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8 卷 第 3 期 2007 年 6 月 淮北煤炭 师范学 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Journal of Huai 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V oI28 No3 Jun20 07 从 历 史 学 科特 点 析 历 史 教 学 的本 质 陈志 刚,郭艳红(1淮北煤炭 师范学院 历史 系;淮北市第二 中学,安徽 淮 北 235000)摘要:历 史教 学的本质与 历史学科 的特点 密不可分。历 史学科 具有 前瞻性、当代性、人 文性、主客观统一 性及科 学性与 文学性相 结合 的特点。
2、历 史学科 的特点 决定:历史教 学的本质是人 文素质教 育,历 史人文素养的 形成离不开 学生 的体验、参与。历史探 究教 学是历史教 学的一种主要形 式;历史探 究是一种思想 的探 究,探 究内 容的选择要遵循 范例 性的要 求,以研 究史料为核心,注重研 究结论的 多样性;学习历史 离不开批判、反思、思辨、推 理。关键词:历史学科;历史教 学;特 点;本质 中图分类号:K 一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3 2134(2007)03 0132 04 史 学 理论 知识 一 直 是我 国历 史 教师 的软 肋。什么是历史?历史学科有什么特点?从历史本 身学生能获得什么?等等,这些是
3、历史课程改革必 须首先考虑的。什么样的教学才是历史教学独 自 拥有的呢?下面笔者从历史学科与教学层面探讨 历史教学的本质及特点。一、历史学科的特点 1历史学科的前瞻性、当代性 为什么学习历史?历史是过去、现代、未来 的 联结,学习历史要以现实为出发点,从过去的经 验与教训中,寻找可 以借鉴的东西;是为了形成 历史意识,产生历史认 同、民族认 同,更好地为现 在、未来服务。在形而上意义上,历史与人类共始 终,它并未过去、从未完成,我们时时刻刻处于历 史中 史教育是为了民族繁荣、进步而进行的 精神、文化的教育,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得 以实 现。彦 以,历史学科 的特点是前瞻性的,绝不是回 顾式的。意大
4、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指 出:一切历史都 是当代史。历史认识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对史事 的理解与评说上。就历史意义的认识来说,意义 判断不仅同认识主体价值 观不 同而不同,而且随 时代 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历史需要不断地改写,适应时代潮流。史书或史料 只是丧失精神生命 的一堆死材料,必须经过人们的思考、反省、重新 体验,才能够赋予材料的生命,才能影响人们的 心灵、生活。所以,历史解释、思考具有当代性,它 是 当代人们的思考,是为 了解决当代人们所关心 的问题。学 习历史 的真正意义 是从 历史 中获得 一种 思维观念与方法,即历史意识。有 了历史意识,才 能理解历史的演进,懂得历史 的经验和教训,根
5、 据历史启示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 现实、展望未来,形成对 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 历史及其发展 的认 同感和责任感。所谓“读史使 人明智”即是指学 习历史可 以教会人们用历史的 眼光 审视问题。正如英 国历 史教育家李彼得所 说:“历史的有用是在于改变我们看待世界 的眼 光,改变我们对现实、对于人类是什么及可以是 什么的看法,因而使我们能够有去改变想达成的 结果 的机会。”这种正确 的历史意识,实际上是 历史教育所要追求 的目标。收稿 日期:2006 12 04 基金项 目:安徽省教育厅科研 项 目“论 中学历史教学 中历史意识 的培养 问题”(JG06265)作者简介:陈志刚(
6、1967 一),男,安徽 固镇 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历史 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历史课程与教学理论 研究;郭艳红(1976 一),女,淮北 二中历史教师,主要从事 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132 维普资讯 http:/ 2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不仅可 以传授给学 生一些基础的历史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 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和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人文教化给我们的思想教益是无法估量的,透过 历史,我们可以获得广阔的人生视野与阅历,有 助于我们智慧的生成。英 国史学家柯林武德指 出:“历史学是 为了人类 的 自我认识”,“首先,认识成为一个人的是什么;第二,认识成为你那种 人的
7、是什么;第三,认识成为你这个人而不是别的 人的是什么。认识你 自己就意味着认识你能做什 么;而且既然没有谁在尝试之前就知道他能做什 么,所以人能做什么的唯一线索就是人 已经做过 什么,因而历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告诉我们人已 经做过什么,因此就告诉我们人是什么。”2。进 行历史人文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 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有利于启迪思想、激发进取精神、陶冶情操;有利于增强参与意识,积极投身于人 类的文明建设和改造。历史人文 教育 的偏差和缺 损是导致现在一部分学生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 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的原因之一。学生只有掌握了 人文知识,才会明白生活的智慧、生存的意义,学 会做人,养成人
8、文精神。3历史学科的主客观统一性 历史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过 去的往 事,二是指对那些往事的记述和研究。历史上发 生的事实是客观的,历史不容假设,这是在历史 含义第一层面上的探讨。从历史 的第二层含义分 析,历史又具有主观性。这是 因为:第一,历史 的 确存在,但它凝固于文本与历史遗物 中,必须经 过一番解读、理解才有效。普通 民众面对的“历史 事实”,实际上都是经过历史学家主观选择 出来 的,没有历史学家的挑选、陈述,那些发生过的事 情,在发生完之后永远消失 了。第二,历史见证人 所记录的这些事情的原委、经过,历史学家对它 们的描述,无不蕴含个人主观见解、观念。一个历 史文本,不 同的
9、人会有不 同的感受、不 同的理 解。即使 同一个史学家,此一 时彼一时的心境、阅 历不 同,对文本的看法也会不同。显 而易见,历史 是一 门主客观统一的学科。4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 作为一 门严肃的学术,史学与一切科学一样 遵循共 同的规范或准则,如信守事实、言之有据,努力探求事实与 因果解释的真。英国史学家沃尔 什言:“历史学乃是一种科学研究,这在它是按照 自己的方法 和技术所从事 的一种研究这种意义上 说,大概是不好加 以否认的。历史学家所寻求确立 的结论,是通过对一种 以明确 的题材 即人类 过 去的行为与遭遇 的考查,按照一代又一代 的探究者使之不 断精确的规则而实现的。”但史 学与
10、自然科学相 比又不在同一个层次,“没有任何 历史 的论据 曾经 以精确科学所特有 的那种强制性 的理论证 明了它的结论。”2J 自然科学 的研究对 象可 以直接面对,历史学却不能直接面对历史事 实,它所面对的只能是文献。自然现象的背后并没 有思想,但研究历史事件必须研究人们是怎样思 想 的,这是史学 区别于 自然科学的所在。历史不可 重复,决定历史科学的结论不可能像 自然科学的 结论那样得到验证,不 同史家面对同样的史料可 能会得 出不同的结论。但 自然科 学不 同,科学研究 面对同样的事实对象,应该得 出同样的结论。史学 与文学艺术有着某种密切 的关 系,共 同 点之一是它们都渗透着深刻 的
11、人文情怀。在本质 上,科学使用非 自然的人工符号构建理论世界,史 学则与文学使用着 同样的语 言。“小说与历史之所 同者,表现有感情、有生命、有神彩之境界”【引。史学 与文学艺术又有明显的不 同:历史学 出发点不是假 设,而是事实;文学艺术虽来源于生活,但它们的表 现内容可以虚构。历史学按其本质和目的来讲,是 一门实用之学,而文学艺术主要是欣赏之学。史学蕴含着科 学性与艺术性两个维度,任何 对于其 中某方面 的排他性 的强调都无异于削足适 履。从文本的可读性出发,史学家往往在 自己的叙 事中运用了许多文学家惯用的手法,如生动的细 节,包括人物富有感染力的言行、轶 闻趣事等等。所 以,必须把科学
12、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史学才能 既真实又有美感,历史教学语言必须形象生动。二、历史教学的本质 了解了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历史教师如何在 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教学 方法才能更好地体现历史教学的本质特点呢?1历史探究教学是历史教 学的一种主要形式 学 习历史仅靠记忆无法认知历史的真谛,也 无法激起对历史 的兴趣。学 习历史要求学生思考 历史事件原 因与结果 的关系,进行合理 的历史解 释,求得 可资在现 实生 活 中做 出明智 决定 的知 识。历史知识本身具有多元性,对某一个历史事件 没有也不可能只有一种解释,所以历史决不是死 133 维普资讯 http:/ 记硬背的学科,学 习
13、历史必须主动探究、反思。因 此,教师应在遵循历史客观性 的基础上,鼓励学 生大胆想象、假设,围绕史料进行探究,置身于所 要研究的历史情境之中,设想 自己就是那个历史 人物,与他 同命运共患难。史学 真正有意义的地方不在于提供多少经 验性的实践指南,而是看似较为虚玄的历史意识 的养成。拥有了历史 意识,人们就能够用变化的 眼光看待历史,深刻认识到在历史发展 中人的作 用,提高 自我判断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历 史意识的方法也不可能 由教师讲述产生,它离不 开批判性思考与历史探究。历史教师 的任务是帮 助学生思考过去如何影响现在的,用与学生实际 年龄相符合的历史发展观念与见解 训练其历史 思维,
14、使学生从历史立场思考 问题,学会 自己去 分析、反思。历史意识 的获得是一个积极主动过 程,需要学生大脑进行归纳、演绎、推理、分析、解 释,得出 自己的结论,然后迁移运用。凡此种种,均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探究。2 历 史教 学的本质是人 文素质教育,历 史 人文素养的形成 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参与 历史是一门“人学”,对于历史 的研究或学 习,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评价与道德教育。此即史 学 的“彰善瘅恶”、“激浊扬清”功能。由于道德评 价在人类生活世界普遍存 在,认为史学只需对事 实做客观的叙述,不宜有主观的评价,实际是犯 混淆人文科学 与自然科学研究的错误。当今世 界各国普遍把历史作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
15、,力图 通过历史学 习帮助学生 了解社会环境的各种形 态,理解不 同阶段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建立正确的道 德评价,并由实际生活体验培养学生 的社会责任 感与参与社会的意识。教育 的 目的是 帮助学 生理 解人 的内在 精神 外在行为是如何作用于人类社会、文化发 展的;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养成责任心,产生社会 归属感;借助历史事实、材料锻炼他们思考、分析 社会问题,准确表达个人的想法,形成正确的人 生观、世界观和价值 观。学 生正确历史意识和优 秀品格的养成,无法从单纯 的传递讲述过程中获 得,必须在丰富的材料、生动的事例、具体 的历史 问题情境中体验和参 与,
16、才能感悟、思考,然后 内 化。所以,体验与理解是历史学 的重要 的方法论 原则。学习历史需要“渗透到事件内部并探测着 134 它们所表达的思想”2301,“只有在认识者的心灵重 演它并且在这样做之中认识它的时候,才能被人认 识”【2】3盯,形成他 自己对价值的判断。这种体验把 自 己假想成历史人 物而进行推理,是一种积极 的批 判性思考。它要求用历史人物本身的眼光看问题,用他 自己的信仰 和原则去评价其行为。怎样在 自己内心进行体验、重演,“举例说,假 设他正在阅读狄奥多修斯法典,而且在他面前有 着皇帝 的某一敕令。仅仅阅读这些文字并且能翻 译它们,并不等于懂得 了它们 的历史意义。为了做 到
17、这一点,他就必须看清楚这位皇帝正在企图对 付的那种局势,而且他必须看它就像这位皇帝看 它那样。然后他必须为他 自己看出这样一种局势 如何加以对付,正好象那个 皇帝所处的局势就是 他 自己所处的一样;他必须看到各种可 能的选择,以及选定这一种而不是另一种 的理由;这样,他就 必须经历皇帝在决定这一特殊办法时所经历的过 程。因此,他就是在他 自己的心灵 中重演那个皇帝 的经验;而且 只有在他做到了这一点的时候,他才 对那个敕令 的意义具有真正的历史知识。”【2 如对 于历史,必须根据历史材料或历史文本建构 出实 际的历史情境,再设身处地探究背景、立场,深入 探讨每个角色、每个场景。这种体验是一种对
18、人事 理解 的能力,对史料作深度解读与判断的能力。如 果学生不能深入到研究 的事件 内部,他们将无法 真正理解历史。3历史学习的思维形式是批判、反思思维,学习历 史离不开思辩、推理 历史是一门主客观相统一 的学科,任何人看 待历史均不免有主观上的因素,所以历史学习不 可能也不必要单一接受某 一观点。教师在历史教 学 中要注重使学生学会思考、解释,避免盲从,在 众多史料 中努力追寻历史解释、理解的合理性。可 以说,没有思维、思辨,就没有对历史本质的洞 察。历史教学 中过多的“定论”是不利 于学生思维 品格和历史意识的形成的。历史学所关注的是一 个业 已成为过去的事,要了解过去,只能通过对文 献的
19、解释进行间接推理。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某 一事件、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意义,就会阻碍 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提供大量的、矛盾的史料或材料,自然地创设一个探究情境,以 利 于学生 自行 思考并 推理 出结论,形成某 种观 点。结论的不确定,需要师生在教学 中互动探究。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是历史教育的基本任务。维普资讯 http:/ 4历史探 究内容的选择要遵循 范例性的要求 获得 历史 意识 是 学 习 历史 的真 正意 义 所 在。由于历史知识汗牛充栋,可供探究的内容俯 拾即是,中学历史教学内容 中包含着大量 的可供 探究的问题,所以探究教学要求 教师精选教学内 容,保证激发大
20、多数学生探究、学 习历史 的兴 趣。范例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基本思想就是要 促进学习者的独立性,让学生借 助选择出来的有 限例子主动获得一般 的知识、能力 和情感、态度,掌握学会学习的方法。历史探究教学采用范例 主 题形式进行,并不会 削弱学生对历史知识 的掌 握,相反有利于创造一种历史情境和问题情境。对此笔者 已有专文论述,此不赘。【5 在范例 中,尤 其是面对矛盾的、对立 的情境,面对具体 生动的 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需要学生进行思索、分 析、感悟、内化,这有助于学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养成。传统课程过分强调学 习的覆盖面,导致 学生学习面面俱到,不够透彻深入,结果浅尝辄 止。实际上
21、,深入透彻学好一部分内容,要 比盲 目 学很多东西收效更大。5以研究 史料 为核心,注重研 究结论的多 样 性 历史是一门解释性学科,从史料或材料中寻 找历史事实是历史学习最基本的途径。要培养学 生历史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历史探究,必须有思 维、探究的材料。教师提供的材料一定要全面,采 用单一 的观点、一两段材料,企图让学生去探究、形成正确的史学认识是不可能的。对某一个重要 问题,一段材料或两三句话显然不能真正证实说 明的问题,相反有“孤证”之嫌,不是真正的探究 教学。这不利于学生的分析、思考问题,相反易于 形成看问题独断、偏执的个性。教师在提供材料 时须谨慎,要兼顾多种史学观点,彻底扭转“老
22、师、课本讲 的就是历史”的错误观点。充足的史 料,尤其是正反观点的史料,更容易引起学生 的 思索,主动去构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任 何历史的观点和结论,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历史 证据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做出一个价值判断。如果学生懂得了历史思维的方向,他们看 问题就 会全面,就会站在 当时的时代背景去分析,同时又 能以发展的服光衡量该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在历 史上的地位,懂得从行动者的处境、动机、意图、价 值观念以及实践方式等方面出发,根据文献材料 进行正确解释。6历 史探 究是 一种 思想 的探 究 历史 事件 是人 活动 的产物,是人思想 的产 物。认识历史上的某个人物,只通过老师在课堂上
23、 地简单讲述是不够的。对于司马迁、张骞等历史人 物,学生只有认识到当时的时代 背景,认识 到历史 人物的思想,通过他们的某些具体行为,才能真正 感悟到历史人物的精神与伟大,思想上才能受到 震撼。也只有在一次次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感 悟、震撼中,学生才有可能认识到一个 国家、民族 文化的精髓,才有可能认识到年代久远的历史传 统,产生民族认同。“历史思维总是反思;因为反思就是在思维着 思维的行动”【2 422。“发现 了那种思想就已经是理 解它了”【2。这构成 了历史教学的本质。捕捉古 人的思想和意图 仅靠接受、传递的方法是无济于 事的。“要 了 某件古代艺术品,就必须 了解 当时 那位古代艺术
24、家心 目中的意图是什么,要了解某 一古代思想冢,就必须 了解 当时那位古代思想家 心 目中的 题是什么,换句话说,要了解古人都是 怎么想 的”【6 所 以,学习历史必须能够使学生设 身处地重行思想古人的思想,才能解释古人思想 表现。理解前人的思想,认同民族传统,也要历史 地思想 它们。这种内心的“重演”不可能是简单的 重复,必然包含着学生 自己的思想,学生是以自己 的思想在体验古人的思想。历史参与与体验意味着 探究,学生在历史探究 中获得的历史知识就有了他 自己的思想成份在其中,于是前人 的思想也就被囊 括在他的思想 中。自然,民族的精神、传统的文化 也就得到了认同。民族性是历史所造就的,认同
25、本 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学习历史 的意义所在。参考文献:【1】转引 自陈冠 华 英 国中学历史教育改 革【M】台湾:龙腾文 化事业股份有 限公 司,2001:101【2】柯林武 德 历史 的观 念【M】何兆武,张文杰,译 北 京:商务 印书馆,1997【3】沃尔什 历史哲学 导论【M】何兆武,张文杰,译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 1:3 1【4】张荫麟 论历史学之过去与未来【M】蒋大椿 史学 探渊 长春:吉林教育 出版社,1991:468【5】陈志刚 试论新课 程历史教科 书改 革发 展的方向【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4)【6】柯林武德 历史的观念 译序【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7:28 29 责任编校文方 135 维普资讯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