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家界市一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制卷:向拥军 2015年10月22日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试卷由自己保存研习。第I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读史举要中说“他们一部分是从旧贵族下降而
2、来,大部分则由庶人上升而成。他们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工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纷纷要求参加政治活动。此外,还有以当兵为职业的武士,又有所谓隐士和任侠之士。”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士是分封制下的血缘世袭的统治阶层B士是各阶层的分化集结而派生出的一个知识分子阶层C士的出现不利于经济的发展D士的形成标志着早期血缘政治制度的瓦解2. 如下图是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一体制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B吸取前朝教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一致,巩固了刘姓王朝统治D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背离,容易造成了地方割据势力3.柏扬在中国人史纲中说“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非常无
3、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只有尚书省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没有象国会之类或象罗马元老院之类会议性质的制衡机构。”这说明A三省体制不利于提高中央集权制度的职能B三省体制不能真正地制约皇权C三省体制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明,权力不清D三省体制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资金广泛的流通、企业在所有人之外雇佣经理、技术上的全面合作三个条件一经展开,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把它们向历史里退化的推回去。”这说明A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逐渐推广,必然导致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B宋朝时商业的发展,必然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
4、的限制C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发展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D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是必然的5.历史学家连横说“夫无火药则不足以整军开矿,无罗经则不足以航海略地,而无印版则思想闭塞,学术停滞,不能人人读书。故欧洲今日之文明,其受福于此者不少。”从文明史的角度,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火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战胜封建贵族B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C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D三大发明推动了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殖民征服6.清道光年间遵义府志有载“玉蜀黍,俗称包谷岁视此为丰歉。此丰,稻不丰,亦无损。价比米贱而耐食,食之又省便,富人所唾弃,农家之性命也。”
5、这说明A英国的侵略,使玉米的种植越来越普遍B玉米的收成情况作为丰收或歉收的唯一标准C玉米的种植已经超过水稻D玉米的种植有助于缓解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7.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明清盛世的综合国力较历代王朝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这说明中国A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并受益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果C农耕经济促成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D社会生产力水平仍然领先于世界8下列表格是况浩林编著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17601833年中国与英国进出口贸易价值及其指数(价
6、值单位:银两;指数:178084年平均100)年度进出口共计进 口出 口银 两指 数银 两指 数银 两指 数1760641,449,872428470,286361979,5864701770743,585,52410591,466,46611262,119,05810171780843,385,27710001,301,93110002,083,346100017909410,851,40532055,007,69138465,843,714280518000415,272,02945117,715,55659267,556,473362718202416,341,26748276,525,
7、20150129,816,066471218303317,285,30951067,335,02356349,950,2864776从表中信息说明A中国对外贸易量增长,反映中国实际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中英贸易中中国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进口的增长速度,中国处于出超C中英贸易中中国进口增长的速度超过出口的增长速度,中国始终还是出超D中国对外贸易扩大,说明已具备向工业化过渡的条件9.太平天国将领杨秀清说“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邹容在革命军中说“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两者都主张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共和国 B反对满清贵族的封建统治C实现国内各
8、民族的平等 D实现主权在民原则10.甲午中日战争前两年,军机处章京陈炽在庸书中说“琉球、越南、缅甸,其亡不旋踵也;日本,变法者也,而至今存也,强且富焉;暹罗、朝鲜,欲变而末变者也,其势岌岌然如不终日。”下列属于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这一思想主张的是A“商战”B“自强”、“求富”C“师夷长技以制夷”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11.19世纪后期,清政府驻外使臣发回的上奏主要是政治与外交内容,从1903年开始,驻外领事与商务委员陆续从海外寄回了大量的商务报告。这种变化表明A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强B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清政府经济政策发生变化D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共识12历史教授何辉庆说“民国成立,
9、中国面临了人类由陆路、海路活动,走向天空的关口,列强挟带着科技优势,已抢先一步研发,中国人在后辛苦的追赶,希望不会落后太远。”下列的科技成就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19世纪80年代,中国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B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C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13.钱谷风在清王朝的覆灭中说“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很不彻底的胜利。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这说明辛亥革命A完成了民族主义革命,解决了中国近代的民族问题B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
10、君主专制制度C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D实现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14.有人说“对日抗战,中国以积弱百年体质,对抗明治维新以来70年蓄积实力的日本,可以说是一场以小博大,以弱敌强的不对等战争,对执政才10年的中国国民党而言,唯有强化党政和谐,共谋御敌之策,才有可能打一场艰苦圣战。”按此逻辑,这一时期A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B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有利于解决抗战的需要C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了民族企业,有利于增强经济实力D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是当时的需要15.某份报纸在发刊词中宣布自己的任务是:“发挥中央政府对于
11、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积极领导作用组织大规模的革命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这份报纸应该是A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华民报B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中华C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华日报D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日报16.1957年,毛泽东率领代表团前往苏联参加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的庆祝活动。赫鲁晓夫在庆祝大会上宣称:苏联的工业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国共产党人很受触动。第二天,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毛泽东宣布:“15年后我们可以赶上或者超过英国。”这表明A我国开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B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C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
12、度D我国通过“大跃进”实现了工业化17中国著名女医药家屠蚴蚴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以“文革”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获奖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属于这同一时期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C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D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18.1992年8月4日人民日报载“13年前,首钢人做梦也没有想到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
13、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家大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这一现象反映了A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大型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B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效益显著提高C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经济的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形成19.查尔斯在技术史上说“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一直困扰着欧洲的历次战争,确实给英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其在人力方面的投入始终相对较少,而且始终保持着对海洋的支配权。正是有赖于后面这一优势,使得英国能够不受限制地与世界上的任何地区进行自由贸易。”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欧洲的历次战争是欧洲反法同盟
14、与法国及拿破仑之间的战争B在殖民争夺的过程中,英国打败法国后开始保持海洋上的支配权C工业革命使英国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D英国掌握海上殖民霸权,海外市场的扩大推动了技术革命20全球通史上说欧洲“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这些革命早些时候曾赋予它向全世界扩张并征服巨大的殖民帝国的力量、动力和知识。”“这些革命”开始向世界其它地区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是开始于A14、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B15世纪开始的早期殖民扩张C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D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1.美国史新编中说“1776年发
15、生了两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一是北美发表独立宣言,二是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有的美国史学家称这两件事为1776年的精神”。下列最能体现此“精神”范畴的是A人民主权说 B社会契约论C自由平等说 D天赋人权说22.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基本完成了“说明俄国”和“夺取俄国”的任务,在镇压资产阶级反抗大体完成之后,必须把党的工作中心转到社会主义革命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即组织对俄国的管理。这表明苏俄要A颁布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用革命结束战争B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C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政治经济形势及革命任务的需要D实施新经济政策,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23
16、.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近代史上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给劳动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一个被称为体现理性,将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制度,竟显得如此狰狞,使人们深受震动,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资本主义向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最早出现在1825年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B“人们深受震动认真反思”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C“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制度”第一次受到冲击是俄国十月革命D“这一时代课题”的出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24.高中历史经济成长的历程(岳麓版)中说“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
17、、日、意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这表明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世界经济蓝图”是必然的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是必然的25.据统计,美国收入在一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在19821985年大约少得联邦津贴470美元,收入在一万至两万美元的损失360美元;而收入超过八万美元的家庭则只损失170美元。这是因为A社会福利发展明显不均B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税收C缩小了福利国家的规模D没有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第卷26、(1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总之,孔子作为
18、封建社会文化的奠基人来看,一方面总结了殷代末年箕子等和周人特别是文武周公等的“德治”思想(敬德保民),来巩固统治和防止贵族内部腐化,所以主张“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同时,又因为孔子生当春秋末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扩大,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正在激化,旧的生产关系已难以维持下去,“礼崩乐坏”上层建筑也摇摇欲坠。从前谭嗣同说过:“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原也。” 苏渊雷著读史举要材料二 普通批评宋儒的人,大都把宋朝国势的衰弱,和宋明之亡于异族归罪于宋明儒,说宋儒只知道“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甚至于说宋学盛行时期,就是民族衰亡时期。宋明理学,好象是不祥之物似的。
19、在我们看来,这都是只就表面立论,似是而非的说法。宋朝之受制于异族,似乎主要的应该向军事和政治方面去求解释。开国时的大政方针有了错误,致国势积弱不振,到了中期和南宋以后,以格物穷理为职志的道学家出来,有什么办法呢?他们没有政权,更没有兵权,而且他所专门研究的问题,也只是宇宙、人生、文化、心性方面的根本问题,对于军事、政治、财政并没有直接关系。把由开国时国策错误所引起的危机,大政治家如范仲淹、王安石尚无法挽救的危机,强要程伊川、朱晦庵这些道学家负责,恐怕走错了门道了吧。 贺麟著文化与人生材料三 归根结底,社会上某种意识形态、思想体系的形成,从横的方面说,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从纵的方面来说,则
20、是继承着若干历史的传统而又显出它本身的时代特征来。 苏渊雷著读史举要(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来源?(5分)谭嗣同所言“秦学”、“荀学”分别是指什么?他的观点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4)(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宋朝国势积弱不振具体原因有哪些?(2分)宋明理学在发展儒学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思想主张?(5分)(3)请以材料三中的观点来说明清之际儒学的时代特征(2)27、(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干预经济活动,存在一些国家垄断资本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动员和集
21、中力量支持战争,它们纷纷设立战时经济管制机构,对各重要部门的生产、原料分配、劳动力调度、运输工具的使用、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分配以及贸易、金融、物价、工资等实行国家直接控制和强制性的调节。政府增加税收,增发通货和公债,并通过军事订货、给与津贴和政府贷款等方式资助私人垄断组织。19291933年爆发了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宣布停止金本位制,采用管理通货制度,运用财政、货币杠杆,并颁发各种经济法令,设立各种经济管制机构,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进行调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罗斯福政府的“新政”和德、意、日的法西斯式统制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虽然物价、工
22、资管制、物资配给等一些战时经济统制措施被逐步取消,部分战时国家投资兴建的国营企业转卖给私人,但是各国为了防止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重演,美国为了加强军备,加强经济实力,西欧各国和日本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并使经济现代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削弱,而是进一步发展起来。特别是在5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生产高度社会化同私人垄断占有形式这一基本矛盾进一步加深,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加广泛和持续地发展起来。材料二 文革后的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
23、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于是,中国大陆便开始了改革
24、开放。改革,其实质就是改变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适应性;开放的实质则是改革原来封闭的系统,使封闭系统转变为开放系统。而开放的目的,就是让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在全球这个大系统中,使各个子系统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共同进步。当然,这种开放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只能一步步地走,一点点地开放,是一种有计划、有节制、有步骤的开放,否则,大门洞开,30年前还处于弱势的中国大陆企业必将受制于人。为了适应开放的大环境,我们必须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大陆企业经过改制强大起来,在全球经济中占得一席之地。于是,计划经济体制便向市场经济演绎。 上述材料均摘自百度网(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知识,
25、归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3分)分析导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4)用史实说明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逐步推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演绎”?(8分)(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应该遵循的有哪些原则?(2分)28、(10分)向夫子上历史课,要求学生学习历史要学会掌握三个“3”。其中一个“3”是指对历史概念及其历史问题构成的基本要素的认知。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构成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
26、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历史概念应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历史事物发生的背景及条件;历史事物的内容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历史事物的结果及其影响。 请你结合历史概念的相关要素,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概念表述。张家界市一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BDDDBCBDCDBB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CBCCCCDDC26参考答案:(1)时代背景:春秋时期,社会由统一走向分裂,处于大变革时期;政治上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奴隶社会走向瓦解;社会矛盾尖锐;经济上生产力进步,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出现;思想文化上周礼
27、崩溃,教育和学术下移;新的社会阶层出现等(回答3点得满分3分) 思想来源:宗法思想或者周礼“德治”思想(2分) “秦学”是指君主专制制度;“荀学”指儒学思想或者荀子思想。(2分)影响:在维新变动时期,否定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有利于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2分)(2)具体原因: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影响,宋初削弱将臣的兵权;宋的统治中心在中原,不便于控制北方异族;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造成国家财政危机。(3分)思想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源;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提出“心即理”是世界的本源;“发明本心”;“致良知
28、”和“知行合一”等(回答5点得满分5分)(3)时代特征:明清之际的儒学产生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强化的背景下,具有反传统、反教条,反君主专制,追求个性解放等的早期启蒙思想的特点。(或反映了传统儒学向近代社会转型承古萌新的特点)(2分)27.参考答案:(1)阶段:一战前萌芽;罗斯福新政开创;二战后进一步发展。(3分)主要因素: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战争的推动;经济危机的呼唤;战后重建新需要;科技革命的推动;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等(回答4点得4分)(2)历史背景:文革对经济的破坏,发展经济的需要;农村的贫困,农民生产实践的创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
29、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要求;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等(回答4点得满分4分)过程:A、对内改革逐渐深入: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3年农村撤消人民公社管理体制;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92年中共十四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完善市场经济理论框架;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回答4点得4分)B、对外开放逐步推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先在深圳、珠海两地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放开发
30、上海浦东;在开放城市中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回答4点得4分)(阅卷中只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各回答4点得满分8分)(3)原则: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经济政策的制定要正确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及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的制定充分利用科技成果,顺应现在科技发展的发展的要求等。(回答2点得满分2分)28答案示例:日本明治维新后,为发展资本主义,制定了侵略中国等地的“大陆政策”。在西方列强的纵容下,日本趁朝鲜东学党起义之际,向腐败的清政府挑起了战争。(2分) 1894年7月起,中日先后在朝鲜境内、黄海海战和中国境内进行了平壤之战、黄海之战、辽东之战、威海之战等多场会战。(2分) 1895年4月,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战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资本输出的侵略,兴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场战争改变了远东的国际格局。(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