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 一 化 学 学 案内容: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常识(1)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区别 a、分离的对象中不分 ,其目的是 。 b、提纯的对象分 ,其目的是 。(2)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b、 ;c、 ;d、 。 (3)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注意事项? a、除杂试剂需 。 b、过量试剂需 。 c、去除多种杂质时要考虑 。 d、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二、过滤适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1、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1)主要仪器: 。(2)在进行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过滤时,将滤 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 ,使滤纸紧贴 内壁。滤纸边缘应略低于
2、 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 边缘。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 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的 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 相接触。以上就是常说的“一贴”“二低”“三靠”。(3)过滤之后要进行洗涤,方法是 ;检测沉淀已洗净的方法: 。三、蒸发适于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1)主要仪器: 。(2)在进行蒸发操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加热的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 ,防止 。当 时,即停止加热,用 将剩余液体蒸干。实验结束时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使用 把蒸发皿取下,放在 上冷却再用 将固体转移出蒸发皿。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时: ;过滤时:
3、;蒸发时: 。四、粗盐的提纯(阅读课本P5-P7粗盐的提纯相关内容,思考有关问题)三个阶段:(1)除泥沙(物理提纯法)操作步骤: ; ; (2)验纯(化学法)检验 :先滴入几滴 (为什么),再滴入几滴 ;化学方程式 。(3)除可溶性离子(化学法)除 、 、 等离子。为得到纯净的NaCl,参考资料卡片中相应物质的溶解性,思考除去其中的离子需加入何种试剂、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试剂用量,以及试剂过量后如何处理。牛刀小试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加以分离的是( )A.硝酸钾和氯化钠 B.硫酸钡和碳酸钡C.氢氧化镁和食盐 D.氧化镁和氧化铝2、分离下列混合物不能用过滤方法的是( )A. 硫
4、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生成物B. 铁粉和铜粉跟稀硫酸反应后的生成物C. 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后的生成物D.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质3、下列实验操作后的混合物不能用加水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A. 实验室用KClO3制取氧气所剩余的KCl和MnO2的混合物B. 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取CO2时,得到的CaCl2和大理石的混合物C. 某同学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来制取纯净的铜,由于最后操作不当而使还原生成的铜部分被氧化后剩余的混合物D. 用过量的Zn粉和稀H2SO4溶液来制取H2,最后剩余的混合物4、实验室蒸发NaCl溶液时,一般有如下操作过程: 固定铁圈位置
5、 加热蒸发,并不断搅拌 放置酒精灯 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 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 B. C. D.5、分离下列混合物的的过程,按溶解、过滤、蒸发顺序进行的是( )A.氧化铜、木炭 B.碳酸钙、氯化钠固体C.氯化镁、碳酸钠固体 D.乙醇、水6、“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以加速过滤 B. 蒸发到析出晶体时才需要用玻璃棒搅拌 C. 待溶液蒸干后即停止加热 D.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7、玻璃棒是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作用不能通过使用玻璃棒而实现的是( )A.引流 B.防止液体溅出C.增加物质的溶解度
6、 D.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8、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过滤;加过量NaOH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Na2CO3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9、欲除去KNO3溶液中的Fe3+、Mg2+、Ca2+、SO42,加入的试剂先后顺序是( )A.KOH、Ba(NO3)2、K2CO3、HNO3 B.Ba(NO3)2、K2CO3、HNO3、KOHC.KOH、K2CO3、Ba(NO3)2、HNO3 D.K2CO3、KOH、Ba(NO3)2、HNO3参考答案一、(1)a、主体物质和杂质 得到混合物中各种纯净的物
7、质(保持原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 b、主体物质和杂质 净化主体物质(不必考虑提纯后杂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 (2)a、不增(不引入新杂质) b、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 c、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易分离) d、易复原(被提纯物易复原) (3)过量 除尽 加入试剂的顺序二、1、(1)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 (2)蒸馏水润湿并挤出气泡 漏斗 漏斗 滤纸 玻璃棒 三层滤纸处 烧杯内壁 (3)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23次 取最后的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相应的溶液,如果没有沉淀产生,证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三、 (1)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
8、发皿、玻璃棒 (2)2/3 搅动液体 局部过热导致液滴飞溅出来 加热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余热 坩埚钳 石棉网 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四、(1)溶解 过滤 蒸发(2)SO42- 稀盐酸 BaCl2溶液 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3)SO42- Ca2+ Mg2+牛刀小试1、C 解析:“分离”一般要求是将混合物分开后再恢复为原状态,A项KNO3和NaCl均溶于水;B、D两项中各物质均不溶于水,必须附以其他方法才能分离,不符合本题要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因为氢氧化镁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2、C 解析:A
9、项是Cu(OH)2与Na2SO4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分离。B项是Cu粉与FeSO4、H2SO4的混合物,可过滤出Cu。C项反应后的物质仍为溶液,不能用过滤法分离。D项是MnO2与KCl的混合物,过滤可分离之。3、C 解析:过滤分离的要求是将易溶物和不溶物分离,CuO和Cu都属不溶物。4、C 解析:一般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灯定圈高、圈定器皿”,所以有,对比各选项,故选C。5、B 解析:按“溶解、过滤、蒸发”顺序分离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则其中一种物质为难溶物,另一种物质为易溶物。A项中的两种物质均难溶于水;C项中的两种物质均易溶于水;D项中的两种物质互溶。6、A. 解析: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
10、,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液体,否则易损坏滤纸,故A错误;B. 蒸发过程中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安全事故,故B错误;C.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故C错误;D.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故D正确;7、C 解析:A.在过滤时,玻璃棒起到了引流作用,故A正确;B.在蒸发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故B正确;C.玻璃棒可以加速溶质的溶解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溶质的溶解度,故C错误;D.在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加速氯化钠溶解速度,故D正确;故选C。8、D 解析: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1、一是要保证杂质离子被除尽,所加试剂必须过量,这样就会引入新的杂质,因此要求在后续操作中必须将新引入的杂质除去。二是要明确操作步骤中所提供的试剂分别是用来除去哪种杂质离子的。显然,NaOH是除去Mg2+的。Na2CO3是除去Ca2+的,BaCl2是除去S042-的,盐酸是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的。三是在加入盐酸之前必须进行过滤,否则沉淀又会溶解,前功尽弃。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aCl2溶液必须在Na2CO3溶液之前加入,否则多余的Ba2+无法除去,即必须在之前。因此,合理的操作顺序可以是、,只有D不合理。9、A 解析:因除杂试剂要过量,应加入Ba(NO3)2除去S042-,加入K2CO3除去过量Ba2+及Ca2+,加入KOH除去Fe3+、Mg2+,最后加HNO3将过量的K2CO3、KOH反应掉, K2CO3必须在Ba(NO3)2后面加入。即加入的试剂先后顺序是KOH、Ba(NO3)2、K2CO3、HNO3,或Ba(NO3)2、K2CO3、KOH、HNO3,或Ba(NO3)2、KOH、K2CO3、H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