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谈礼貌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8150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谈礼貌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谈礼貌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谈礼貌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谈礼貌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谈礼貌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谈礼貌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学难点:学习选取合适典型的事例来说明自己

2、观点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分享名言,导入揭题1、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家收集关于礼貌的名言,谁愿意把你收集的名言跟大家分享一下。2、揭示课题:从这些名言中我们感受到礼貌是多么的重要啊,这节课咱们就来谈礼貌,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掌握学情1、检查字词:呔 嫌 小校场 牛皋彬彬有礼 出言不逊 离镫下马2.关注多音字“校”。3.指导书写“嫌”。三、明确文体,理清思路1.同学们这篇文章是什么文?四年级咱们也学过一篇说理文叫-说勤奋。说理文就是要说明道理的,也可以说是观点,(板书:观点)并会找一些事例(板书: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下面同学们就迅速浏览课文,找出本文的观点和事例。2.指名

3、回答找出观点: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事例(问路乘车理发)列举完三个事例后,作者得出了结论(板书:结论)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浏览课文,并结合自己的的积累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现在我们就走进课文细细品味作者是如何谈礼貌的。四、精读理解,感悟礼貌(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这一自然段通过一句古训引出了自己的观点。课件出示古训齐读。指名说古训的意思,课件出示并齐读。结合意思理解“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要想成为有道德的人既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那待人应该怎样呢?彬彬有礼,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看来同学们对着句古

4、训已经读懂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一段。(二)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代人就非常注重礼貌,现在请同学们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是怎样谈礼貌的.点拨总结:通过牛皋和岳飞两个人物的对比来谈的。1牛皋表现怎么样?指名读牛皋的内容。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牛皋?目中无人态度粗暴傲慢无礼你从哪感受到的?着重抓住 “吼”“呔,老头”“爷问你”等词语来理解。我们通过牛皋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到了他的粗暴无礼。好,让我们一起来读牛皋的话,体会牛皋的傲慢无礼。齐读2岳飞又是怎样表现的?指名读。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什么样的岳飞?彬彬有礼 以诚待人从哪里看出岳飞的彬彬有礼?“离蹬下马”“上前施礼

5、”“请问老丈”也是通过语言动作感受到的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让我们一起来读岳飞的问话,感受岳飞的彬彬有礼。3同学们,面对这样截然不同的两个人,老者的反应是什么?指名说4总结:同样是问路,岳飞和牛皋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也正如俗语所说-课件出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齐读5说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这句俗语的意思。岳飞有礼-,牛皋无理-,你想做谁?让我们齐读岳飞的话。(三)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正反两个人物的对比,又告诉我们 一个道理来谈礼貌的。而且在描写时重点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看看这两段又是如何来谈礼貌的,与第二自然段有什么相同点

6、和不同点。小组内交流一下。交流相同点1.列举事例都告诉我们一个的道理。2.抓住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反映人物特点。我们先来读乘车的事例,指名分角色朗读。作者列举了这个事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指名说,齐读。过渡:一声对不起,一个微笑有时就能化解矛盾。那当别人无意间冒犯我们时,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就会明白了,指名读。思考:周总理是个什么样的人?指名回答,提问:你从哪里看出?出示句子(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自己读一读,你从哪个词看出周总理很懂礼貌?(三个“您”)作者列举了这个事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指名说,齐读。交流不同点, 提示从时间和人物身

7、份上考虑。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英雄、伟人、普通人。这些事例怎么样?具有代表性,很典型。提示选择的角度不同1.当我们有求于别人时要讲礼貌,因为-(课件出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2.当无意中冒犯别人时要及时道歉,因为-(课件出示“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道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3.当被别人伤害时要和气宽容,因为-(课件出示“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说的多好呀,如果人人都能讲礼貌,使用礼貌语言,那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生活会更加美好。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感悟礼貌的重要性。板书:和谐、美好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

8、获?指名谈。五、总结回顾结合板书总结,这篇文章先由古训引出观点,为证明观点又选择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最后得出结论。那你觉得要写好说理文关键在哪?找到合适的例子,才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六、布置作业选择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写下来,然后再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要求: 1.所选事例要有说服力。2.语句通顺,行款正确。3.书写规范整洁。七、板书设计20、谈礼貌观点 问路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

9、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事例 乘车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理发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结论 和谐、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