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91938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48分)1.西周的继承制度有排他性和严格的等级性,继承了祭祀权就获得了相应的政治身份和财产。到了战国秦汉时期,政治渐渐摆脱血缘关系的羁绊,继承制度的排他性和等级性遭到削弱,获得祭祀权并不能理所当然地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这表明( ) A宗法制、分封制逐渐瓦解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C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确立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渐确立2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时,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2、 ( ) 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的根源3每年高考后,一个省一个分数线和“本地化”特色高考录取制度总会成为吐槽主题。其实这种类似按“分地而取”的原则,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后,那时由于南北政治、经济差距拉大,科举结果南北中试者人数失衡。为此统治者在科举制中开始实行“南北卷”,南北分开录取。南北卷的做法 ( ) A体现了科举制的客观公正性 B典型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专制性 C维护北方衰落士族的地位 D其合理性在于能促进民族融合和维护国家统一4皇明祖训记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3、。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朱元璋此语意在说明明初( )A加强中央集权的紧迫性B废除丞相制度的合理性C建立内阁制度的必要性D中央官职制衡的必要性5“一般古希腊城邦的行政官员都是义务职,他们也并不组成为某个行政首脑统一领导之下的政府,乃至也不形成对有关首脑的依属关系。”这是由于古希腊( )A建立了完整的权力监督机制B公民大会拥有最高决策权力C行政官员内部矛盾冲突频繁D实行了行政机关权力平衡制6罗马法规定:如果当事人“商定的价格尚不足订约时被出售物品实际价值的一半,而买方又不愿支付差价,卖主可以蒙受非常损失为由而解除契约”。这说明罗马法 ( ) A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

4、 B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 C旨在调和经济契约的矛盾 D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7大国崛起中指出,1688年的光荣革命之所以光荣,在于它没有流血,更在于它完成了1640年以来资产阶级未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在于它的过程不像一场革命,而在于它的结果是地地道道的革命。这主要说明光荣革命 ( ) A以理想方式实现了政治变革和社会发展 B推动了英国社会转型的政治进程 C使英国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君主立宪制 D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8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麦迪逊担心占据高位的人会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和独断专行,特别强调“制定某种条款保证社会防止行政首脑的无能、过失或背信弃义,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共和政体中最能体

5、现麦迪逊意见的是 ( ) A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B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 C地方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D国会复议法律通过即为有效91850年,普鲁士颁布了宪法,其中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每项法律需经国王和两院同意,财政法案和国家预算应首先提交下院,国家预算上院可以全部通过或者全部否决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 ( ) A是用议会粉饰的封建君主专制 B已经具有近代民主政治的特征 C确立了比较完善的君主立宪政体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0.上海方言馆成立于1863年,是上海第一所外语专科学校。该校在课程十条中

6、规定:课文之前一日讲解养正遗规朱子小学诸书,若有进境,则投以近思录及朱子全书性理精义各篇。由此可见,清政府 ( )A彻底放下天朝上国的姿态B仍极力维护专制统治C固守中体西用的传统理念D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11.下表为辛亥革命中独立的部分省份立宪派的政治活动。由此可见,立宪派( )省份代表人物政治活动四川蒲殿俊领导了保路运动、罢课、罢市,四川宣布独立后任大汉四川军政府都督湖北汤化龙武昌起义后,与革命党合作,参与组织湖北军政府,革命党人负责军事,立宪党人负责庶政,并通电敦促各省咨议局响应革命湖南谭延阁推动湖南宣告独立,革命党人都督焦达峰被杀之后,担任都督,安定地方,援助湖北革命军,通电建议及早组织临

7、时政府A善于投机使革命潜伏着危机B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C在革命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D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胜利进程12.在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这成为民国初年政治的缩影。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 ) A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 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 C国民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 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13.1927年1月,英国政府对武汉工人冲占租界一事,不仅不作为,还表示“在武汉发生排外骚动时,不允英军保护英租界附近的海关,也不保护在海关供职的英国臣民”。究其原因,主要是 ( ) A英国政府推行的绥靖政策 B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

8、展 C英国正忙于应对经济危机 D英国在北伐战争时期严守中立141927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之革命民权的同盟,是中国国民革命将来的发展和最后的成功的唯一保证”。中共中央提出此主张的意图是( ) A与蒋介石争夺革命领导权 B避免统一战线彻底破裂 C抵制“城市中心论”的主张 D加快国民党改组的步伐15.对下列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材料 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马占山在嫩江江桥抵抗日军,历时半个月,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对日军的第一次有力抵抗。材料 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冯占海部义勇军浴血抗敌。材料 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1935年39105次,1936年36

9、17次。A东北人民为正面战场的抗战做出了重大支持和牺牲B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C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是抗战的中流砥柱D折射出了东北地区在中华民族抗战中的重要地位16.1944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规定 ( ) A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 B有利于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的精神 D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和公平性17.1949年4月,英国紫石英号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下游水域前线地区,遭人民解放军炮击。

10、人民解放军总部声明,要求英国政府承认错误并道歉和赔偿,人良解放军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和各国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这一声明体现了 ( ) A中国共产党“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旧中国屈辱的不平等外交历史的结束 C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寻求外交解决紫石英事件的办法18.巴黎公社的机关报公报在1871年3月20日的社论中说:“巴黎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动,已经了解到,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权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了解到,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必须立即履行的职责和绝对的权

11、利。”据此可知 ( ) A巴黎公社的使命是挽救民族危亡 B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C巴黎公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政权 D巴黎公社政权具有权力集中的特点19.1918年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项措施的实施 ( ) A促使俄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C促进了苏俄工业化的迅速开展 D使农民成为土地的所有者20.1951年12月,毛泽东说:“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

12、。”这表明 ( ) A政协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B多党合作得以实现 C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 D政协职能发生转变21.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力求表述更加准确 B更好地体现人民性 C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D尽量体现社会转型22.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

13、。这反映了(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台湾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23.1972-1973年中美以“公报和公告”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同意将共同抵抗任何国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企图。这反映了当时 ( ) A中美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 B美国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中美的国家利益趋于一致24.1989年7月,危机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唐纳后来在与莫斯科讨论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时得出结论

14、:“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无核的世界。”这表明( ) A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因误会产生的偶然事件 B美国寻求打破古巴导弹危机带来的美苏关系僵局的方式 C古巴导弹危机客观上促进了世界无核和平运动 D美国对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中的错误行为已经达成谅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战国至秦,儒法两家所据以对立的不仅仅是社会主张,而且也涉及了社会实践。特别是法家,把儒家的礼视为迂阔的说教、过时的主张而加以排斥,无论治国治家还是安民,都主张用严刑峻法。正是这种社会主张及

15、其实践,使得“礼”与“法”这对本非对立的东西形成了非此即彼的关系。这种对立情况至汉武帝以后开始发生变化,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礼、法关系的角色得以转换。他主张德刑并用,侧重于儒家德治教化的统治原则,开启了“礼”“法”结合之端倪。魏晋南北朝时期“礼”与“法”的结合,既是西汉以降的继续,也是这个过程发展的新阶段。在这种结合中,“礼”“法”本身都发生了变化,“礼”具备了不可违背的法的权威,“法”具备了服务人文的礼的精神。 摘编自梁满仓论魏晋南北朝“礼”与“法”的结合材料二 从国家法的地位来看,传统社会的国家法律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与传统社会的自然经济基础相适应。传统社会是礼治社

16、会,已有的法律呈现二元性,即官方制定法(王制刑律)和民间的家族法。从传统法律的性质来看,贯穿于官方制定法和民间法的礼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对象,体现了身份的不平等,也体现了地位的不平等。 摘编自曹建军中国传统法律的近代转型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礼法关系的阶段性特征并分析其历史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转型的角度,谈谈礼法传统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9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礼法传统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对我们的启示。(4分)26同样是从耶稣会教士那里获得关于中国的资料,伏尔泰与孟德斯鸠笔下的中国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

17、同的形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在这里,官府的意见从来具有法律的力量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六部属于帝国各官府之首,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员都有一个辅佐的衙门。因此,人类肯定想象不出比中国的政治形式更好的政府。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等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

18、论结合。)27.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清顺治时设河道总督治理黄河,康熙时河道总督也兼治京杭大运河。雍正帝将河南、山东黄河段设为东河,江苏段设为南河,分置两河总督管理。乾隆时期,两河总督在各省设置了二十多个厅汛,每年用于河工的经费平均在七百万两左右,占当时国家收入的六分之一。1855年,黄河在河南决口,当时内争外扰几乎将大清王朝逼到了死亡边缘,堵筑黄河决口所需多达两千余万两白银,捉襟见肘的清延迟迟没有解决,黄河终夺山东大清河入海,苏北河道遂断流,江苏南河总督成为摆设。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一代大政河工,关系黄河、大运河治理的国家工程,失去了昔日的殊荣而走上了解体之路。当然,河

19、政体制的消逝也与晚清海运、铁路运输和商品市场扩大等密切相关。 摘编自贾国静清代河政体制演变论略(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前期河政体制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指出清朝晚期河政体制逐渐解体的原因。(9分)2019年石首一中高三八月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24 ABDBB DADBB DABBD BDABD BBAC25. (1)战国至秦:礼法对立。(1分)原因:儒家的礼治学说代表了保守的政治观念,法家学说适应了统一的历史潮流。(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两汉时期:引礼入法(或礼法开始结合,或出现礼法结合的趋势)(1分)。原因: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汉代统治者吸取秦严刑酷法而早亡的教

20、训;礼法都维护等级制度,本质上是一样的。(3分,每个要点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机结合。(1分)原因:分裂的政权形势下,各统治者为了自存和进取,加强政权建设;少数民族政权受汉民族文化熏陶;门阀士族把持朝政,血缘宗族对政权的影响。(3分,每个要点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影响:礼法传统与自然经济基础相适应,不利于近代工业化转型;维护专制统治,不利于近代民主政治的建立;倡导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不利于近代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9分,每个要点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启示:要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在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弘扬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对传统礼法要批判地继

21、承。(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6. 示例一:观点: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的认识是 一种误读(或都与中国实际不符)。(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阐释:(原因)他们的认识多半是经过传教士得来的,因此,他们对中国的解读也多半建立在误解或误读的基础上。(表现)伏尔泰推崇中国制度和文化,认为中国官僚选拔制度完善,各级政府和君主开明,社会和睦,道德、法律完善。(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伏尔泰仅看到了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合理部分,而没有认识其局限。中国是君主专制制度,易导致暴政和腐败,不和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易形成文化专制,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孟德斯鸠认为中国是一个可

22、憎、奴役、落后的专制暴政国家,只看到了中国制度有专制的一面,(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而忽视中国制度的一些积极因素,因而都是一种误读。(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所以,真实的中国形象既不像伏尔泰描绘的那样美好和开化,也不至于像孟德斯鸠所认为的那么暴政和落后。只有综合辩证地判断,将两种中国形象结合,才能看到中国的真实面貌。(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示例二:观点: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的认识是一种有意的误读(或其形成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阐释:(相似背景)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进行反对专制统治和教权主义的斗争。伏尔泰和孟德斯鸠

23、都需要找到一种批判封建神权思想和专制制度的理论依据。(各自需要)(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伏尔泰反对宗教狂热,反对神权主义思想,主张实行开明的君主制。伏尔泰出于批判 天主教会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政治目的,有意误读中国。(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孟德斯鸠推崇法的精神,主张三权分立,想构建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因而孟德斯鸠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将中国作为专制政体和没有法律精神的典型和现实例证,忽略中国制度的合理性,以此来批判法国封建专制制度。(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所以,两者对中国的误读都是源于法国内部变革的迫切需要。(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示例三:观点:两者对中国的解读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评分标准参考示例一或二。) 示例四:观点:两者对中国的解读不利于西方人全面认识中国(或有利于西方认识中国)。 其他观点只要观点明确,阐述合理,都可以得到相应分数。(评分标准参考示例一或二。)27. (1)特点:兼治黄河、运河;分段管理;机构逐步完善。(6分,每个要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原因:黄河改道;急剧动荡的政治局势;清政府财政危机;新兴运输方式的兴起;商品市场的扩大。(9分,每个要点2分,5个要点得9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