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教案:01 第一单元现代诗四首.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814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教案:01 第一单元现代诗四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教案:01 第一单元现代诗四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教案:01 第一单元现代诗四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教案:01 第一单元现代诗四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教案:01 第一单元现代诗四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教案:01 第一单元现代诗四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教案:01 第一单元现代诗四首.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教案:01 第一单元现代诗四首.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同步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现代诗四首二. 重点、难点:(一)重点: 1. 中国现代白话文诗的发展: (1)致力于对旧诗的否定,进行诗形式上的创新。代表诗人是主张“合乎语言的自然”的胡适,代表作为胡适的尝试集。 (2)立志于新诗的创建,进行诗内容上的创新。代表诗人是主张关注“充满缺陷的人生”的郭沫若,代表作为郭沫若的女神。 2. 诗的鉴赏方法: (1)在把握诗的语言的基础上,对诗的意境初步揣摩(明确创作背景,分析写作意图)。 (2)在把握意境的基础上,对诗的形象深入剖析。 (3)在把握形象的基础上,对诗的艺术构思仔细研究。 3. 对诗意的理解: (1

2、)再别康桥作者通过描写康桥的哪些景物,抒发了何种感情?诗第二节写岸边柳树倒映于剑河之中,景致鲜明、美丽,浸透着诗人欢喜、眷恋之情。第三节写河中水草之色(青)、之态(招摇),而作者“甘心”二字则写出了永久的眷念。第四节写释伦潭的优美景致,虚实相生,借景寄情,写出诗人重寻旧梦的心境。第五节写作者追寻“梦境”,划舟漫游,沉醉于母校清幽夜色中。但离别在即,于是“沉默”二字即将无与言说的离情推向了极致。 (2)死水中死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第一节总写凝滞的死水,一系列丑的意象后是作者的痛恨与愤激之情。中间三节分写死水的外形、色彩与声音,动、静相衬,象征了旧中国腐朽颓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憎恨、

3、愤怒、嘲讽的感情。第五节诗人则直接揭露其本质是“绝望的死水”“不是美的所在”,表达诗人诅咒现实,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整首诗虽对中国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强烈的鞭挞与诅咒,但其后是作者那深沉的爱国热情。(3)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都象征了什么?作者思想根植于抗战初期的中国。祖国遭受异族入侵,山河沦落,“被暴风雨所打击”的祖国山河,怎能不激起万千中国人民的“悲愤”与“激怒”?那“河流”,那“风”正是投身于抗日洪流的中国人民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的精神,而“无比温柔的黎明”则是人们所向往的解放之日。(4)领会赞美中每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的意味。在结构上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整体效果,在内容上则更加突出

4、了以“农夫”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表达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豪迈心声,昭示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也预示中华民族前途的光明和宽广。(二)难点: 1. 再别康桥的结构对意境有何作用? 全诗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单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而“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同时又故意将那股热烈的情绪压在诗的内层,更显婉约。首节与尾节遥相呼应,转“轻轻”为“悄悄”,既含寂寞之意,又有隐藏复杂心境的情致。 (2)死水中怎样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死水中体现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每句诗都是四个音步,节奏和谐流畅,再加上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

5、诗具有音乐的美感。绘画美:诗中用色彩绚丽的词汇来表现社会的丑恶现实,形成绘画般的鲜明形象,具有良好的讽刺效果。建筑美:全诗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个字,做到了节的匀称,句的整齐。【模拟试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诗的境界 朱光潜 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混整的,常驻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过际的混整体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和,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

6、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了。纯粹的诗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的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境如鱼戏水,忻合无问。始任举二短诗为例: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 空山不见人,

7、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这两首诗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支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段。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以心领神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领神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领神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通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却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 (节选自朱光潜诗论) 1. 理解

8、第一段中加横线的语句(用本段中的句子作答,不超过20个字)。 (1)“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一句中,“丝缕”、“顽石”指的是什么? (2)“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这里“不即不离”在本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 从第二段的内容看,作者认为诗的境界是由哪两个要素构成的?(每个要素不超过10个字) 3. 从第三段的论述中可以概括出诗的境界有哪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 4.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A. 诗不是对人生世相的照搬,也不是对人生世相的简单模仿。 B. 读诗的时候,人们会因陶醉在诗境中而感到“孤立绝缘”。 C. 欣赏者的性格与情趣

9、,影响着对诗歌境界的理解。 D. 诗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有时是由若干片段组合而成的。 E. 文中所引两首诗都有诗作者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二. 新诗欣赏训练:1. 对冰心的繁星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 A. 诗人面对深邃的太空,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那些闪烁着的繁星一定在频频对语。然而,太空毕竟太高远了,即使是众多星星的对语,又何曾听得见? B. 听不见繁星的对语,并非意味着她们真正的沉默,更非意味着她们之间有什么隔膜。在表面的沉默之中,在浩渺无边的微光笼罩下,她们在互相颂赞。 C. 这首诗抓住夏夜星空的特点,

10、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繁星闪烁、太空深透、星星互相颂赞的生动而又优美的画曲。 D. 诗人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融情入景,赋予星星以人的动作和情感,使诗篇收到了情景交融、意境深邃、饱蕴哲理的艺术效果。 2. 阅读汪静之的蕙的风,选出赏析不当的一项( ) 是那里吹来这蕙花的风/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伊满怀着幽怨伊底幽香潜出园外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熏在蕙风里他陶醉了想去寻着伊呢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他只迷在伊的风里隐忍着这悲惨然而甜蜜 的伤心/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A.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以“花”、“蝶”喻人,“蕙花”为少男,“蝶”为少女。 B. 诗的前两节描绘“花引蝶”的大胆、浪漫

11、,诗的后两节是咏叹“蝶恋花”的甜蜜和悲伤。 C. 诗用灵魂的“潜出和园门的深锁”作强烈的对比、显示了当时新旧思想、新旧道德的激战,传达了青年冲破封建牢笼、争取婚姻自由的内心要求。 D. 从诗的形象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年轻的诗人虽有对理想爱情的无可奈何的空自嗟怨,但更多的却表现了敢于敞开心扉、敢于吐露真情的勇气。 3. 阅读火与冰,找出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并不是只有火 才会燃烧 才释放出热能 才给人欢笑 有的冰 比火更烈、更热情 只不过,一般人 识不透它表面的寒冷 A. 诗中的“火”是热情的象征,但是作者所要讴歌的不是火,而是冰。 B. “有的冰,比火更烈,更热情”,这两句可以理解成

12、有的人表面看起来很冷漠,其实他们是把情感藏在心底,而这种情感往往更真切,更热烈。 C. 这首诗中“火”与“冰”形成对比,“火”的热情与“冰”的冷漠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形象鲜明的表现了主题。 D. 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蕴籍,含义深远,哲理味较浓。通读全诗,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是多义的。 4. 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找出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假若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 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 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13、沉A.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这两句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5. 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题目: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14、) A. 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 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人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 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的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诗歌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 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

15、”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2)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 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 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 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许多“相对”的关系。 6. 阅读艾青的树,找出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立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春) (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16、) A. 表现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腕之下,仍旧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 B. 表现了当年在国民党统治区里,我地下工作者面对刀丛团结一心英勇机智的斗争精神。 C. 表现人们在艰难的岁月里,面对敌对势力的强大压力,于暗地里交臂携手、团结反抗的意志。 D. 表现了人类面对自己环境的恶化,应该相互协作,携手共进,而不能彼此孤离的心愿。 (2)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托物抒情的诗,诗歌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之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B. 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用树的生存景观象征了当时的社会景观,两种景观相通的纽带是表面上孤离兀立,实

17、质上团结一致。 C. “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拟人的手法,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得生动可感,而且人格化。 D. 全诗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给人以多方位、多层次的启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的空间。 7. 对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 就有快乐和宝藏。 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 去建设铁路,去作飞行师, 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 去高山上滑雪, 去驾一只船颠簸在波涛上, 去北极探险, 去热带搜集植物, 去带一个帐篷在星光下露宿, 去过极寻常的日子, 去在平凡的事物中 睁大你的眼睛,

18、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去以心发现心。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又是多么芬芳,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 就有快乐和宝藏。 (该诗作于1941年,当时作者在延安) A. 这首诗写于生活困难的延安时期,它不愧为笑着走向未来的一支生活的颂歌,青春的颂歌。 B. 这首诗首尾两节遥相呼应,但结节与首节相比又稍有变化,既照应了全诗,又显出新意。 C. 这首诗中间用十五个排比句,每句都描绘出一种美妙的生活情景,只是语言略显呆滞。 D. 这首诗用朴实的词语、参差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激情,启发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试题答案】一. 1. (1) “丝缕”、“顽石”指的是自然(或“人生世相”),“

19、锦绣”、“雕刻”指的是艺术(或“艺术作品”)(2)答:“不离”是指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不即”是指诗必有所创,创于艺术。 2. 答:第一个要素是生动的画镜、戏境(不超过10个字) 第二个要素是勾摄神魄的情感(不超过10个字) 3. 答:诗的境界能使刹那成为终古(不超过10个字) 诗的境界能使片段成为完整的形象(不超过10个字) 诗的境界能使其在无数心灵中复现(不超过10个字) 4. B D二. 1. D 2. A 3. C:本诗是以“火”来映衬“冰” 4. D 5. (1)B:诗人强调的是事物既是相对的,又是相联系的,而非“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2)A 6. (1)D:应抓住诗歌的写作背景。 (2)D:“风与空气”是抽象事物,并非具体事物。 7. C:语言并不呆滞。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