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游园不值5人教版游园不值诗文的外在语言显得朴实无华,给人以娓娓道来的叙事感,但在这看似平淡的语言背后却饱含着作者那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诗中由一枝红杏联想到春色满园的内在诗句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教学此诗我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来综合考虑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因此,我在教学本诗时主要注意了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间接接触文本。开始一组配有音乐的图片课件的运用有意识的让孩子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心里埋下对春天的喜爱的种子,为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与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产生共鸣埋下伏笔。2、用课件中的朗读资料让学生听,会使
2、学生在字音、节奏、韵味上有所感悟,对后面的品读打好基础。3、充分利用课件的辅助作用,解决了诗中难解的字和生活中不常见的事物,如“屐齿”“柴扉”,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4、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多读也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诗的外在语言以后让学生诵读诗句达情、达意。一是扣住“小扣”、“久不开”、“关不住”等诗语,让学生诵读。二是扣住两次情感变化的诗句诵读。三是整体引导诵读,这样采用先理解后诵读,边理解边诵读,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层层上升递进的诵读,多次进行。达到当堂熟读成诵的积累运用效
3、果。,同时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6、“读写结合,人性阅读”阶段。我让学生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由于有了前边的铺垫,此时的学生奋笔疾书,再无平时写作时的愁眉苦脸了。是啊,学生由说到写,说,说出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写,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感情。他们“情动而辞发”。从学生反馈的内容来看,好多同学不仅写好了园内美丽的春光,而且将名句所富含的哲理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写出了自己所明白的道理,一并反馈在作文中。一节课上下来,其实我更是感觉到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具有无穷的力量,它能引领着学生走入一种美好的境界,而我在这方面做得还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就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有时感到自己都词穷,没法用渊博的知识感染学生。我想真正提高自己,是在“行动中”,而不是新在“口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