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9500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高二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卷选择题答案涂入答题卡中。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即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2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 清B明 C

2、汉D秦3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 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4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5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6“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上述材料中的“礼”主要是指( ) A.礼仪 B.制度 C.风俗 D.贡赋7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判断,周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包括( )君臣关系

3、大宗与小宗的关系等级从属关系 兄终弟及的关系A. . . . 8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9“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強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叙述正确的应是( )A.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C.置三公,事归台阁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10为保证君权独尊

4、,唐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以尚书台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B.起用布衣为相,近臣参与军国大事C.三省分工明确,相权一分为三D.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11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构成是( )A.行省、路、州、县 B.诸侯王国与郡、县 C.州、郡、县 D.道、州、县12“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13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

5、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14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其直接影响是( ) A.促使分封制度瓦解 B.使封建王权得到强化C.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D.导致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产生15“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 )A.唐朝前期长安 B.北宋开封C.南宋临安 D.元朝大都16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

6、实最能说明这结论的是(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C.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17右图中描绘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某一城市的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这个城市应当是A.上海 B.北京 C.南京 D.广州18汉代的耧车和水排分别属于( )A.播种和灌溉工具 B.播种和冶铁工具C.耕作和冶铁工具 D.都是交通工具19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周王的亲族 B

7、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2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火耕 B.刀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21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具体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冬至、小寒、大寒”等名称。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 B. 节气体现了国家的“重农抑商”政策C.节气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 D. 节气体现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进步222009年6月,海内外人士在湖南举行公祭炎帝大典。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

8、,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属于( )A生产工具 B作战武器 C生活用具 D祭祀礼器23考古发现有穿鼻环的青铜牛尊,其时代为春秋。孔子一个学生叫司马牛,字子耕。这些现象反映()A春秋时期牛作为重要畜力用于耕作 B春秋时期青铜器皿造型取材广泛 C春秋时期人们取名字已不拘小节 D春秋时期人们敬佩牛任劳任怨的精神24右边这幅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先进的纺织技术25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其主要特点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承担国家的租税役C限制地主土地兼并,均衡农民和地主土地 D将

9、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26下列对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B引起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局势动荡,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C是封建社会的正常现象,封建统治者通过均田制得以根本解决D兼并导致政府收入减少,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27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10、C.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D.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28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说: “煤则各处有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材料中“礁”(焦炭)做为冶铁燃料始于( )A汉 B北宋 C南宋 D明29中国是瓷器大国,中国瓷大量出口至迟始于(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30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31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

11、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匠优秀,积极性高 B.生产不计成本 C.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D.国家权力的支持32管子侈糜中说“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本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据此材料判断下列结论最符合管子经济思想的是( )A刺激消费,推动生产 B主张节俭,反对奢侈C重视农业,抑制商业 D劝课农桑,提倡积累33“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这场“商业革命”的内容不可能包括( )A城市商业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B乡村地区不能

12、设市的规定被废除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D以地域为基础的商帮及会馆兴起34史书记载:“会子(南宋的一种纸币)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关于南宋时期的历史信息,错误的是( )A交通发达 B会子得到广泛使用 C商业繁荣D长途贸易开始出现35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D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36读下图,从中我们可直接得到的信息包括(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

13、商杂税变化趋势图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B C D37 韩非子视商人为“邦之蠹也”( 蠹,蛀虫)。下列观点与之明显不符的是( )A“今驱民而归之于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38. 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中国皇后号”在中国依靠的港口应该是( )A宁波 B上海 C厦门 D广州39“制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一现象,最能说明明清时期的

14、江南手工业( )A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B地区、行业间的社会分工发展C织造技术领先全国其他地区 D产品商品化程度比较高40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西方早已“选择海洋”,而中国却“选择陆地”。这种“选择”给中国带来最主要的影响是( )A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的入侵 B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中心C使中国失去资本扩张和工业化的契机 D导致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衰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

15、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材料三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四曰发赈;五曰;六曰出贷;七曰蠲(juan: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 擅自大清会典(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4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指

16、出清代救灾、减灾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4分)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中国古代能否从从根本上解决救灾问题?简要说明理由。(4分)42明清时期商帮的崛起,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具特色,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

17、性。 摘自徽商网徽商历史(1)根据材料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8分)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2分)材料二 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徽商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徽商以其独特的生存理念在众多商帮中异军突起。 摘自电视片徽州解说词(2)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4分)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终清朝之世,徽商会遇到哪些发展障碍?(4分) 材料三 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

18、的经典式、综合性品牌盛会,为中外客商搭建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第一届大会于2005年在合肥召开,至2009年,已召开五届。 (3)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徽商遗产。(2分)高二历史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答案15DAABB610BDDAC1115ABBCB1620ADDAD2125BAACB2630CBCCD3135DADDD3640CBDBC41、(1)变化:农耕技术逐步普及:耕作技术不断进步,犁的改进更适合地区土质特点和耕作的需要。(4分)(2)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2分)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使用牛耕成本高。(2分)直接影

19、响:耕作技术上出现倒退,农业难有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分)(3)开仓救济;发放贷款;减免赋税;免征徭役。(4分)(4)表态:不能。理由;小农经济的落后性、脆弱性;统治阶级剥削本质没有改变;农耕文明下的生产力水平低下。(4分)42、(1)原因:耕地少,粮食产量低;自然资源丰富;传统手工业比较发达;水路交通便利。(8分)启发: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和条件,积极寻求出路,知难奋进。(2分) (2)经验:重视文化学习;坚守诚信的商业道德;吃苦耐劳;注意与封建政府的关系。(4分)障碍:各种税务摊派;官吏的敲诈勒索;政府的抑商政策;西方列强的经济扩张等。(4分。) (3)政府搭建平台;广泛联系海内外商界;发挥徽帮的纽带作用;扩大合作领域。(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