由表格分析直接得出。14.关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随氧气浓度增加而促进对无机盐的吸收B. 1摩尔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中,大部分能量贮存在ATP中C.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
20、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内膜上D. 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可能受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答案】D【解析】【分析】红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故吸收无机盐的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而氧气浓度可影响有氧呼吸的速率。影响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达到光饱和点后,影响因素不在是光照强度,可以是二氧化碳浓度。【详解】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故吸收无机盐的量与氧气供应量没有关系,A错误;无氧呼吸只释放了少量的能量,大部分能量存在于未彻底分解的乳酸或酒精中,B错误;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故绿
21、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受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故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可能受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D正确。故选D。15.如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细胞发生的某种生理作用的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着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代表有关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图表示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B. 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可在甲和乙内发生生理过程C. 物质表示丙酮酸,物质表示ATPD. 丙表示线粒体内膜,该处能产生大量的ATP【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是丙酮酸,是H,甲是细胞质基质,乙是线粒体基质,丙是线粒体内膜。该图表示有氧呼
22、吸的生理过程,A错误;乳酸菌不含有线粒体,B错误;物质表示丙酮酸,物质表示H,C错误;丙表示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场所,该处能产生大量的ATP,D正确。【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16.水果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A. 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0B. 酵母菌呼吸,产生C02和C2H50HC. 乳酸菌呼吸,产生C02和C3H603D. 酵母菌呼吸,产生C02和H20【答案】B【解析】【分析】“罐头食品”意味着密闭体系无氧环境,即进行无氧呼吸,“盖子鼓起”必然是因为生成气体导致罐头内压强增加所致,综合以上两点可知引起
23、盖子鼓起的原因应该是某种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产生气体,即CO2所致。【详解】好氧型细菌在密闭无氧环境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C2H5OH,B正确;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生成CO2,C错误;酵母菌在密闭无氧环境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02和H20,D错误。【点睛】关键:“密闭体系”推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盖子鼓起”推测产生了气体。17.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以下生理活动不在其中完成的是()A. 蓝藻细胞利用CO2合成有机物B. 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分解成丙酮酸C. 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D. 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
24、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呼吸的过程,掌握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呼吸的过程,正确的解答各个选项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蓝藻细胞为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利用CO2合成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不符合题意;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符合题意;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不符合题意。【点睛】准确区分细胞的代谢中心和代谢控制中心: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是生物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18.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细胞代谢是
25、指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许多化学反应 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离不开化学反应 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也可能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细胞代谢A. 二项B. 三项C. 四项D. 五项【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代谢是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这些反应进程使得生物体能够生长和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详解】细胞代谢是指细胞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许多化学反应的总和,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正确;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离不开化学反应,如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正确;细胞代谢是生命
26、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离开代谢,细胞无法生存,正确;细胞代谢也可能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如H2O2、尿素等,正确;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细胞代谢,否则细胞无法生存,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9.下列叙述能够说明细胞(或者生物)代谢旺盛的有( )体内的自由水含量比结合水多线粒体的数量多细胞核的核孔数量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多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和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线粒体是有
27、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有90%以上来自线粒体,细胞核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详解】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体内的自由水含量比结合水多不能说明细胞代谢旺盛,错误;线粒体数目多,细胞呼吸速率快,细胞需要的能量多,说明细胞新陈代谢旺盛,正确;细胞核的核孔数目多,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速率加快,说明细胞代谢速率旺盛,正确;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多,说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快,细胞代谢旺盛,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功能,线粒体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功能、线粒体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掌握是解题的
28、关键,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推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0.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无氧呼吸合成ATP的能量全部来自第一阶段B. 细胞中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C. 一般情况下,植物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D. 高等生物保留无氧呼吸的能力,有利于对不良环境的适应【答案】B【解析】【分析】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同时产生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还原氢在相关酶的作用下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不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解】无氧呼吸合成ATP的能量全部来自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只有物质转化过程,
29、A正确;细胞中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B错误;一般情况下,植物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C正确;高等生物保留无氧呼吸能力,能暂时适应缺氧的环境,有利于对不良环境的适应,D正确。【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无氧呼吸、光合作用、ATP的合成与分解等相关生理过程的理解和掌握21.把黄豆浸泡大约一周就会长出黄豆芽,一般1kg黄豆大约能长出5kg的黄豆芽。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质量增加是因为大豆吸收了大量的水分B. 质量增加是因为大豆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C. 黄豆变为黄豆芽涉及到了细胞数目和细胞体积的变化D. 黄豆芽长根后吸收的N元素可用于合成氨基酸【答案】B【解析】【分
30、析】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缺乏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详解】生物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黄豆在萌发的过程中,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黄豆体内的有机物,萌发过程中存在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使黄豆变成豆芽,由于黄豆到豆芽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的水,所以会有1kg黄豆制成5kg的黄豆芽,而在此过程中由于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黄豆体内的有机物会逐渐减少,增加的质量主要是水分,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故吸收的N元素可用于合成氨基酸,综上分析,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1、【点睛】本题考查了生豆芽过程中的物质变化,重点考查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2.关于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ATP的生成B. 人体大脑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的氧化分解C. 叶肉细胞中合成葡萄糖的过程是需要能量的过程D. 硝化细菌主要从硝酸还原成氨的过程中获取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ATP的产生途径包括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而化能合成作用所需的能量来自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详解】ATP的产生途径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没有ATP
32、的生成,A错误;人体大脑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有氧氧化,B错误;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需要能量,C正确;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时需要的能量来自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过程中释放的能量,D错误。23.如图表示水稻一个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代表细胞器)。下列有关分析和判断,错误的是A. 水稻细胞中,有a的细胞一定有b,而有b的细胞不一定有aB. 如果用18O标记图中的,则会出现18O的C. 在b内膜上分布有ATP合成酶,而在a的基质中有ATP水解酶D. 此类细胞可作为观察a和b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答案】D
33、【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涉及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图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利用曲线对知识进行模型构建的能力【详解】分析图1可知a是叶绿体,b是线粒体,因为线粒体是所有水稻细胞都有的,是细胞的能量工厂,而叶绿体只是植物中一部分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才有的,所以,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但是有线粒体的不一定有叶绿体,比如根毛细胞,A正确。图中是H2O、 是CO2,用18O标记图中的水,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水和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氢,所以二氧化碳中会出现18O,B正确。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34、,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ATP合成的酶类;叶绿体基质消耗ATP,有ATP水解酶,C正确此类细胞可作为观察a叶绿体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但由于叶绿体中含有色素,而线粒体需要染色,故不能作为观察b线粒体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D错误。【点睛】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水的参与,氧元素进入二氧化碳,产物氢来自于丙酮酸和水;需要通过颜色反应和染色才能观察的结构和物质,在选材时须选择浅颜色的材料。24.下列关于大肠杆菌与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没有线粒体,所以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 硝化细菌是生产者,大肠杆菌寄生在人肠道内是消费者C. 去除植物细胞壁的酶也可以用于去除大肠杆菌的细胞壁D
35、. 硝化细菌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所以是自养生物【答案】D【解析】分析:大肠杆菌与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含核糖体)等细胞结构,所以它们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复杂结构的细胞器。其中大肠杆菌是异养型,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硝化细菌是自养型,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所以在生态系统中充当生产者。详解:硝化细菌没有线粒体,但是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大肠杆菌和人体共生,属于消费者,B错误;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的成分不同,C错误;硝化细菌是化能合成型生物,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是自养生物,D正确。点睛:关键要熟悉两类细菌都属于
36、原核生物,按原核细胞的结构构成分析;但二者在代谢类型上又有区别,前者是异养型,后者是自养型。25.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装片制作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最多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是观察有丝分裂的好材料。【详解】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正确;经解离后的细胞已经是死细胞,不能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错误;制片的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正确;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
37、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错误。故选C。26.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中心体发生倍增;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周期的顺序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详解】末期细胞一分为二,
38、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有丝分裂的前期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进而形成纺锤体;在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中心体复制发生倍增;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故选C。【点睛】熟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种物质的变化规律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27.如图所示,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区细胞B. 观察染色体最好图乙中的A细胞进行观察C. 用高倍镜可以看到一个细胞经历图乙中BADC整个过程D. 视野中处于间期的细胞
39、最多【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甲图: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其中a为根冠;b为分生区;c为伸长区;d为成熟区。分析乙图: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A细胞处于中期;B细胞处于前期;C细胞处于末期;D细胞处于后期。【详解】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分生区的细胞,因为根尖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A正确;观察染色体最好图乙中的A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B正确;用高倍镜看不到一个细胞完整的细胞分裂过程,因为观察的装片中的细胞,在该实验过程中已经被解离液杀死固定了,C错误;间期时间更长,因此,看到视野中处于间期的细胞的概率更大,看到的细胞也就
40、更多。【点睛】本题结合根尖结构示意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根尖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的名称及细胞的特点;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所处的时期;同时,识记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期的原理和过程28.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当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还可能会发生A. 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B.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D. DNA聚合酶较为活跃【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染色体变化:后
41、期,着丝点分裂,加倍(2N4N); 核DNA变化:间期,DNA复制,加倍(2N4N);末期,细胞一分为二,还原(2N); 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因此,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据此答题:【详解】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有丝分裂细胞质进行均等分裂,不可能存在不均等分裂,A不合题意;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单体消失,B不合题意;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符合题意;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此时DNA聚合酶较为活跃,D不合题意
42、。【点睛】本题关键是理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细胞所对应的时期。考查学生有丝分裂中各物质的变化情况。29.如图所示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出现和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分别发生在A. ab、bcB. ab、efC. bc、deD. bc、ef【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其中ab段间期,曲线上升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前期;cd段表示中期;de段表示后期;ef段表示末期。【详解】纺锤体的出现是前期出现的,即图中ab段;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即ef段故选:B。【点睛】关键点:曲线中
43、含斜线段的出现表示DNA复制,其染色体上DNA 加倍而染色体数量不变;曲线中垂直线段(与横轴垂直)的出现是因为着丝点分裂,导致每条染色体上DNA 数量减半,但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加倍而DNA数量不变。30.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说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的是()A. 染色体和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B. 间期的时间长短不同C. 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D. 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不同【答案】C【解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成相同,A错误;不同生物的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时间长短不同,B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中纺
44、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末期细胞质的分开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C正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不同,D错误。31.如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的几种数量关系,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d种情况B. b时期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C. a时期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数加倍D. c时期一定有新的细胞壁形成【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a、c表示染色体:DNA=1:1,其中a时期染色体数是c时期的二倍,a时期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45、,c时期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b表示染色体:DNA=1:2,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详解】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A正确;b表示染色体:DNA=1:2,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B正确;a表示染色体数:DNA数=1:1,且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二倍,该时期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数加倍,C正确;若为动物细胞,则c时期没有细胞壁的形成,D错误。故选D。3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观察叶绿体形态时可选用新鲜的藓类小叶为材料B. 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水分子自由进出细胞C. 染色后的洋葱根尖即可直接用于
46、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D. 在蔗糖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溶液呈砖红色【答案】A【解析】【分析】1.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2.可溶性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现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可溶性还原性糖。【详解】新鲜的藓类小叶中含有数量少但较大的叶绿体,可以作为观察叶绿体形态的材料,A正确。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看见水分子进出细胞的,B错误。根据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流程可知,洋葱根尖染色后要进行制片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C错误。双缩脲试剂是检测蛋白质的,不能检测蔗糖,D错误。3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所涉及的仪器试剂及技术等的叙述,错误的是()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卡尔文循环
47、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鲁宾和卡门探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A. 均需使用光学显微镜B. 实验始终是活细胞C. 所需试剂均涉及酒精D. 均需使用同位素标记法【答案】B【解析】【分析】1、需要使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有: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等分泌过程的途径、卡尔文循环实验、鲁宾和卡门探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等。2、需要应用酒精的实验有: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等。3、需要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有: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观
48、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观察细胞实验、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等。4、需要在活细胞下完成的实验有:观察线粒体、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于复原的实验、探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等。【详解】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A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需要在活细胞内完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不需要活细胞内完成,鲁宾和卡门探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需要活细胞实现,B错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需
49、要无水乙醇,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中需要酒精配制解离液,C正确;卡尔文循环实验需要用14C的同位素进行标记CO2,追踪C在光合作用中变化途径,鲁宾和卡门探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的实验需要借助18O标记水和CO2中的氧,追踪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来自于水还是CO2,D正确。【点睛】熟悉高中生物课本中一些基本实验的原理、方法过程是分析判断本题的关键。34.关于细胞呼吸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产生水B. 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C. 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最终有H的积累D. 松土有利于根系细胞吸收无机离子和水分【答案】B【解
50、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过程及其应用,要求考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能根据细胞呼吸过程理解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产生水,A错误;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B正确;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产生的H用于其它代谢过程,不会积累,C错误;松土有利于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吸收无机离子,但与根细胞吸收水分无直接关系,D错误。35.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下列有关人体和动植物代谢活动叙述错误的是( )A. 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的色素种类和含量可能都不相同B. 合成酶时,合成场所一定有水生成C. 生命起源于原始
51、海洋,从代谢的角度分析,化能自养和光能自养的生物都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且光能自养的生物比化能自养的生物先出现D.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不能合成酶,但能消耗葡萄糖,进行不需要酶的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生物具有多样性,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的色素种类和含量可能都不相同,A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在合成蛋白质和RNA过程中均有水生成,B正确;自养生物是指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有机物的生物,根据能源的不同又可分为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并且光能自养的生物比化能自养的生物先出现,C正确;人成熟的红细胞无核糖体,不能合成酶,但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需要酶,D错误。二、非选择题36.下图
52、为某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图回答:(1)该生物细胞为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_。(2)请将图中细胞按照正确的细胞分裂过程进行排序_。(3)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_图所示的时期。(4)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图中的_。(5)A图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_。(6)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该图中缺少了细胞周期的_期,该期细胞内的主要变化特点是_。【答案】 (1). 植物细胞 (2). CBAD (3). B (4). B、C (5). 8:8 (6). 间期 (7).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考查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体行为、数目
53、变化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图中各期染色体行为变化特点判断所处的分裂时期。(1)根据图示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为方形)、没有中心体,可判断该生物细胞为植物细胞。(2)图中A细胞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处于后期;B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处于中期;C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央,处于前期;D细胞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处于末期。分裂顺序为CBAD。(3)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最适于观察染色体。(4)染色体中有染色单体时,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图中B、C细胞含有染色是单体。(5)染色体的数目按着丝点数目计算,A图中有8条染色体数,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共有8个D
54、NA分子。(6)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图中缺少分裂间期图,该期细胞内的主要变化特点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点睛】“三看法”界定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37.图甲表示某绿色盆栽植物细胞内的物质转化过程,表示相关过程。图乙表示将该绿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2和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6时将其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物质X的合成场所是_。物质Y的合成城所是_。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X)的含量_(增多、不变
55、、减少)。(2)图甲中,物质Y的名称是_,在氧气不足条件下,线粒体内过程的速率将会_(变大、不变、变小)。(3)图乙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刻是_,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一致,那么,在该时刻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物质X的产生速率_(、)物质Y的产生速率。(4)图乙中该植物17时的有机物积累量_(、)19时的有机物积累量,该植物20时以后的呼吸方式为_。【答案】(9分)每空1分 (1) 增多 (2)丙酮酸(C3H403) 变小(3)8时和17时(答不全不得分) (4)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解析】(1)由图甲信息可知,X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
56、生成的C3,在叶绿体基质中经CO2固定合成,Y表示呼吸过程经的中间产物丙酮酸,若光照突然停止(ATP和H减少)而其他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X)的还原受阻,含量增多。(2)图甲中,物质Y的名称是丙酮酸,在氧气不足条件下,线粒体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过程的速率将会变小。(3)图乙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刻是8时和17时(即气体不增不减),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一致,那么,在该时刻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物质X的产生速率大于物质Y的产生速率(因为它的光合作用的细胞要满足光和细胞和非光合作用细胞的呼吸需求)。(4)图乙中该植物17时(光
57、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的有机物积累量大于19时(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的有机物积累量,该植物20时以后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38.下图为呼吸作用过程部分示意图及氧气浓度对气体交换影响的曲线图,解答下列题: (1)从图中选择有关的字母填在题的横线上: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产H 的阶段是_。(2)图中B发生的场所是_,E表示的物质是_。(3)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因缺氧
58、而变黑、腐烂,原因是_。(4)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曲线上的_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5)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_(填“一样多”“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_。【答案】 (1). ACD (2). AC (3). 细胞质基质 (4). 酒精和二氧化碳 (5). 水稻根细胞缺氧,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有毒害作用 (6). 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 (7). P (8). 一样多 (9). 1/3【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图表曲线的形式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
59、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以及图表曲线分析能力。(1)根据图1分析,A过程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B过程表示乳酸发酵,C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D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E过程表示酒精发酵。所以有氧呼吸的途径是ACD,产H 的阶段是AC。(2)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都是无氧呼吸的类型,场所都是是细胞质基质,酒精发酵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3)稻田需要定期排水,有利于有氧呼吸,否则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不断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根细胞缺氧进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造成植物细胞有毒物质的积累,出现烂根、烧苗等,对植物生长不利。(4)图中曲线QR区段氧气浓度较低,主要进行无氧呼吸,随着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故CO2生成量急剧减少。p点时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相等,说明这时只进行有氧呼吸,说明此时无氧呼吸已经停止。(5)氧气浓度为C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 量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假设AB=BC=6,则此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1,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3,故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