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品德教学与创新素质的培养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应培养学生大胆怀疑,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未来世纪的中国公民具备良好的素质。但实现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就很明显。因为思想品德考试已经改变了以前读、记、背的模式,开卷考试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要灵活运用知识,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要求了。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因为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就是创新。我认为只有实施创新性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为我们努力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一、创新性教学的环境1.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创
2、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敢想敢说。如:“谁来当一回小老师”;“试试看,你能行”等等。这样师生之间互敬互爱,气氛和谐,情在学中,学在情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创设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好奇”是人的天性,他们对许多事情喜欢问“为什么”,还常常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这样的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对此,教师必须加以保护和鼓励,并努力调动和培养。如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问“猿猴是怎样变成人类的”,“为什么现在动物园的猿猴没能成为我们人类”。这些问题是很有挑战性的,可以事先准备一个猿猴的头颅和现代
3、人的头颅让大家识别并试着说明原因。从而为探求新知创设了情境。二、创新性教学的内容1.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前提条件,是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教学问题情境。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和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参与投入,在创设新环境中,能产生碰撞,开拓思路,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在思想品德
4、课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兴趣是创作能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如果能有特色,在课堂教学中也
5、一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课开头的方法,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A.新闻式开头。B.情景式导入。C.案例引入。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活动既可以说容易又可以说很难。课堂教学内容在显示生活中随处可以联系,可要进行大规模的实践活动却很困难,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之前的参观工厂等活动已不足以让学生深刻的体会中国发生的变化。所以必须有创新的活动形式使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面临现在的资本主义却还暂时优越于社会主义的现状,如果让学生国内国外的参观是非常不现实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让学生整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以及美国同年来增长速度。比较之下学生发现了问题。同事学生在整理中也发现资本主义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得到顺利的解决。此时他们明白了先进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顽强的毅力,丰富的想象力,最终实现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