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7赤壁之战11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8694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7赤壁之战11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7赤壁之战11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7赤壁之战11_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7赤壁之战11人教版一、制定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著名的战争赤壁之战,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楚大战经过的方法,并且能复述这些内容。2.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争的胜利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3.使学生产生阅读三国演义等名著的兴趣。二、精心设计课前预习由于学生对三国以及赤壁之战的了解相当有限,不少人甚至没有听说过,那么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目标,困难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就设计了预习作业,包括发给学生有关赤壁之战的资料,还有就是书写作业。共有四题:四大名著的填空;字词填空,特别是文中几个成语意思的理解;填表格,这能使学生初

2、步了解赤壁之战中两方交战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全文作一个主要内容的概括,这样对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弄明白,同时也是对三、四单元的一个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一目标的滚动复习。有了这份预习作业,学生对这个故事就有比较清楚地认知,也为课文的学习作了铺垫,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三、教学设计1. 第一板块:揭示课题由“赤壁”这个地名引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双方主要代表周瑜和曹操,同时对“战”字作了解释。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对主要内容有一个反馈。第二板块:检查预习情况做了预习,就必须在课堂上有反馈。由于开课时间的限定,必须进行一些选择,交流和教学有密切关联的题目。比如,交流四大名著中本学期学过的,及将

3、要学的两部;重点词语的朗读,找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书空几个易错的笔画;对文章有整体认知的“填表格”,这题在交流时我当场作方位图,这为下一阶段的学习,理解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作好铺垫;最后是主要内容的概括,这一题已经在第一版块中解决了。在做这一板块总结时,还适时地引出黄盖这一主要人物,以及“火攻”这一制胜法宝。3.第三板块:精读课文,了解东吴周瑜战胜曹操的原因本单元目标是复述课文,所以我们是按照文章顺序来教学的,让学生明白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楚大战经过的方法。先是了解了曹操这一方的作战部署,通过第二节的边读边思,知道他们碰到的困难和想到的对策。在了解了这些对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黄盖

4、为什么会想到用火攻?这一问题的解决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然后很顺利地得出获胜的一个原因知己知彼。接着分三步学习火攻实施的一个过程。其间主要抓住东吴周瑜和曹操两方面的表现展开教学。第一步是抓住黄盖给曹操的信,明白黄盖是诈降,而曹操呢骄傲轻敌。并且再次证明黄盖对曹操是非常地了解,做到了知己知彼。第二步先是对“东南风”进行质疑,联系了上下文,结合方位图,自然而然就引出胜利的第二个原因利用天时地利。然后是抓住两个“果然”和“毫不防备” 三个词语,从而可看出曹操对于黄盖的信是信以为真的,至此,学生已经能感受到最后曹军是一种怎样的惨败。第三步是先看光碟,再通过浏览课文的最后三节,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样子,也同四

5、个字的词语归纳双方的表现。这一环节的板书是相当清晰,使学生明白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4.第四板块:总结先是交代一下赤壁之战所形成的一个三国鼎立的局面,这是对它的一个历史地位的认识。然后是看板书总结东吴制胜的更本原因,即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四、反思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感到这一教学设计是比较贴切学生实际的,重要环节的理解,学生基本能回答到位。课前预习相当重要,做到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必然会使教学效果有个较大地提升。同时能抓住重点问题的质疑,引导学生对问题读读议议,更好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真正理解了东吴获胜的原因。第二课时让学生根据板书复述课文,多数能很好完成。像我们这样的外来务工子女

6、班级,平时的信息量就很少,收看光碟令他们很兴奋,记忆深刻。因此媒体的恰当运用对于文本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当然,交战双方表现的板书归纳,始终由教师来解决,备课时是想由扶到放,渐渐让学生照着样子概括,但是学生还比较欠缺这方面的能力,说不到位。特别是火攻实施过程的最后一步,先是看光碟,整幅画面就是熊熊的大火在燃烧着,曹军大败;接着浏览相关小节。至此,学生还是没能概括出“火烧曹营” ,连个“火”字也想不到,后来经过我的提示:这一步步都是火攻实施的步骤,他们是为了什么而作铺垫的?最后的目的是什么?这时才有个别学生讲出了“火攻” 、“火”字,我得以接上口,归纳出“火烧曹营”。上完课后,蔡老师就对我说,在看光碟的时候,可以作一些讲解,比如点出火攻开始了,大火如何烧, 曹操兵马又如何等等,这样就会对一些学生归纳的准确性起到一点儿帮助。通过这次的实践课,我的感触很多。首先是老教师们真是经验丰富,年龄比我大好多,可是思维相当活跃,远胜于我。在试教过程中,能很快地发现不足,尽所能给予我帮助。其次,深感试教的重要性。每个班级情况不同,课堂中呈现出的一些问题也不同,这就丰富了备课内容,预设这一环节就能更好地体现出它的价值,做到心中有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