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他们主动探究。3.引导学生在品读关键的句段中体会人物特点,领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闰土性格上的特点。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
2、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闰土!(板书课题:少年闰土)还记得文章的开头是如何为我们介绍这个新朋友的吗?我们齐声背诵第一自然段!(师出示图片,生齐声背诵)二、整体感知,研读探讨(一)、这个新朋友闰土为“我”讲述了哪些好玩的事?生答,师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二)、你最感兴趣的、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三)、你玩过这些好玩的事吗?(没有)那没玩过的事你们怎么那么感兴趣而又印象深刻呢?学生自由发言。(重点抓住写捕鸟、刺猹时的动作等)(四)、在闰土生活中,好玩的事就这么几件吗?(不是)请用原文回
3、答!(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齐读第十六自然段。(五)、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1、师生对答:师生闰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而“我”却不知道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而“我”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而“我”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而“我”听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2、小组讨论、交流:“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富家子弟)“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4、(“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三课堂训练,大展身手1、说话训练:闰土为我们介绍了这么多好玩的事,那么现在在你的心目中,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老师规定的句式回答!)我认为闰土是一个的人,我是从第自然段得知的!(生进行说话训练,师小结板书: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2、课堂练笔: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
5、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我们应该都知道,在写人的平常的写作中,写人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而对闰土的描写,侧重在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再读重点语段.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
6、,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五课外阅读,拓展延伸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这不,“我”与闰土在“正月过去之后”就只能依依惜别,这一别就是三十年,文中说他们“从此没有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究竟变成了什么模样.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