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1课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教 学 目 标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教 学 重 点 :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教 学 难 点 : 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教 法 设 计: 互动法、分析法、讨论法教学安排:四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引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二板书课题,介绍孟子生平及思想学生结合注释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一
2、检查自读情况1齐读课文2指名学生口头翻译,师生共同纠正误译之处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则:表示假设,如果就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为动用法死:形容词作名词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树、衣:名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王:名词作动词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岁:年成3内容讨论: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小组讨论后交流)战国时代,个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
3、,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望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
4、“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自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有里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熟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2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
5、,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第二课时二、导人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我们看最后一段。二、亮点探究1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探究学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
6、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
7、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
8、高人口质量。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3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探究学习: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
9、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4“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探究学习: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
10、,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
11、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5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
12、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
13、家的形象。6你能说说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吗?探究学习: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在本文中有以下特点: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
14、,深化感情,增强气势。本文第3段的3种措施和第4段的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其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正如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7联系第四、五两个单元,掌握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特点和发展轨迹?探究学习:历史散文(史传散文),
15、主要是由各国史官积累大量档案资料,经过整理加工编纂而成,记载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事件以及统治者和策土的言论的文章;诸子散文(哲理散文),是各学派阐述各自的观点和主张或进行相互论争的论说文。从语言形式来看,历史散文以叙事为主,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总的发展轨迹是由简到繁(由“平均句长”也可说明:平均句长:总字数总句数):历史散文由“春秋体”的一言两语的大事记载,进而为“左传国语体”的简洁生动具有文学价值的叙事,再进而成为“国策体”的纵横变化、丰富多彩的叙事散文;诸子散文由语录式的问答体,发展为专题立论、结构完整、论证周密的论说文,如论语为语录体,墨子虽有问答体,但多数文章则是主题集中、论
16、证详细、逻辑性强的论文,孟子虽仍有类似论语的形式,但议论复杂问题时已蔚为长篇,庄子荀子和韩非子的论说文已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进入了成熟阶段。第三课时一、导入。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儒学大师,他发展了孔子“仁”的主张,提出了“仁政”说,我们刚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仁政思想。但对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亚圣”的大儒,射雕英雄传中的东邪黄药师却颇有微词,请看他写的这首诗(投影展示):齐乞何能有妾妻,邻家安可日攘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他对孟子所举事例提出了质疑,那么孟子所举事例是否果如黄药师所言不合情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看看黄药师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二、检查预习情况
17、()。1解释句中加粗词。(1)其良人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2)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3)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暗中看。(4)卒之东郭墦间:坟墓。(5)与其妾讪其良人:讥讽。(6)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2)蚤起:“蚤”通“早”。(3)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3从文中找出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再举三个以上相同的例子。(1)文中宾语前置句:良人未知之也。(2)曾学过的宾语前置句:无乃尔是过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余之人不余欺也大王来何操夫晋,何厌之有三、指名翻译课文,教师纠正翻译错误。四、研讨课文内容。1文章
18、虽短,但情节引人入胜。请学生概括情节纲要,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展示。2分析齐人形象。学生先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归纳:孟子以齐人的形象来讽刺那些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的人们,即一般官僚。乞墦的行径就是一幕官场现形记。3辩“齐乞何能有妾妻?”学生先按个人的理解谈看法,教师最后总结:这是一篇讽刺性很强的寓言故事,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而文学的特征是合情未必合理。如果从理上分析,这个问题是荒谬的。但从突出主题和情节安排看,妻妾二人的互讪互助,表达效果要比一个女人自怨自艾更突出。五、小结全文。孟子用辛辣的讽刺手法,揭开了那些追求富贵利达的人们的虚伪面纱,暴露了他们“厚厚脂粉”后面的丑恶嘴脸,显示了他们龌龊的灵魂。
19、让我们明白了人不能为名利而忘廉耻,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价值观。六、布置作业。将本课课文改写成剧本。附:板书设计齐人有一妻一妾情节纲要:一、齐人对妻子的夸口二、妻子的怀疑与妻妾商议三、妻子的追踪和真相的披露四、妻妾的羞愧和哭骂五、“良人”无耻得意的丑相第四课时一教学引入: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卒然(c)沛然(pi)嗜杀(sh)枯槁(go)恶乎定(w)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四解释下列词语:出,语人曰语:告诉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五解释下列词
20、语在句子中的用法。卒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一a谁能一之统一b用心一也专一c一鼓作气第一次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就a由水之就下也往b金就砺则利靠近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六分析简答: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提示
21、: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
22、所有通假字)卒然问曰卒同“猝”,突然。则苗浡然兴之矣浡同“勃”,生机盎然。由水之就下由同“犹”,就像。十课外阅读: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1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有什么好处?提示:对比、反问手法。增强了说服力。2这篇文章中的这种观点与哪一篇相同,具体说明。提示:同于庄暴见孟子,都是阐释“与民同乐”思想。十一课外作业:1熟读课文。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