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朱德的扁担》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088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朱德的扁担》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朱德的扁担》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朱德的扁担》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朱德的扁担》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朱德的扁担》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朱德的扁担》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朱德的扁担》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朱德的扁担 教学设计思路这是一篇记叙文。文章记叙了朱德同志在井冈山革命时,和大家一起挑粮食的故事,表现了他虽身为革命领袖,却以身作则,与普通战士一起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课文叙述生动详细,真实地反应了当时革命战士间的互助互爱,同甘共苦的精神,但这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要放入情境中好好体会。本教学设计很好的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在吸引学生注意力上表现出色。 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3. 让学生感受革命领导人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读文。 教学媒体投影、生字

2、卡、教学光碟。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小朋友们,你都认识哪些革命伟人呀?2. 你认识他吗?读“朱德”,说说你对他的了解。师补充朱德生平: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在长期的军事生涯特别是革命战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可以说,他是一位很会打仗的大将军。但是,今天,等你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会感受到朱德的另一面。2. 指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质疑课题。简

3、单介绍扁担:扁担,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无论采自深山老林的杂木, 还是取之峡谷山涧的毛竹,其外形都是共同的,那就是简朴自然:直挺挺的,不枝不蔓,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一”字。我认为扁担具有杠杆作用,不仅为我们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省力。3. 就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二、新授课1. 自读课文三遍,并自学生字。2. 检查自学情况。(1) 出示生字卡片,指读。(2) 出示词语,指名读。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1) 指读第一段,正音。说说时间、地点和人物。从这一段里,你知道了什么?(2) 指读第二段,正音。这段讲了什么?(3) 指读第三段,正音。看看一共有几句话。齐读第三自然段。现在你能解决刚才的疑问了

4、吗?回答刚才的问题。4齐读课文。三、学习生字1观察每个字,说说它是什么结构。3. 师在黑板上范写,生在书上或本上写。4. 说一说什么字怎样写。扩词。5. 生描红、临写。四、布置作业课内:抄写字词、组词、扩词。课外:抄字词,听写生字词、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并能运用相关句型。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让学生感受革命领导人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词语。2. 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什么?3. 大家看,朱德同志正挑着扁担向我们走来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齐读课题。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 请小朋友们自己快速地读一读课文,

5、看看,朱德同志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挑扁担呢。2. 指读相关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1) “会师”是什么意思?当时朱德同志带领着革命起义队伍,而毛泽东带领了八路军,他们的目的地都是井冈山。经过一段时间,他们都到达了井冈山,互相碰面了。这叫会师。(2) 井冈山上就是朱德的队伍了。山下是日本鬼子。你能说出,红军是哪部分队伍吗?(山上的队伍)(3) 那正是咱们的队伍。虽然占据了山上这个有利位置,但是,山下就是 生:敌人。你感觉红军所在的地方怎么样?(危险) 3请你读出危险的感觉。指读第一自然段。4齐读。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 井冈山不仅是个危险的地方,它让红军们面临了另一个困难。请你自

6、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红军的困难在哪里。2. 指名说。(粮食不够)3. 你从哪里看出来?指读相关句子(第一句)4. 要粉碎敌人的围攻,除了储备足够的粮食,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了?(没有) 你从哪个词语里看出来的?(必须)5. 是呀,你能给“必须”换个词语吗?(只能、只有、一定)6. 再指读第一句。你能用必须说句话吗?7. 指读第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井冈山的粮食不多;红军要去茅坪挑粮食)8. 茅坪在哪里?(山下很远的地方)。9. 交流。指读。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1) 茅坪很远。“五六十里”,说明远。指读。(2) 路难走。“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想象,走的时候会遇到哪些困难? 10这位战士,这

7、么难走的路,你愿意去挑粮吗?为什么呀?11. 书本上战士们是怎样的心情?指读第三句。从哪里看出来。12. 齐读第二自然段。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 自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朱德有几根扁担?2. 交流答案。(两根)3. 你怎么知道是两根?(第一根朱德挑了之后,被一个同志藏掉了,于是他找了第二根)4. 为什么这个同志要藏朱德的扁担呢?自己读第 2-3 句话。思考。5. 指读。6. 朱德怎样挑粮的?指读相关句子。7. 挑了多少粮食?(满满的一担粮食)反复指读,读出多。8. 采访:朱德同志,你挑那么多粮,累不累?你什么心情呀?为什么?9. 大家知道吗?白天,朱德要关心战士的身体,要检查军队情况,要观察敌

8、人动向;晚上,他又要担心大家有没有休息好,有没有挨冻、饿着,他还要侦查敌情。你感觉朱德的工作怎么样?(很多,很繁重)10. 所以,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生接读。11. 这位小战士,你干嘛要藏朱德的扁担呀?为什么呢?12. 朱德同志丢了扁担之后,又是怎么做的呢?自读第 4 句话。13. 交流。回答问题。14. 你认为朱德做扁担花了多少时间?(一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连夜)指读。你还从这个词语看出了什么?15. 朱德的第二根扁担什么样?(刻了朱德记)16. 为什么要刻呢?(不要再丢了)这三个字表示什么?(表示这根扁担是朱德的)18采访:小战士,你还想藏朱德的扁担吗?为什么? 四、总结1. 齐读全文。2. 课文学完了,你想对朱德同志说些什么呢?3. 大家看,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他毫不摆架子,却和战士们一起挑粮, 我们都要尊敬他呢。还有哪些革命伟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一起记下他们的名字:毛泽东、邓小平、陈毅、朱德。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复述。 课堂板书朱德的扁担五六十里一道去挑粮山高路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