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一览(一)唯物论1、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主观主义。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
2、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5、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二)辩证法联系观点1、普遍联系原理【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
4、体。【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地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事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
5、、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有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原理内容】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
6、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发展观点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的成长。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鼓励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
7、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3、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还要坚持适度原则。4、内外因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
8、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十分重视内因,对外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矛盾观点1、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法这一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方法论要求】(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敢于承
9、认矛盾、善于分析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防止片面性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在: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
10、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同时,它们在不同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方法论】我们必须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方面辩证统一起来,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很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11、6、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主流,同时,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忽视支流。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方法论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详见课文P73)辩证否定观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否
12、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方法论要求】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者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后者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3、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三)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
14、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
15、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多次才能完成;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四)社会历史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
16、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原理。【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尊重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要求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
17、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状况不同,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五)人生观、价值观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价值观对人们认
18、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方法论】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后两句还可以表述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社会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客观条件;个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等等。详见课文P105106)【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4、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把理想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