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王士禛教子.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97543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士禛教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王士禛教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王士禛教子于永军康熙三十六年七月,刑部尚书王士禛之子王启汸出任唐山令。作为清初“一代廉吏”,王士禛唯恐儿子一介书生不能胜任,遂将自己的为官准则 50 条写成 3009 字家训,名曰手镜,让儿子带在身上随时参照。手镜开宗明义,首条鲜明提出:“做官自己脚底须正,持门第不得。”很显然,这条准则是提醒儿子要自强自立,既不要“拼爹”“啃爹”,更不要“坑爹”。那么,何谓“自己脚底须正”?王士禛进一步指出:“皇上御书赐天下督抚,不过清慎勤三字。无暮夜枉法之金,清也;事事小心,不敢任性率意,慎也;早做夜思,事事不敢因循怠玩,勤也。”可以說,王士禛对“清慎勤”的解读,道出了古代清正为官的精髓,也为现代为官提供了

2、修养圭臬。不过,读王士禛教子故事,令人感动的并不在于其言之谆谆,而是其背后的行为示范。“做官自己脚底须正”,似可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打铁须得自身硬”同义。作为教子之道,面向自己家人,需要榜样的力量,更必须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作注脚。首先,这官当得要正。不能想象,像唐代元载、宋代蔡京、明代严嵩那样的贪墨,会在子女面前大言不惭地讲什么“做官自己脚底须正”。也不能想象,一个过去见利忘义、贪赃枉法、中饱私囊的人,知根知底的子女会相信他亮出的这条准则。其次,要有言出行随的事实。无论家庭还是社会,凡公信力缺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育者“口惠而实不至”。嘴上宣示“公正执法”,结果却是“看客下菜”,弹性效应;嘴上宣示

3、“廉洁从政”,如果你真的认了实,他心里便不高兴,重者还会报你以“颜色”这种表态,说白了不过是一种打官腔,一种哗众取宠,涂涂洗面奶、玩玩小把戏、骗骗“小朋友”。再次,要有接受监督的真诚。平心而论,官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自己的种种爱好,而亮出这个“自己脚底须正”,实质是将矛头对准了自己,给自己下了“套子”,要求自己首先必须堂堂正正,堪称楷模。没有“与私我彻底决裂”的境界做不到,没有“敢将自我公开晾晒”的勇气同样也做不到。正是由这个角度打量,王士禛训子的这个“做官自己脚底须正”,所彰显的是一种做官的自信,即“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王士禛,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清初著名诗

4、人,主持诗坛 50 年之久,康熙曾征其诗三百首定为御览集,其诗、文、词共数十种 560 多卷,故而被誉为“一代诗宗”“文坛领袖”。与其文名相得益彰的是,他为官几十载,始终恪守“清慎勤”原则。任扬州推官四载,他“不名一钱,急装时,唯图书数十箧”,自赞“四年只饮邗江水,数卷图书万首诗”;任榷清江浦关专管船政时,他革除弊端,凡发银均足称足色,毫无扣除,声震漕运;在户部任上七年,他始终如一,清廉自守,同僚信服;任刑部尚书,他不畏强权,依法判案,执法如山,深受康熙赏识和同僚赞叹,被誉为“一代廉吏”。也正是基于这种做官堂堂正正的本真,王士禛才有了“做官自己脚底须正”的底气,才有了对儿子耳提面命的凛然大义。“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建设清明政治、反腐倡廉,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做若干方面的努力。但无论情况如何,领导干部“先从吾始”的家风,始终在全社会有着春风化雨的表率作用。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认识,王士禛的教子故事尤其是蕴含于其后的自好精神,能够穿越时空隧道,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编辑:黄灵emailprotecte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