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金色的鱼钩(6)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8372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金色的鱼钩(6)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金色的鱼钩(6)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金色的鱼钩(6)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

2、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学目标】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

3、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3、认识本课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教学重难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毛主席写的七律长征吗?我们一起背诵一下。可以这样说,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有人说,长征是诗,可它却抒不尽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气概。有人说,长征是歌,可他唱不完红军战士感人至深的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发生在长征途

4、中的故事。板书:金色的鱼钩。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1)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说是金色的鱼钩呢?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检查反馈:颧骨 驼背 威胁 衰弱 抽噎 瞻仰 严峻 熬过 搀扶 粗糙 搪瓷碗 青稞面 拧成疙瘩 两鬓斑白 布满皱纹 奄奄一息喜出望外 皮包骨头 眼睛深陷 2、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回顾学过的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不能仅图快,还要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并结合你们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思考。3.理清文章层次,想一想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拟标题】 接受任务-弯钩钓鱼-发现秘密-命令

5、吃鱼-挽救班长-珍藏鱼钩质疑思考:同学们这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课文主要写的是谁?那么文章为什么以“老班长”“鱼钩的故事”为题不是更简洁吗?为什么还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呢?三、品读交流 导读学文舍己为人的老班长,忠于革命的老班长,心系伤员,唯独没有自己的老班长是那样可亲可敬。深深的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课文最令你感动的是哪部分?请找出来,多读几遍,在书本上做一做批注。A.交流老班长外貌的语句预设: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2.老班长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从这些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

6、B.汇报交流感动的部分预设:1.交流“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2.交流“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3.交流“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1)这只碗真的有千斤重吗?为什么?(2)指导朗读老班长的话。(3)脆弱是什么意思?小梁真的脆弱吗?(4)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4.交流“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

7、意自己内心的感情。(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3)指导分角色朗读。 5(大屏幕出示:老班长走了,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而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让学生补充。 6.现在我们重新回到课始提出的问题,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着怎样的关系? 7.总结:金色的鱼钩代表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放射着金色的光芒,这种精神永垂不朽!。“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在红军长征途中有无数像老班长这样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的今天,让我们共同缅怀他们吧。(放音乐,师朗诵毛泽东诗词长征。)小结:可亲可敬的老班长

8、已经离开了我们。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诠释者什么舍己救人,关爱同志。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是多么值得我们缅怀和崇敬啊!四、拓展练习长征路上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你能讲一个吗?五、围绕板书 总结写法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理解内容,感悟文本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学习作者表达。1、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的高尚品质。2、通过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3、结尾含蓄、深刻,点明中心。六、复述练笔 提升能力同学们,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鱼钩如今陈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里,如果你是讲解员,你如何向游客讲解呢。请写一段解说词,注意人称和用词。七、课后作业阅读主题丛书4征程颂歌版块,了解长征途中的故事,做好读书笔记,并将感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