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狗包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目标与任务:1. 学习文章精巧的构思和布局2. 探讨文本的思想情感的现实意义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2. 探究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3. 勇于反省自己,珍惜生命,关爱别人。教学重点:学习文本选材与剪裁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给大家讲讲他与小动物之间的趣事。二、自主探究:1. 为小狗包弟建一个个人档案(姓名、籍贯、旧主人、个性特点、人际关系)
2、 小狗的档案:姓名:包弟 曾用名:斯包弟籍贯:日本旧主人:瑞士人、巴金的朋友个性特长:活泼开朗、聪明伶俐、忠诚等候、善意作揖 人际关系:深受巴金家人和朋友的喜爱合作探究:(1) “洋狗”、“洋主人”有何作用?为下文写文革时小狗变“包袱”埋下伏笔。(2) 为什么要写日本友人对小狗包弟的挂念? 侧写小狗包弟聪明伶俐的特点。2. 全文一共讲了几个人和狗的故事,主要写哪一个故事?写艺术家与小狗、日本友人与小狗、我与小狗等三件事,以我与小狗的故事为主。 合作探究:(1) 艺术家与狗的关系怎么样? 亲如家人,患难与共(情深意笃)(2) 为什么要写艺术家与小狗的故事? 引出下文,形成对比。分析作者与包弟的关
3、系、感情的变化(1) 作者与包弟的关系变化:由“亲”变“疏”(2) 作者与包弟的感情变化:由“爱”变“嫌”(3) 送走包弟后的心理变化:由“轻”变“重” 合作探究:探究感情变化的原因(提示:内因与外因)(1) 文革的背景故事: 艺术家和狗的故事“我”和包弟的故事小狗包弟狗对人的忠诚、人对狗的深情(双向)狗对人的深情、人对狗的背叛(单向)横比关系与感情变化:我和狗:关系亲感情爱(双向)疏嫌现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中心:善良人性的扭曲、毁灭(单向)心灵的伤痛(人何以堪) 永恒的忏悔(良心责任)纵比构思与选材:以小见大(2) 小狗的背景(3) 自身的原因4. 讨论作者的歉疚和忏悔之情。(提倡学生独
4、抒己见,并作适当引导)(1) 思考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唤醒社会公正、人类善良天性拷问作家的良心、社会责任感(2) 说说你所知道的文革。5、探究文本的构思与选材特点:以小见大三、板书设计:四、课后作业:阅读随想录。在文革中,巴金老人是一个受害者,一个无责任人,而面对文革流毒盛行的情况,这个最没有义务自省的人率先以自省的方式写作了这本随想录, 他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唤醒了人们的良心和良知,是对文革荒诞现实的揭露和批判。五、教学反思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设计恰当问题或由学生设计问题(小狗的经历和作者感情的变化)进行合作探究,既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2、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适当进行引导,尊重个体意见,高中阶段是学生的价值观、 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的重要时期,面对一些价值取向的问题,如对“巴金送走小狗”的探 讨,部分学生认为巴金太残忍,部分学生表示理解,前者有着明确的是非观,而后者则对作者有着多一份的理解和同情。在课堂教学时,我对这两种答案都给予了肯定,鼓励学生明确 自己的是非观,做一个是非分明的人,而在处事时更应对他人心存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