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杂谈月光曲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8921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杂谈月光曲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杂谈月光曲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杂谈月光曲_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年级下语文教学杂谈-月光曲人教版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朗读环境,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朗读兴趣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创设音乐情境,就是指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音乐素材,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之下,在头脑中,自动生成活画面,产生相应的情境。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内蕴,有助于学生更加动情地朗读。运用音乐创设朗读情境,按选择时间点的不同,笔者将其划分成课前音乐创设情境,朗读前音乐创设情境和朗读中音乐创设情境。一节课开始前或朗读前,先播放一段有关的乐曲或歌曲,能让学生充分地感受课文的时代背景,

2、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能把学生带入这节课所描述的情境中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有感情的朗读做铺垫。而朗读时播放音乐,也就是常说的配乐朗读,是学生在朗读时通过文字与音乐的双重刺激,在一次次中进入朗读的高潮。当然教师除了考虑播放音乐的时间外,还需考虑选择怎样的音乐。不同的文本,比方说很枯燥的现代诗歌,难懂的文言文,还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本,都可以使用音乐这一媒体,不过在选用时,要注意应该选择怎样的音乐适合。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古诗时,播放一段节奏感很强的英文歌曲,那么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会是怎样?因此,音乐的选择应该考虑文本的特点,就像古诗,应该选择较为缓慢的古筝曲或是其他适合的音乐。在

3、这里,音乐的选择应该与古诗一样具有中国特色。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是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月光曲。他对整节课的安排很有意思,他将音乐与教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位教师首先让学生聆听音乐,感受意境。随着月光奏鸣曲旋律的响起,学生的思绪在音乐的海洋里畅游、感受。紧接着是让学生边听边画,表现意境。当美妙的旋律再次响起的时候,学生把刚刚听音乐,发自内心的感受用作画表示出来。之后就是朗读品味,融入意境。当然,在朗读中,还是选用了音乐这种形式。这位执教者这样的安排,正是运用动听的旋律,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这篇文本本身的课题就是月光曲,写的就是贝多芬创作月光奏鸣曲的传说。教师就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感受这首曲子的意境

4、,作曲者的情感变化,从而渲染了课堂气氛。唐霍杰斯说过:“没有其他东西能够像音乐那样激活人脑的那么多部位。”的确,音乐,能够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身上的每个细胞。这位教师就是本着这一观点,让学生享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月光沐浴”,使他们置身于情境之中,让学生直观、具体地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安排学生多次聆听月光奏鸣曲,意在让学生感受。,这位老师在月光曲的教学设计中,把学生的动情朗读与教师选用的动听旋律完美融合在一起,将课本中原本呆板的字眼,一个个都变成鲜活的了,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也在这之中激发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课堂评价:是“赏识激励”还是“随意捧杀”新理念呼唤激励性评价语言,然而,很多老

5、师对“激励性”的“正面引导”理解很模糊,以至于滥用表扬,过度褒扬,容易使学生产生自我膨胀,严重时会使学生心态浮燥,以至容不得批评,经不起挫折。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月光曲时,让学生朗读贝多芬的一句话:“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老师提示道:“这个句子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你能运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达出来吗?”然后请学生朗读展示,第一位学生声音读得低而缓慢,老师听后说:“这是个忧郁的贝多芬。”请第二位学生读,读得也不怎么样,老师评:“心事重重的贝多芬。”第三位学生读得较快,老师接着说:“非常急切的贝多芬,听你的朗读让人感觉到贝多芬真诚跳动的心。”第四位学生读得很投入,老师说:“我仿佛看到贝多芬眼

6、眶都湿了。”第五位学生读得不紧不慢,老师说:“平静的下面隐藏着一颗不平静的心。”这位教师的评价功夫,不可谓不深。学生奇腔怪调、生熟不一的朗读,他竟然都能找出一些词语煞有介事地进行评价,而且看起来又似乎那么地与文本联系紧密,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可转念一想,教师如此多变的评价,固然能给学生带来一时的激励和新鲜感。但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却可能是,课文不管怎么读,都是可以的,反正老师会表扬我。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会有什么帮助呢?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即时性评价,属于“即兴口头创作”往往不被教师们重视。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实践证明,有时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有角色意识,注意评价语言的激励性、针对性和启发性,尽可能具体地指出学生的表现到底好在哪里,不够的地方在哪里,让他们知道今后又该如何扬长避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