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识字4中国美食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写9个生字。2运用部首查字法,说说自己的发现。二、重点难点重点会写9个生字。难点运用部首查字法,说说自己的发现。三、观看天天向上美食季,导入课文1播放视频。2提问:刚才视频中哪道美食让你垂涎三尺?想知道这些美食是怎么做出来的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回顾几种制作食物的方式吧!(齐读课文)四、查字典,说发现1出示三组汉字:灶焰烫煲焦烹2学生认一认。3请你说一说这三组汉字的部首分别是什么。(火火灬)4学生先用部首查字法查第一组字。5汇报交流。灶: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焰:火光,火苗。小结:这两个字都与“火”有关。6再用同样的方法查后两组字,总结规律。烫、煲
2、:都要用到火。焦、烹:都要用到火。总结:这三组汉字都与“火”有关,可见制作食物时离不开火。五、重温字词,感悟汉字之美1“摘星星”游戏识字。2“夺红旗”读词。六、指导写字,体会汉字之巧1出示汉字“烧、烤、炒”。(1)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的共同点:都是火字旁。(2)运用所学的知识,想一想,这三个字都属于我们学过的哪一类字?(形声字)(3)请你为这三个字组词。(指名说)(4)教师正音,学生齐读这三个字。(5)观看“电脑小博士”的汉字书写动画。(6)全体学生跟随“电脑小博士”书空。(7)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摹、书写。(8)教师巡视、指导。2出示汉字“鸡、鸭”。(1)请学生说说这两个字的共同点:都带有
3、“鸟”字,与家禽有关。(2)指名读,教师正音。(3)指导学生写好“鸡、鸭”。3依次呈现“茄、肉、蛋、饭”,按“读音组词讲笔顺观察临摹”的步骤指导学生写字。(1)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2)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书写规范的学生作品。七、梳理板书中国美食灶焰烫煲焦烹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
4、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
5、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火火灬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烧茄烤鸭肉鸡蛋炒饭八、教学感悟回顾本课教学,课堂上学生始终兴趣盎然。特别是“随图识字”这一教学环节,由看图认美食进而认识汉字,既形象又让学生印象深刻,这一环节中的“小厨师”更让学生乐于参与。此时,我大胆放手,把课堂让给学生,表演的学生语态自然,语调抑扬顿挫,下面聆听的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将课堂氛围推入了高潮。纵观本课,无论是识字,还是写字,或是发现汉字的规律,我都将美食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将热爱祖国的情感注入其中,真正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