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632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动物和人体的生命调节系统”课后加餐训练(一)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神经纤维能够传导电信号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脑干解析:选D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基本方式是反射;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但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2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没有发生物质的交换B神经纤维上处于兴奋状态的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

2、为外正内负C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与细胞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D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变化是因为K外流和Na内流解析:选C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物质交换一直进行,K外流使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兴奋时,Na内流使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与细胞膜内电流的方向(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一致,与细胞膜外电流的方向(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相反。3下列有关健康人神经调节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年人能有意识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神经调节参与血糖调节时需要通过垂体C婴儿尿床,但婴儿的脊髓骶部的排尿中枢正常D

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从细胞外到细胞内依赖膜蛋白解析:选B成年人能有意识排尿体现了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调控作用。神经调节参与血糖调节时需要通过下丘脑,不通过垂体。能正常排尿,说明脊髓骶部的排尿中枢正常,尿床是由于大脑发育尚未完善。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从细胞外到细胞内依赖离子通道,离子通道属于膜蛋白。4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B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C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可促进消化吸收的重要激素D胸腺既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也是重要的内分泌腺解析:选C人体激素由特定的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

4、泌。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有的可作用于全身细胞,通过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传递相关信息,与神经调节比较,激素调节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促胰液素是由小肠上皮细胞分泌的可促进胰液分泌的重要激素。胸腺作为内分泌腺,分泌胸腺激素,作为免疫器官,与T细胞形成相关。5如图为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情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该电位可表示静息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C动作电位形成中Na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消耗能量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传导解析:选C图甲电表测定的是膜内外的电位差,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该电位可

5、表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形成中Na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6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1是反射弧结构的示意图,效应器F由神经纤维的细小分枝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B针刺手指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所以针刺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C在图2中和的间隙处注射一种递质,与上的受体结合,可能会引起膜电位的变化D某人体内一种抗体与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持续舒张,这种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解析:选B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针刺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如果在突触间

6、隙注射兴奋性神经递质,则该神经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膜电位变化;抗体攻击自身结构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7下表是某患者血液中激素水平检验报告单的部分内容,据表分析错误的是()检验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甲状腺激素98.5pmol/L9.0119.5促甲状腺激素0.09pmol/L0.354.94A.患者的细胞代谢速率高于正常水平B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正常人高C患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D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低可能是缺碘造成的解析:选D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的原因是垂体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8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但是当

7、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又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B去甲肾上腺素和不同的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是相同的C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作用于突触前膜属于反馈调节D突触间隙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维持相对稳定解析:选B去甲肾上腺素可作用于突触后膜,说明突触后膜上有该神经递质的受体,同时该神经递质也能作用于突触前膜,说明突触前膜上也有相应的受体;去甲肾上腺素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而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后,抑制该神经递质的分泌,故该神经递质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不同;去甲肾上腺素由

8、突触前膜释放,当该神经递质分泌过多时,又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该神经递质,这种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由于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故突触间隙中该神经递质的浓度能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稳定。9大熊猫常被作为友好使者运送到国外。在被运输过程中,大熊猫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皮质醇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属于神经调节B激素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只有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运输过程中,大熊猫体内皮质醇含量先下降再恢复解析:选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的过程是由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属于神经调节;图

9、中M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属于体液调节;皮质醇可以作用于相应的组织细胞起作用,也可以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进行负反馈调节;大熊猫被运输过程中,先通过下丘脑和垂体促进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分泌过多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因此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10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实验处理心率(次/min)正常情况90阻断副交感神经180阻断交感神经70A.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B对心脏

10、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D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可检测到膜电位变化解析:选C由表可知,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兴奋能引起心脏搏动减慢;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说明交感神经兴奋能引起心脏搏动加快。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而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幅度相对较小,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支配占优势。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拮抗。阻断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心率均有变化,说明正常情况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均可传递兴奋,所以均可以检测到膜电位变化。二、非选择题11褪黑激素是动物松果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其合成受光周期的制约,该激素对动

11、物有抑制性成熟、抑制生殖器官发育的作用。松果体细胞交替性地分泌褪黑激素和5羟色胺,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分泌5羟色胺,夜晚分泌褪黑激素。如图是褪黑激素在养鸭场提高母鸭产蛋量的应用。请回答:(1)在视网膜感受外界光的变化到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的反射弧中,松果体属于_。在该反射弧中,_含有的突触最多。(2)推测褪黑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是_(填“促进”或“抑制”)。(3)若要促进母鸭性成熟,提高鸭场的产蛋量,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4)在动物实验的研究中表明,褪黑激素具有提高哺乳动物体内免疫细胞数量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褪黑激素可以抗肿瘤是因为其能增强免疫系统的防卫、_功能。解析:(1)在

12、视网膜感受外界光的变化到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的反射弧中,松果体为效应器。在反射弧中神经中枢含有的突触最多。(2)据题干信息可知,褪黑激素对动物有抑制性成熟的作用,因此推测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是抑制。(3)据题干信息可知,黑暗条件下褪黑激素的分泌增多,抑制母鸭性成熟,因此要提高鸭场的产蛋量,需人工延长对母鸭的光照时间,从而抑制褪黑激素的产生,促进卵巢的发育。(4)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答案:(1)效应器神经中枢(2)抑制(3)对母鸭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抑制褪黑激素的产生,从而促进卵巢的发育(4)监控和清除12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运动员

13、出发后心跳加快,是_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_的特点。(2)运动中的肌肉细胞所需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_,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来提供的。如果这样还不能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则可通过_过程进行补充。后一过程中产生的丙酮酸可在_内被还原成_,进而造成肌肉酸痛。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增加,使血糖含量快速升高。(3)机体产热大量增加时,可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_和汗液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4)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会使_渗透压升高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

14、释放_,继而促进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5)长时间跑步会使运动员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位于_。(6)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原因之一是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_分化。解析:(1)起跑后运动员心跳加快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激素调节具有反应速度较慢,作用时间较长等特点。(2)长跑中要消耗大量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有氧呼吸(血糖的氧化分解),直接能源是ATP。人体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乳酸积累过多会造成肌肉酸痛。血糖含量降低时,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3)长跑中,由于机体产热增加,通过神经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加快散热

15、,同时汗液分泌增加,散热增强。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4)下丘脑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经垂体释放后可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平衡。(5)运动员在长跑感到疲劳的状态下仍能坚持跑完全程,与个人意识控制有关,控制该行为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6)机体免疫离不开T细胞,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答案:(1)神经和体液作用时间较长(2)ATP无氧呼吸细胞质基质乳酸肾上腺素(3)舒张下丘脑(4)内环境(细胞外液)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5)大脑皮层(6)T细胞13图1表示由甲、乙、丙三种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

16、,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图2是图1中丁部位的放大图。图3表示神经元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电位变化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1中,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甲神经元与乙神经元组成的突触结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_。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_的功能。(2)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后,乙神经元_(填“兴奋”或“抑制”),丙神经元_(填“兴奋”或“抑制”),丙神经元的膜电位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3)图2中A测量的电位是_,与图3中_点的电位对应,其产生的原理主要是_。(4)若抑制甲神经元膜的Ca2通道,刺激甲神经元,乙神经元是否能够测到如图3所示电位变化并说明原因:_。解析:

17、(1)Ca2内流导致甲神经元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乙神经元,甲神经元与乙神经元组成的突触结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2)甲神经元兴奋,从而导致乙神经元兴奋,乙神元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与丙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电位差加大,因此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后,丙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变化。(3)图2中A测量的是静息电位,与图3中C点的电位相对应,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主要是K外流。(4)据题意,Ca2内流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若抑制甲神经元膜的Ca2通道,其神经递质无法释放,不会使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答案:(1)电

18、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控制物质进出细胞(2)兴奋抑制发生(3)静息电位CK外流(4)不能。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其神经递质不能释放,不会使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课后加餐训练(二)一、选择题1研究者将大鼠置于冰水中,以探究冰水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刺激大鼠皮肤产生的兴奋,可沿反射弧双向传导到骨骼肌引起战栗B大鼠刚放入冰水时出现战栗的现象,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C研究者手接触冰水感到冷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大鼠要再次被放入冰水时表现惊恐,这种反应属于条件反射解析:选D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大鼠刚放入冰水时出现战栗,该

19、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只形成感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再次将大鼠放入冰水时,大鼠表现惊恐,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2下列关于高等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临床发现大脑S区受损伤,该病人能说话,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B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均与人的生长发育有关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激素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作用解析:选A人大脑S区是运动性语言中枢,损伤后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谈话。3神经损伤后产生的信号会激活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向脑内病灶迁移和分化,从而实现组织修复。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现组织修复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

20、达的过程B组成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C损伤信号使神经干细胞膜内K/Na的值增大D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与胰岛素的分泌方式相同解析:选C由题干信息可知,实现组织修复的过程是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组成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损伤信号刺激神经干细胞,使神经干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Na大量流入细胞内,则细胞内K/Na的值减小。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也是胞吐。4用一定方法将小鼠的下丘脑破坏(其他结构完好),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排尿量增加B体温维持恒定C细胞代谢速率变慢

21、D机体仍存在反馈调节解析:选B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下丘脑被破坏后,尿量增加;下丘脑参与体温调节,被破坏后体温不能维持恒定;下丘脑被破坏后,体温不恒定,小鼠体内酶的活性也会受到影响,细胞内代谢速率会变慢;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有下丘脑和垂体两种途径,下丘脑被破坏后机体仍存在反馈调节。5有些鱼类体色调节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鱼的眼和松果体中分布有光感受器B鱼类体色的变化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C联系肾上腺细胞与黑色素细胞间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D肾上腺素传送到体表黑色素细胞是通过体液运输的解析:选C肾上腺素属于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

22、黑色素细胞,不属于神经递质。6如图是下丘脑参与的性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GnRH属于多肽类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丘脑垂体性腺靶细胞A图示过程能反映激素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机制BGnRH的特异性受体的本质是位于靶细胞细胞膜表面的糖脂C为提高猪肉品质,传统方法是切除幼龄公猪睾丸(阉割),猪被阉割时,剧烈的痛觉在大脑皮层形成D运动员如果服用过多的雄性激素,会造成自身腺体分泌的性激素减少解析:选B从图可知,下丘脑通过垂体对性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分级调节。GnRH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位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猪被阉割时,剧烈的痛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如果服用过多的性激素,性激素能抑制

23、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相应减少,则自身腺体分泌的性激素会减少。7突触抑制包括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是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使释放的递质减少,从而引起抑制的现象。突触后抑制指的是神经元兴奋导致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突触前抑制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的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B突触后抑制过程中,突触后膜的外正内负电位进一步加强C突触后抑制过程中,在突触间隙中不能检测到正常数量的递质D突触后抑制过程中,由于释放的递质不能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才发生抑制解析:选B由

24、题干可知,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减少才导致突触前抑制现象,推测突触前抑制过程中释放的应是兴奋性递质。突触后抑制过程中释放了抑制性递质,会导致突触后膜的外正内负电位进一步加强。突触后抑制过程中能正常释放递质,因此在突触间隙中能检测到正常数量的递质。突触后抑制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能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8.脑啡肽是脑内的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镇痛作用。如图表示a、b、c三个神经元之间构成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X处给予一定刺激,该处的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B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a神经元传至结构和处会出现相同的信号转换Cc神经元兴奋时释放的脑啡肽与结构上的特定受体结合,抑

25、制释放神经递质D中的物质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解析:选B在X处给予一定刺激时,该处膜外的电位由静息状态的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a神经元传至结构处(突触前膜)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当神经递质作用于处(突触后膜)时,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c神经元兴奋时释放的脑啡肽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当它与突触前膜上的特定受体结合后,可抑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9如图1为坐骨神经腓肠肌实验,其中电流计放在传出神经纤维的表面;图2是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分别刺激图1中的、,不会都引起肌肉收缩B刺激图1中能检测到电流

26、计指针有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刺激图2中c点,电流计指针不偏转,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次D刺激图2中c点,如果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原因是突触前膜释放了抑制性递质解析:选C刺激图1中的时,神经纤维能将兴奋传到肌肉使肌肉收缩,直接刺激肌肉也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图1中的时,兴奋不能传递到神经纤维上,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刺激图2中c点时,兴奋不能在突触处向左传递,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而兴奋向右传导时,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图2中c点,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原因是兴奋不能从突触后膜向突触前膜传递。10氨基丁酸能导致突触后膜阴离子内流,QX314与辣椒素同时注射起到麻醉的作用(单独注射不会通过

27、细胞膜,作用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相关推断错误的是()A氨基丁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抑制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B氨基丁酸可能具有镇静神经、抗焦虑的作用CQX314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DQX314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相同解析:选D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氨基丁酸能导致突触后膜阴离子内流,使突触后膜部位膜内侧阴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所以,氨基丁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抑制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氨基丁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可降低神经元活性,氨基丁酸可能具有镇静神经、抗焦虑的作用。

28、分析图示可知,QX314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QX314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不同。二、非选择题11如图是体育运动与蛋白质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_,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_。(2)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_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3)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会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_激素增多,促进_重吸收水分,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

29、相对稳定。(4)下图是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血糖和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的测定结果。CD段胰高血糖素分泌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_。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增加,同时机体会通过_两条途径加强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解析:(1)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a过程是指BDNF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与翻译。(2)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则会导致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故突触间隙内b的数量减少。

30、(3)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大量出汗,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4)在运动中,血糖大量消耗,血糖浓度有所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主要作用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增加,此时机体会通过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增加等途径加强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答案:(1)神经递质表达(转录和翻译)(2)受体减少(3)抗利尿肾小管和集合管(4)增加肝细胞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12人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和多种激素的调节,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人中午吃

31、饭过咸,尿量减少,是因为细胞外液的渗透压_,会刺激下丘脑中的_,使得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从而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促进对水的重吸收。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2)肾上腺髓质细胞可分泌肾上腺素,其分泌活动受到内脏神经的支配,此过程为调节方式1,同时肾上腺髓质细胞还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控,此过程为调节方式2。调节方式1为_调节,肾上腺髓质属于_。这两种调节方式引起肾上腺髓质细胞的生理效应_(填“相同”或“不同”)。肾上腺素可与骨骼肌细胞、心脏细胞、肝细胞等多种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作用较广泛,这是因为_。解析:(1)某人中午吃饭过咸,尿量减少,是因为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

32、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得由下丘脑分泌并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从而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对水的重吸收。因为该过程既有反射弧的参与,又有抗利尿激素的调节,所以该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2)由图示和题干可以看出,调节方式1为神经调节,调节方式2为激素调节。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所以,肾上腺髓质属于效应器。调节方式1引起肾上腺髓质细胞的生理效应是分泌肾上腺素;在调节方式2中肾上腺髓质细胞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甲状腺激素可提高肾上腺髓质细胞的代谢速率,所以两种调节方式引起肾上腺髓质细胞的生理效应不同。由于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故具有作用范围广泛的特点。答案

33、:(1)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通透性神经体液调节(2)神经效应器不同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13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实验组号处理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室温,0.5 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未加河豚毒素(对照)7575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 min后656510 min后502515 min后400(1)第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_75 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 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

34、以_的方式释放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识别。(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_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作用。(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为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a降糖药B麻醉药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解析:(1)神经元

35、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此时动作电位即膜内外电位差为75 mV。兴奋传到突触处时,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2)与对照组相比,浸润在河豚毒素中后,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减小,且浸润时间越长,动作电位越小,题干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故推测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造成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3)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因此可作为麻醉药、镇痛剂、抗肌肉痉挛剂等,抑制兴奋的传递。(4)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说明神经递质的释放与钙离子浓度有关。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药物与钙离子结合,使钙离子浓度降低,此时若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不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故其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答案:(1)低胞吐神经递质物异性受体(2)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抑制(3)b、c、d(4)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