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2018高二年级语文学案班级 学号 姓名 设计:王鹏飞 校对:钟海舫课题:咬文嚼字学案 【目标】 1. 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能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点启示。 2. 运用评价讨论法研习文章。3. 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教学重点】 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教学难点】 指导学习,讨论归纳,共同评析。导读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
2、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文化大革命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受益匪浅。 2.
3、写作背景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需要铸造。然而,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往往对文学语言不够重视,有的人甚至白字连篇,语病百出。针对当时文学创作的这种现象,朱光潜先生写下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作者提倡咬文嚼字,是和他的文学创作密不可分的。导练一、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水浒( ) 倒涎( ) 憎恶( ) 茗烟( ) 胸襟( )搅扰( ) 灞桥( ) 付梓( ) 援例( ) 岑寂( )二、整体把握文本内容阅读全文,理
4、清整体思路,划分全文结构层次。(共分为三个部分) 导思1、朱光潜先生提倡“咬文嚼字”,贬词褒用,是和他对文学创作过程的认识分不开的。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看作者例举了什么事例,这些事例证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举例: 观点: 2、 作者举例子就是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分析例子就是分析作者的观点。就请同学们细读那一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分析那一例子,他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观点? (1)第一个实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两句话有什么差别? (2)第三个实例,先想想“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再读课文的分析,你从中又得出什么感想? (3)第四个实例,惠山烹小龙团诗句的分析。作者想说明什么? 3、最后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起什么作用,又有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