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漫谈考试.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97547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考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漫谈考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漫谈考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漫谈考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漫谈考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漫谈考试.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漫谈考试考试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制度与教学制度构成了教育制度的重要框架。然而,考试所具有的基本功能、特点,以及考试所产生的误区及其成因,如何防止大规模考试误区等问题,却较少引起人们的关注。我试图对此类问题作探讨,完善当前的考试制度,更好地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一、考试及考试的功能考试是我国的创举,我国的笔试发展历史要比西方多千年之久。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考试成了人们学习、就业、任职的必经之道,考试与现代人的生活、生产更加密切。考试就是政府或政治实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借助一定的工具和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人的心理特征的检验、比较与评判,并用数字确定其结

2、果的一种社会活动。从学校教育来看,考试具有评定功能、诊断功能、预测功能、激励功能和督导功能。评定功能是指评价鉴定人在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水平和标准。诊断功能是指考试能够检查被测人在知识和能力掌握上的问题及其进步程度,从而使被测人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通过考试可能诊断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怎样,教师教得怎样。考试的预测功能是指考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人的能力发展倾向,教学的“因材施教”正是通过考试的这种预测性实现的。考试的激励功能是指考试可以激发考生和教育者的进取心,鞭策他们更加勤奋地学习和工作。考试的督导功能是指通过考试调节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对人才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引导

3、教学走上培养人才的正确轨道。考试本是一种文化行为,但由于大规模的考试一般由国家授权,代表国家意志政府行为,是国家实施社会管理的手段之一,因此这类考试也是一种政治行为。这类考试具有以下几项特殊的社会管理功能:(1)制定人才规格标准,代表国家甄别人才。(2)宏观调控人才流向,合理配置人力资源。(3)疏通人才疏通渠道,维护社会稳定秩序。(4)激发公众学习、进取热情,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考试的社会管理功能,是考试自身特殊功能发挥的结果,也是国家赋予特殊权力的结果。二、大规模考试的特点大规模考试由于层次、类型有别,因此功能不一,性质不一,各地操作也不一样,但从总体特征看,有以下特点。1.考试规模大。大规模

4、的含意是指参考人数众多,一般均有几万人、几十万人、几百万人甚至千万人参加考试。如我国的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最近每年参考人数都超过九百万,最多的一年达 1050 万(2008 年),会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校入学考试,参考人数也均在百万以上。2.全国性(或地方性)。这类考试一般是由国家或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机关组织,涉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是一项代表国家考试声誉和国家考试权威,性质很严肃的考试,社会及其他机构、团体、组织很难举行这种性质的考试,因此它带有国家(地方政府)的垄断性质。3.涉及面广。这类考试由于形成一种纵向与横向相互交叉的系列性、层次性和功能性各异的考试体系,因此既涉及各级各类

5、学校、教师、学生,又涉及社会各行各业的在职及非在职人员,还牵涉到千家万户,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以及对社会群体和个人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4.时间性强。这类考试由于参考人数多,涉及面广,具有全国性,因此,一般均在预先规定的时间举行,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计划和时间安排。5.组织严密。为体现公平竞争,保证考试的信度、效度、考试质量和考试目标的实现,一般均按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施考、统一评卷、统一宣布考试结果的方式,已形成一整套组织严密的考试工作规范和统一特点。6.地区差别大。由于全国 32 个省市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教育发展基础和水平历来存在差异巨大,发展不平衡,因此全国教育水

6、平、参考人数、考生水平、考试管理水平、考试结果和竞争程度差异大,尽管称国家统一考试,但事实上是按省级规模处理考试的实施与结果使用的。7.考试科目与持续时间差异大。大规模统一考试从性质、类型、功能、目的等各个方面划分,都存在着层次、水平、作用的不同差异,要求不一样,致使考试科目与考试持续时间也大不一样。如高中证书会考持续三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成人高校、高中类招生考试,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持续仅几天,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持续多年,全国性的有关职称考试、资料考试持续一天或半天。8.认识不统一。大规模统一考试的社会价值、测量价值、教育价值三者是什么样的关系?应当怎样认识它们的功能及如何使用它们的考试结

7、果?对它们的利弊如何发扬与防止?历来存在着相当的争议,认识很不统一。这已成为教育改革与考试改革的一大难题。三、大规模考试的误区及其成因从古到今考试本身一直存在着利弊共存的矛盾特征,尤其是大规模国家考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才的规格标准愈来愈高,由考试的社会管理功能及考试的特点可知,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特别突出。因此,对考试的手段和考试结果的使用,我们要特别慎重,特别应该加强对考试局限性(表现为考试以智育水平为主,因为智育水平测试可以标准化,书面考试以百分制加大水平差异的区分度,而德育、体育、美育水平测试则难以标准化,水平差异的区分度较模糊)问题的研究,为此我特

8、从以下两方面谈谈考试误区的产生及其原因。1.考试本身的局限性及人类当前无法完全超越这种局限性,是导致考试误区的主要原因。考试是用来测量人的知识、技能的一种方法,其实质就是通过测量过程,按一定的标准把人某方面的特性加以定量和定性的描述,以便实现鉴别、诊断优劣的目的。但是人类至今仍无法对人脑的奥秘进行科学解释,尽管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等研究已基本表明,人的智力结构是多维的,可分为思维、音乐、空间直观、身体活动、个人控制情感和体察他人情绪等六种智力,这些智力受大脑一小区的控制,既能独立发挥作用,又能互相协作,对客观世界也是多维的,并非单一的。然而,学校教育以科学文化知识教学为中心,仍然以读和写这个

9、古老的教育命题为教学目标,课本的知识是法定的知识内容。因此,考试仍然只能是考查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一般能力,以测量书本知识的模仿性技能程度为考试目的。根据考试结果,也只能是大体性地测量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情况,对人的未来发展进行推测性的大体评价,这种测量度的不确定性带来了考试本身的局限性、片面性、偶然性和模糊性。在高考、中考全过程中这一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无法找到更合理,更全面测量人的整体素质、智力和能力的方法。所以说,考试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本身还处于不成熟的“幼年期”,带有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在无法找到代替它的更好形式之前,在尚无法离开和抛弃考试的情况下

10、,考试本身的局限性为人类陷入考试误区埋下了隐患。2.考试的结果使用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会使考试的测量、教育和社会三大价值发生变化。因此,考试结果使用不当是导致考试误区的关键原因。大规模国家考试,是代表国家考试声誉和考试水平的考试,对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从考试的内部属性看,大规模考试可分为选拔性水平考试和合格性水平考试。选拔性质的考试,如我国的中考、高考、研究生入学考,以同类考试全体考生总成绩的平均分数为参照点,反映该次考试中每个考生的分数所处的位置,其性质是选拔基础扎实、能力强和有培养前途的人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或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其目的是选拔优秀者,具有淘汰、筛选性质,因此

11、考试竞争性较强。合格性水平的考试,如我国的高中会考,全国性的职称、律师、会计资料性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专业部门规定的考试目标进行考试,性质是检测考生的考试是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由于以既定目标为评定考试分数的参照点,无需与总体考生考试成绩比较,只需达到标准就可以通过,发给相应的合格证书,主要目的是区分及格与不及格,淘汰筛选性质很弱,竞争性不强。但考试结果的使用,对教育、社会的作用往往是极为敏感的。四、大规模考试误区的防止自从人类社会创造了考试制度以来,考试的正面功能是主要的、积极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考试的支持与调节,考试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悠久历史文化之一,

12、不然,考试不会出现如此繁荣的局面和一种世界性的共同现象。在人类社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完全否定和抛弃考试和考试制度。在不大可能找到能替代考试的更好手段及制度的情况下,应该并且可能做好的事是:一方面要很好地发展并坚持考试的正面功能,另一方面要更好地调查、研究并克服考试的负面影响,克服局限性,使考试和考试制度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与选择。那么怎样才能防止陷入大规模考试的误区,克服考试和考试制度的局限性?我仅谈谈几点看法,以抛砖引玉。1.实行依法治考。在三十年的教育改革和考试改革过程中,对大规模考试我国已制定了一些考试的政策、处罚条例,对考试管理

13、人员工作人员也制定了许多职责。但还没有达到法的高度保障大规模考试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保障它的权威性、严肃性、正确性,强化对它的使用和监督。在许多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的手段推行和规范大规模考试的运作,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宏观控制手段,而我国却没有考试法。从我国未来的考试发展前景看,随着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随着人才流动和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合作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国家、教育、学校及各用人部门将更会频繁和大量使用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手段,要适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就需不断加大考试改革力度。通过改革,促进、发展振兴考试事业,追赶并努力达到世界考试先进水平,为国家、社会和个人服务

14、。这需要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才能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为防止否定、取消考试悲剧的历史重演,防止人为地滥用考试手段,防止考试的本身局限性,以及由于对考试结果使用不当,政策失误,很有必要以法的形式对考试加以规范、约束和监督,使之具有权威性、系统性、科学性,保证今后的考试改革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运行,使考试改革更具有合理性,更符合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2.加快综合性办考人才队伍的建设。根据现实和未来的考试发展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管理、科学命题、监考、评卷、录取、执法监督这些队伍的全面规划建设,改变目前招生考试队伍结构单一的状况,抓住人的因素这一微观手段综合治理和防止考试陷入误区。考试作为一种具有特

15、定职能,全社会都关注的社会活动,尤其需要政治素质高,有现代化教育思想、人才观、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踏实的人维持其正常运行和变革。我对管理队伍、监考、评卷、录取、执法监督等队伍的建设暂且不议,从命题队伍的建设看,命题的质量、命题队伍结构合理是关键。因为试题编制质量,直接关系到考试测量的科学有效与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应重考核智力(当然还应考核德体)而不是考核知识。问题的要害是升学考核这把“筛子”、“量规”、“质量检测仪”是根据什么教育思想、什么人才观设计的。升学考试这根指挥棒没有错,关键是你指挥流行歌曲,还是指挥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3.建立科学的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考试制度。考试是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可或

16、缺的手段,升学竞争在短期内不可能消除,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将长期存在。科学的态度是应该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考试制度,利用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引导教学双方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前进。建立科学的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考试制度应体现如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学校教学过程中的考试可分为形成性考试和总结性考试。这两种考试目的不同,考试结果的表述和使用也不尽相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科学性地使用。(2)全面性原则。要坚持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考查和评价。(3)系统性原则。就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明确具体教育、教学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体系,明确规范什么科目在教学过程的什么阶段使用何种考试方法,考查哪些内容,如何确定考试结果,怎样应用考试反馈信息。通过一系列规范的、科学的考试,“指挥”教育教学活动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行。(4)标准化原则。标准化考试的根本宗旨是对考试过程中各种可能的误差作出最大限度的控制,使考试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保证考试结果的使用和解释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5)可行性原则。根据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制定一整套评价指标体系,对考试方法及评分方法、标准的使用等,应根据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的实际情况,在坚持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标准化原则的基础上,力求简便易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