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练: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进步(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609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练: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进步(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练: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进步(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练: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进步(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练: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进步(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练: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进步(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练: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进步(人教版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练: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进步(人教版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1.(2014安徽模拟)图一是商周时期的骨耜,图二是汉代二牛一人的犁耕。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 () A.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经济结构的变化 D.手工业技术的进步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图片由商周时期的耒耜到汉代二牛一人的犁耕,体现的是耕作方式的变化,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选B;A项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主要指的是由商周时期的千耦其耘到春秋以后的个体农耕;经济结构主要指经济不同领域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的多少;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C、D三项

2、。2.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解析:D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周代制度并未被后代严格奉行,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活动,并非政治制度,排除B项。重农抑商是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的,C项错误。材料中统治者重视农桑,反映出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3.(2014广东六校联考)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

3、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井田制开始瓦解B.商品经济发展C.小农经济兴起D.家庭手工业产生解析:C根据题干中的治田、宅、桑、衣帛,可以判断为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状态,C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无相关信息;B项与材料信息相矛盾,D项表述错误,排除A、B、D三项。4.(2014滨州一模)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

4、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解析:D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故A、B、C三项都不全面。综合表格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可以判断其作用在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5.(2014邯郸四校联考)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连续性D.脆弱性解析:D材料认为百姓十分辛苦,还要遭受自然灾害、政府横征暴敛,很容易导致小农破产而被迫卖田卖宅甚至

5、卖儿女,反映了在小农经济下百姓抵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的脆弱性。6.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解析: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从材料中知道,元代妇女从田中采摘棉花,织成布,给孩子做衣服。体现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特点是自给自足,C项符合题意;A、B两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D项不符合史实。7.河南某中学几位学生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回来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

6、是()A.白瓷、青瓷、秘色瓷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B.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C.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解析:C据所学可知:唐代主要烧制白瓷和青瓷,排除A项。B项中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排除B项。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瓷器装饰技法的一种。是从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C项正确。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排除D项。8.(2014浙江模拟)明代,广东省规定炼铁“定山主以为炉首,立炉首以为总甲,收土民以为丁伴,择荒郊以为冶所,严巡捕以为约束,明保勘以为清查,时启闭以为聚

7、散,定丁数以为撙节”。这反映了明代() A.“重农”政策有所松弛B.官营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C.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很严格D.在冶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解析:C从材料中的“定”“立”“严巡捕”“明保勘”“定丁数”等表述可以看出,明朝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十分严格。A、B 两项与史实不相符合。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9.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A.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C.唐三彩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D.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已

8、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解析:D“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的青铜礼器,A项错误;甲骨文中有“蚕”“丝”字,说明当时已有养蚕、丝织技术,但不能说明是从商朝开始,B项错误;唐三彩是陶器,而不是瓷器,C项错误;D项正确。10.有一种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地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长期存在B.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C.男尊女卑思想盛行D.官营手工业垄断纺织业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A、B、C三项分别从经济、思想因素分析女性劳动成果遭到排除的原因;D项汉代时官营手工业并未垄断纺织业。11.明朝中叶以后,

9、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解析:A本题考查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民营手工业产品面向市场,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繁荣无疑为其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市场,故A项正确,代表中国古代手工技术最高水平的是官营手工业,故B项排除;C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则是民营手工业发展受阻的原因。12.(2014晋中四校联考)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

10、,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解析:B材料反映的是凡是民间织造“龙凤文纻丝纱罗”者治罪。题干考查的是主要目的,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专制政治下,统治者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A项不是主要目的,C、D对材料解读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13.(2014赣州联考)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在相互融合,也在艰难曲折中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

11、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材料二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

12、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分析“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的经济根源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交了粮,自由王”这一说法,简要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理解能力。第(1)问经济决定政治,中国农村长期实行小农经济,这种经济具有分散性和封闭性的特点。“观点”只要能用相关史实论证即可;第(2)问前

13、一小问依据材料关键信息“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可知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后一小问由“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和“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可归纳出“影响文明转型的主要因素”。答案:(1)经济根源:小农经济。观点一:赞同,中国小农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轻。观点二:不赞同,中国小农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2)演进过程:由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主要因

14、素: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人类思想认识的进步(或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的内部量变,农业经济的发达,各国的手工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凡礼器、兵器、车器之属的生产,国家设有工正、工师、工尹等官吏管理,各种手工业仍由官府控制,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则由所谓“工肆之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的民间手工业者自产自销。 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辙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亡赖,或故髡钳而匿名逃罪者。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

15、值二铢而赢。千百为群,虽坊主人亦畏之。康熙嘉兴府志卷十五(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手工业的特点。(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经济领域出现的什么现象?简述其出现的原因。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进一步的发展”“官吏管理”“官府控制”“民间手工业者自产自销”等关键信息可以总结出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特点。第(2)问从材料二中油坊的生产规模以及“佣”“佣值”等信息可以解读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原因”要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出现等方面思考。答案:(1)特点:发展较快;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相结合,以官营手工业为主;有专门的官员管理。(2)现象:以雇佣关系为本质特征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原因:农业商品化和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大量自由劳动力的出现。w.w.w.k.s.5.u.c.o.m- 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