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2陶校长的演讲_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7571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2陶校长的演讲_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2陶校长的演讲_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2陶校长的演讲_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2陶校长的演讲苏教版(2019)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对于学生来说陶校长的演讲一课,他们并不特别感兴趣,学生们感兴趣的是记叙性文章,这个“不感兴趣”就需要我们好好的琢磨:该如何去引导学生高效的学习本文?一、细细品读。细读课文,我感觉要想把这一课的教育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就不能仅仅地照本宣科,纯粹的把这一课当作“演讲稿”来学习。因为这篇课文还可以当作说明性文体来

2、教,细细品味,陶老的每一“问”都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讲了三层意思:一、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问什么”;二、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为什么要问”;三、提出了“怎么做”,真可谓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如果真正能读懂读透,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大有裨益的。“每天四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若学生真能每天这样问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二、精讲指导。在教学第一问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两个“离不开”,并结合桑兰、侯晶晶等人的事例,让学生通过这些真真实实的事例,认识健康的重要性。在

3、随后的合作探究和角色表演两个环节里,我分别提出了“陶校长为什么要大家每天问这四个问题呢?这四个问题对我们学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和“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你哪一问作的比较好?”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加深对“每天四问”的理解。总结出陶校长每一问都按照“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层次进行演讲,由帮、扶到放,分组合作学习第二、三、四问。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提高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专心致志、坚忍不拔,要刻苦勤奋、乐于进取,要踏实认真、一丝不苟,争做遵守社会公德、具有良好品德修养、个人人格健全、真诚不虚伪的人。 三、课后延伸。“每天四问”是陶行知希望我们养成的好习惯,但对于每个

4、学生来说,又各有各的区别,能否也让学生着眼于更细小、更具体的事情来写一写“每天问”,比如说“今天我读书了吗?读了多少?有什么收获。”等等。于是,我又试着激发学生每天有第五问,甚至第六问,把它以小练笔的形式写在小作文上,从而不断地鞭策、鼓励自己。预设不足。一是在让学生介绍陶校长的资料时,出现了“冷场”,主要原因是课前没有引导和组织学生认真搜集相关资料;二是在介绍演讲时,没有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比如有的学生参加过演讲,如果能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再来介绍演讲,就更直观具体了;三是分小节读课文,引导学生互评,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以至于时间不太够用。精讲过于拖沓,不够精炼。按课前设计,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陶校长“每天四问”的具体内容。预设是引导学生重点学习陶校长的”“第一问”,然后归纳学法,由学生自主选择其它三问进行合作学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主选择其中“一问”这样的学习方式不适应,举手发言者寥寥无几。另外,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对陶校长演讲的几块内容,我预设引导学生用自身的经历或身边的事例来讨论交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讲的并不多,多数还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设想通过积极引导,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