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过关训练2改造我们的学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肤浅(f)逻辑(j)竹笋(sn) 闭塞眼睛(s)B谆谆(zhn) 校勘(jio)诊治(zhn) 生吞活剥(bo)C谬种(mi) 钦差(qn)滥调(ln) 有的放矢(sh)D臆造(y) 雕琢(zhu)哗众(hu) 华而不实(hu)2下列各项中的修辞手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在此以玉壶中晶莹透明的冰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B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用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将主观主
2、义者比作“墙上芦苇”和“山间竹笋”。C红楼梦用“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来形容贾宝玉,此处运用的是借喻,“纨绔”指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贵子弟的华美衣着,也借指富家子弟;“膏粱”指肥肉精米,借指富贵子弟。D“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诗人王涯把“新月”比作“蛾眉”,意为弯弯的月牙就像娇妻的蛾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是科学,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也是科学。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许多重大变化都与科学。哥白尼的地心说、牛顿力学理论、蒸汽机与工业革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直到因特网
3、技术、基因工程等,这些科学理论和技术的诞生与,都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科学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其的重要因素;同样,对一个民族、国家的人口素质而言,科学意识、科学水平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科学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科学。因此,()。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休戚相关应用战斗力无所不至B息息相关应用竞争力无所不在C息息相关运用竞争力无所不至D休戚相关运用战斗力无所不在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科学既是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又是
4、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B科学既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又是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C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科学,改造自身、造福世界的伟大力量也是科学。D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是科学,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也是科学。 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从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看,科学家攸关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B从国际秩序与世界格局看,科学的发展攸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C在现代国民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中,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D在现代社会文化生活及国民教育中,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发展应引起人们的关注。6下
5、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记者采访李教授时说:“听说您最近有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问世。您真是好样的!我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B弟弟在银行上班,衣着总是光鲜亮丽,每次见到他,我都夸奖说:“足下真是异彩生辉呀!” C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D毕业之后,垂念恩师,值此新春佳节,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二、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
6、自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仅有文字,也包括物品。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的。最能清楚地表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队与澳大利亚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相遇。在英国方面,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子有科学记载及船长日志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盾牌。如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谨地对这面盾牌进行研究和解读。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在只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
7、物品来讲述事件。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这些全部知易行难。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程式,数百年来我们已经学会该如何判断文字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科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我们需要借助尽可能丰富和诗意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所传达的深刻内涵。这是我们了解许多文化的唯一途径。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这些历经层层文化转译的物品需要再次被严格审视,重新想象。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
8、史”的关键,对过往文化的重建是理解人类共性的基石。启蒙时代的收藏家与学者们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既仰赖对史实的科学排序,也发挥了诗意地进行重建的罕见能力。通过物品思考历史或去了解一个遥远的世界,是一种诗意的重构过程。我们承认自己所确知的事物有限,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既然,这些物品的制作者从根本上说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那么,我们理应能够解密他们制造这些物品的用意及用途。有时,这甚至是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不只针对过去,也包括现在。我们是否真能了解他人?也许可以,但一定要借助诗意的想象,再结合经过严谨获取和归纳的知识。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有删改)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
9、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叙述历史时,文字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只有在人类发展后期文字才开始发挥作用。B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地位的不平等使只凭文字叙述历史变得不客观公正,而物品可以消除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C相对于人类熟知的通过文字解读历史的方式,借助物品时还必须加入诗意的想象才更能理解它们传达的内涵。D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当靠文字和物品的结合,尤其是当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记录自己的历史时更是如此。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整篇文章论述的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必要性和必备的认知能力想象力的问题,文章以前后对比组织结构,以生动的史实支撑观点,极有说服力。B前
10、三段分别从文字叙述历史的局限性、历史事件双方的文字不对等、胜利者与失败者的记录文字不对等的方面论述研究历史时参考物品的必然性。C文章的第段是个过渡段,指出人们对通过文献解读历史的方式很熟悉,也很擅长,而要通过物品解读历史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这要借助想象。D文章的后四段反复强调想象在借助物品解读历史时的巨大作用,由“唯一途径”“关键”“全新的认知方式”等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的轨迹。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物品和文字对历史记录同等重要,离开两者中任何一个去还原历史都意味着失真和变形,由此可知,现在我们所见的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B除了借助想象去构建物品承载的历史
11、,我们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去了解一些文化,而这种想象不可避免地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 C乾隆研究他喜欢的一枚玉璧,推测其用途并作诗纪念这一过程,这种方法值得肯定。这一事例可以作为“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的证明。D诗意地重建历史依靠的是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建立的基础是物品制造者和研究者同样是人类,而诗意的想象有时可以成为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 三、专项训练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罗锋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后,忙于学习的同时,也和不少同学一样,做点生意,还参加了一个社团,但他还是不知道该怎样过好大学生活。
12、他找到李培根院士,李院士热情地接待了他。听完了他的讲述后,李院士问:“你知道在野外探险中,什么情况下最容易迷路吗?”“。”罗锋说。“没路,可以走出一条路来。迷路往往不是在没路的情况下出现的。”李院士说。“?”罗锋不解地问。“,”李院士说,“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只有在迷失了方向、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才最容易迷路。”听完李院士的话,罗锋陷入了沉思,若有所悟。答:_11观察下图,按要求答题。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期间,河南洛宁的14岁女孩郭翠珠,因家中没网,由父亲陪伴到村委会蹭网,上学校的网课。(1)请为这张图配一段解说词,至少包含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5个字。答:_(2)请从两个角度来简述这张图给你
13、带来的感悟。答:_基础过关训练2改造我们的学习1解析:A项,“辑”应读“j”;B项,“剥”应读“b”;D项,“华”应读“hu”。答案:C2解析:C项,“此处运用的是借喻”错误,应为借代。答案:C3解析:第一空,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语境中指“人类社会的许多重大变化”与“科学”的密切关系,应选“息息相关”。第二空,应用:使用;属性词,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的。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语境中指“科学理论和技术”使用到生活、生产中,选“应用”更恰当。第三空,战斗力:军队作战的能力。竞争力: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语境中指“科
14、学发展水平的高低”体现着“竞争力”,应选“竞争力”。第四空,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无所不在: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根据上文“科学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知,此处应选“无所不在”。答案:B4解析:画横线的句子在文段的开头,有领起下文的作用。陈述对象应为科学,最好以“科学”开头,故排除C、D两项。根据语意,“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与“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存在递进关系,语序不能颠倒,故排除A项。答案:B5解析:要补写的句子在文段的结尾处,带有总结的性质。文段的主题是论述科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文段并未谈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故
15、排除A、B两项。“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发展”直接与“国民教育”有关,然后又与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关,D项,语序不当,排除D项。答案:C6解析:A项,“您真是好样的”太过口语化,不符合场合。B项,“足下”,对朋友的尊称(多用于书信)。此处是我对“弟弟”说,用在此处不得体。D项,“垂念”,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用在此处不得体。答案:C7解析:A项,“因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只有在人类发展后期文字才开始发挥作用”强加因果,书写在人类发展后期才发挥作用不是由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所致。B项,“物品可以消除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表述不当,原文仅仅认为“需要参考”,并非“可以消除”。D项
16、,“尤其是当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记录自己的历史时更是如此”曲解文意,原文是“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也包括物品”。答案:C8解析:A项,“文章以前后对比组织结构”分析有误,文章的结构是层层递进的,没有对比。答案:A9解析:A项,“由此可知,现在我们所见的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于文无据。答案:A10解析:处的答案是罗锋对“你知道在野外探险中,什么情况下最容易迷路吗”的回答,由下文“迷路往往不是在没路的情况下出现的”可推知,罗锋说的是“当然是在没路的情况下最容易迷路”。处横线后的标点是问号,应是罗锋对李院士的追问“那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呢”。处是李院士回答罗锋的追问,由下文“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只有在迷失了方向、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才最容易迷路”可推知,应填写“在没有了方向感的情况下”。答案:当然是在没路的情况下最容易迷路那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呢在没有了方向感的情况下11答案:(1)示例:万籁俱寂的夜晚,一束昏黄但执着的灯光,一个寒冷的角落,一大一小两个身影。父亲满怀深情地望着孩子,孩子心无旁骛地认真学习。(2)角度一:环境再艰苦,我们都应该专注并执着于学业或事业。角度二:寒夜里,父亲无声的陪伴最是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