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3英英学古诗_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4435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3英英学古诗_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3英英学古诗_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3英英学古诗苏教版英英学古诗是一篇“文包诗”课文,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诗句的意思及作者。静夜思这首诗绝大部分同学早就都能背诵,但却并不真正理解诗的意思。对于对话这种形式也没见过,更不会读对话。因而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让学生理解唐诗静夜思的意思,在诵读中体会诗人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2、能读出课文对话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范读引路,以读促悟,利用插图,创设情境的做法,取得了很不错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注意到了教学的层次性,在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时,先进行范读,让孩子们体会出节奏,读出节奏。接着利用插图,创设情境,再进行

2、范读,引导学生读出感情,韵味。这样,孩子们易于接受,学得轻松。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对话特点时:先进行师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对话的特点,然后再指导读自然、流利,要像平时说话一样。在课前,我还进行了问题预设,如李白在万家团聚的日子,仰望明月会想到谁?学生可能会说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妻子儿女想到这里时,我考虑李白当时是不是有孩子,有几个孩子?此时李白离家多久了?经过上网查资料我了解到,此时李白虽已26岁,并且离家两年了,但还没有结婚,他是在27岁时结的婚。所以,如果有学生提到他在想念他的孩子,要及时纠正。另外,通过查资料我还了解到,“床前明月光”句中的“床”在当时其实指的是座位,唐朝的床叫“榻”

3、。虽然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牵扯到,但因为了解的清楚,透彻,使我觉得上课很有底气,很自信。这节课板书虽总共只有十几个字,当年头一天放学后我在教室练了将近一个小时,力求把最完美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我想,这节课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和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有人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在这节课上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教学语言不够简练,太过随意。其次,自己范读的次数有些多,应多给学生们机会。第三,对于古诗意思的理解处理的有些不到位,应该引导学生把意思背一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从这节课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精心研究教材教法,精心组织课堂语言,争取让自己的课堂遗憾愈来愈少,亮点越来越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