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
2、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迷人的蝴蝶谷 教学反思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
3、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10迷人的蝴蝶谷教学反思迷人的蝴蝶谷是二年级第二学期的一篇描写自然风物的优美文章,图文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力求做到引导学生入境,让学生身在蝴蝶谷中,切身感受到蝴蝶谷的奇妙景象。在教学时,我没有按照课文的顺序来讲解课文,而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自行调整了课文的顺序。我先带领学生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三小节,通过朗读和看地图、图片,让他们先感受一下台湾,正因为台湾“山多,山谷也多,所以也就自然而然成了蝴蝶谷”。接着,我再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第六、二小节。通过抓住人们的赞叹“蝴蝶谷的景象多
4、么迷人哪!”中的“迷人”,把学生带入一个优美的环境,激发他们想去蝴蝶谷参观的迫切心情,从而为课文主要段落的学习作好铺垫。由“迷人”,从而将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蝴蝶世界。迎面飞来的是一只“蛇头蝶”。用直线画出描写蛇头蝶的句子,学习生字,朗读这个句子,让学生们对蛇头蝶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用同样的方法学习“黄裙凤蝶”。“迷人的蝴蝶谷里仅仅只有这两个品种的蝴蝶吗”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小节的内容。通过抓住“四百多种”这个词语,让学生体会到蝴蝶谷里的蝴蝶品种多。出示课文中没有的几个蝴蝶品种的图片,围绕着蝴蝶的颜色和形状,让学生选一个感兴趣的蝴蝶品种,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5、。然后,再学习第四小节,体会蝴蝶谷的蝴蝶不仅品种多,数量和颜色也非常多。最后,通过第五小节的学习。再一次体会蝴蝶谷的“美”!对于这节课,我满意自己设计的结构,从观看蝴蝶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蝴蝶谷的美,进而具体地学习课文是如果描写蝴蝶的“美”的。但是,在说话训练的时候,还不够到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最好给学生一个介绍蝴蝶的句式,让他们根据这个句式来介绍,可能会容易些。通过“从扶到放”,让学生从说话开始,进行练习写话。迷人的蝴蝶谷教学反思迷人的蝴蝶谷是一篇文字非常优美的文章,在教学时力求从整体感知入手,通过学生的朗读,把台湾蝴蝶谷的美景呈现在大家眼前。教学从介绍祖国宝岛入手,引出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
6、方。随之,找出那里被称为“蝴蝶谷”的原因,通过教师的引读,让学生就像一群蝴蝶一样飞进了那个山谷。为了我们的学生学会基本的人际交流。根据教材特点,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先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对课文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尝试用各种形式和句式练习,循序渐进,由扶到放,让学生学说,多说,敢说,会说。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让学生喜欢上阅读,我就采用示范读、引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阅读。会读是学会说话的基础,本课我还是注重对学生的说话进行练习。我以教材为本,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借注课文中的语言来向人们描摹蝴蝶谷得名的原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语文教学与人文性、工具性和谐统一。最后的说话练习,让生在了解了书本上介绍的蝴蝶种类之后,请学生给蝴蝶起名字,并说出为什么你要起这个名字?让学生不但学会说话,还学会了怎样思考。并把书本上的语言和自己的语言融会贯通在一起,把蝴蝶的特点给表述出来。并再一次复习巩固了因为所以的句式,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